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佩佩专利>正文

一种加工车间粉尘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4334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工车间粉尘吸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插入滑槽的内部并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的内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活动套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尘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活动板、弹簧和集尘盒,便于取下集尘盒进行清理,使用简单方便,有效提高粉尘清理效率;通过设置第二电机、固定环、连杆、刷板和螺杆,便于清理装置内部的粉尘,提高装置的粉尘过滤效率,并且金属隔网有效防止较大杂质进入装置,提高装置的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车间粉尘吸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加工车间粉尘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沙尘、粉末等,这些名词没有明显的界限。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在大气中粉尘的存在是保持地球温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大气中过多或过少的粉尘将对环境产生灾难性的影响。但在生活和工作中,生产性粉尘是人类健康的天敌,是诱发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现有的应用在车间的除尘装置使用上存在不足,即清理不便,清理时需要将装置打开,清理效率低,并且容易将较大的杂质如编织袋、塑料袋等吸入造成装置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加工车间粉尘吸收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工车间粉尘吸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插入滑槽的内部并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工车间粉尘吸收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插入滑槽的内部并连接有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5),所述壳体(5)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5)的内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柱(7),所述导向柱(7)上活动套接有活动板(8),所述活动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尘盒(9),所述壳体(5)的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0),所述支撑柱(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11),所述箱体(11)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箱体(11)的内部设置有滤板(13),所述滤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车间粉尘吸收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插入滑槽的内部并连接有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5),所述壳体(5)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5)的内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柱(7),所述导向柱(7)上活动套接有活动板(8),所述活动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尘盒(9),所述壳体(5)的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0),所述支撑柱(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11),所述箱体(11)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箱体(11)的内部设置有滤板(13),所述滤板(13)为漏斗状结构,所述滤板(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21),所述出料管(21)贯穿箱体(11)的底部,所述箱体(11)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的输出轴插入箱体(11)的内部并连接有第二转轴(16),所述第二转轴(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杆(20),所述螺杆(20)插入出料管(21)内并与出料管(2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6)上固定套接有固定环(17),所述固定环(1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佩佩
申请(专利权)人:李佩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