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424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喷淋装置,包括可移动载体、储液箱、两个喷管和两个抽液装置;所述储液箱和抽液装置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上;两个所述喷管对称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左右两端;两个所述抽液装置的出液口分别对应与一个所述喷管的进液口连接;所述抽液装置的进液口与所述储液箱的出液口连接。现有圈舍的分布形式大多为中间设过道,过道两侧分布养殖区,本装置通过可移动载体沿过道同时对过道两侧的养殖区进行喷淋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而且,本装置无需在圈舍内架设框架,使用成本低,且实用性强。

A spr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淋装置
本技术涉及圈舍养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喷淋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夏天,由于天气炎热,在养猪场的猪舍内一般会产生大量细菌,从而影响猪的身体健康;并且,若天气太热,猪在猪舍里会躁动,吃食量也会减少,猪的生长速度就会减慢,大大降低养猪的经济效益。目前对猪舍进行降温一般采用的是往猪舍进行喷淋水,通过水的蒸发来对猪舍进行降温,传统的对猪舍采用喷淋降温采用人工手持水管往猪舍的墙壁上和空气中喷洒水;或者装设成套的喷淋设备,通过喷头对猪舍进行喷水。现有的这些对猪舍进行喷洒水降温的方法虽然能够对猪舍进行一定程度的降温,但是人工喷淋的方式因为操作人员在不断地洒水的过程中,操作时间越久,操作人员就会越疲惫,从而降低了洒水效率,导致了喷淋的效率降低;采用成套的喷淋设备主要是成本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技术提供一种喷淋装置,实现低成本且高效的对圈舍进行降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喷淋装置,包括可移动载体、储液箱、两个喷管和两个抽液装置;所述储液箱和抽液装置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上;两个所述喷管对称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左右两端;两个所述抽液装置的出液口分别对应与一个所述喷管的进液口连接;所述抽液装置的进液口与所述储液箱的出液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抽液装置包括第一缸体、第一活塞、第一连杆、第二缸体、第二活塞、第二连杆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缸体和所述第二缸体对称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前后两端,且所述第一缸体的开口端和所述第二缸体的开口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分别可往复滑动设于所述第一缸体和所述第二缸体内;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远离所述第一缸体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远离所述第二缸体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所述第一缸体上和所述第二缸体上皆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皆设有单向阀。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大齿轮和锥齿轮组;所述大齿轮可转动的设置于可移动载体上,且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上表面;所述大齿轮的转动轴线位于所述第一缸体和所述第二缸体之间的虚拟对称面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大齿轮的端面上,且所述铰接的位置偏离所述大齿轮的圆心预设距离;所述锥齿轮组将所述可移动载体上的行走轮的动力传输至所述大齿轮。进一步的,还包括轨道;所述轨道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正下方;所述可移动载体可往复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轨道上。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绞盘和两组牵引绳;两个所述绞盘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轨道的两端;两组所述牵引绳的一端分别对应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前端和后端连接;两组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分别对应与一个所述绞盘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电机和两个单向离合器;两个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单向离合器分别对应与一个所述绞盘的旋转中心连接;两个所述单向离合器的送功旋向相反。进一步的,所述喷管上设有多个喷嘴;多个所述喷嘴沿所述可移动载体的左右两端对称分部。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箱为密封式储液箱;所述储液箱设有注液口;所述注液口设有可拆卸的防尘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喷淋装置,包括可移动载体、储液箱、两个喷管和两个抽液装置;两个所述喷管对称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左右两端。现有圈舍的分布形式大多为中间设过道,过道两侧分布养殖区,本装置通过可移动载体沿过道同时对过道两侧的养殖区进行喷淋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而且,本装置无需在圈舍内架设框架,使用成本低,且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喷淋装置的第一结构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喷淋装置的第二结构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喷淋装置的抽液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喷淋装置的抽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喷淋装置的抽液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标号说明:1、可移动载体;2、储液箱;3、喷管;4、抽液装置;5、驱动装置6、单向阀;7、轨道;8、绞盘;9、牵引绳;10、电机;11、单向离合器;12、喷嘴;41、第一缸体;42、第一活塞;43、第一连杆;44、第二缸体;45、第二活塞;46、第二连杆;51、大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7,一种喷淋装置,包括可移动载体、储液箱、两个喷管和两个抽液装置;所述储液箱和抽液装置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上;两个所述喷管对称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左右两端;两个所述抽液装置的出液口分别对应与一个所述喷管的进液口连接;所述抽液装置的进液口与所述储液箱的出液口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喷淋装置,包括可移动载体、储液箱、两个喷管和两个抽液装置;两个所述喷管对称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左右两端。现有圈舍的分布形式大多为中间设过道,过道两侧分布养殖区,本装置通过可移动载体沿过道同时对过道两侧的养殖区进行喷淋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而且,本装置无需在圈舍内架设框架,使用成本低,且实用性强。进一步的,所述抽液装置包括第一缸体、第一活塞、第一连杆、第二缸体、第二活塞、第二连杆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缸体和所述第二缸体对称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前后两端,且所述第一缸体的开口端和所述第二缸体的开口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分别可往复滑动设于所述第一缸体和所述第二缸体内;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远离所述第一缸体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远离所述第二缸体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所述第一缸体上和所述第二缸体上皆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皆设有单向阀。抽液装置工作原理:泵液装置依靠活塞在缸体中往复运动,使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积发生变化来实现吸液和压液。泵液装置工作时,在驱动机构推动连杆的作用下,迫使活塞做往复运动,从而完成泵液的工作。进液口和出液口都设有单向阀。当活塞外拉时,工作室内压力降低,出液口的阀门关闭,进液口阀门打开,液体进入缸体内;活塞内推时,缸体内的压力升高,进液口阀门关闭,出液口阀门打开,液体排出。一个抽液装置中设有两套泵液装置,即设有两个缸体和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载体、储液箱、两个喷管和两个抽液装置;/n所述储液箱和抽液装置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上;/n两个所述喷管对称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左右两端;/n两个所述抽液装置的出液口分别对应与一个所述喷管的进液口连接;/n所述抽液装置的进液口与所述储液箱的出液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载体、储液箱、两个喷管和两个抽液装置;
所述储液箱和抽液装置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上;
两个所述喷管对称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左右两端;
两个所述抽液装置的出液口分别对应与一个所述喷管的进液口连接;
所述抽液装置的进液口与所述储液箱的出液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液装置包括第一缸体、第一活塞、第一连杆、第二缸体、第二活塞、第二连杆和驱动机构;
所述第一缸体和所述第二缸体对称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前后两端,且所述第一缸体的开口端和所述第二缸体的开口端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分别可往复滑动设于所述第一缸体和所述第二缸体内;
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远离所述第一缸体的一端铰接;
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远离所述第二缸体的一端铰接;
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
所述第一缸体上和所述第二缸体上皆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皆设有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大齿轮和锥齿轮组;
所述大齿轮可转动的设置于可移动载体上,且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可移动载体的上表面;
所述大齿轮的转动轴线位于所述第一缸体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慧余勋信林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