【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胀形与快冷强化工艺用的超高压气体循环控制模块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塑性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金属管材热态气体胀形与快冷强化工艺用的超高压气体循环控制模块。
技术介绍
当前汽车制造的潮流无疑在向着更大的减重目标转变,以最终实现更显著的节能和减少排放。轻量化是实现传统汽车节能减排,并解决当前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超高强度钢、高强铝合金、高强镁合金等材料是构成轻量化汽车车身的关键材料,该类材料成形过程中都存在塑性低、回弹大、易破裂的问题,传统工艺难以解决其高品质精确成形问题。金属管材热态气体胀形与快冷强化工艺(HMGF&Q,HotMetalGasForming&Quenching)为车身结构工程师提供了一种加工超高强度钢、高强铝合金等材料的全新途径,该工艺充分结合液压成形、吹塑成形和模压淬火强化成形(PressHardening)等工艺的优点,通过快速加热使材料在高温下成形,并迅速同步完成模内淬火强化,改善成形性能的同时提高了成形质量和效率,特别适用于汽车A柱、B柱、防撞梁、扭力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胀形与快冷强化工艺用的超高压气体循环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氮气罐组合(710)、第一双向增压器(720)、高压储气罐(730)、充气阀(740)、气体冷却器(750)、快速增压油缸(760)、低压储气罐(770)和第二双向增压器(780),所述第一双向增压器(720)分别与氮气罐组合(710)、高压储气罐(730)和第二双向增压器(780)相连,所述高压储气罐(730)与充气阀(740)相连;所述气体冷却器(750)与快速增压油缸(760)相连,所述快速增压油缸(760)与低压储气罐(770)相连,所述低压储气罐(770)与第二双向增压器(780)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04 CN 20191016032441.一种气体胀形与快冷强化工艺用的超高压气体循环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氮气罐组合(710)、第一双向增压器(720)、高压储气罐(730)、充气阀(740)、气体冷却器(750)、快速增压油缸(760)、低压储气罐(770)和第二双向增压器(780),所述第一双向增压器(720)分别与氮气罐组合(710)、高压储气罐(730)和第二双向增压器(780)相连,所述高压储气罐(730)与充气阀(740)相连;所述气体冷却器(750)与快速增压油缸(760)相连,所述快速增压油缸(760)与低压储气罐(770)相连,所述低压储气罐(770)与第二双向增压器(780)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压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鹏志,成刚,葛宇龙,阮尚文,谢亚苏,王增华,蒋晓航,
申请(专利权)人:航宇智造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