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粘合剂生产的搅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16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粘合剂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粘合剂生产的搅拌设备,包括有罐体,所述罐体包括有第一搅拌罐和第二搅拌罐,第一搅拌罐设在第二搅拌罐的上方,第一搅拌罐与第二搅拌罐之间设有连接管和多个连接柱,连接管上设有输料阀,第一搅拌罐内设有第一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罐内设有第二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罐的底部设有减震组件,第一搅拌罐的顶部设有进料管,第二搅拌罐的底部设有排料管,排料管上设有排料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粘合剂生产的搅拌设备,罐体为上下相连的第一搅拌罐和第二搅拌罐,可以对物料先后进行两次不同程度的混合搅拌,从而可以取得更好的搅拌效果。

A mixing equipment for adhesiv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粘合剂生产的搅拌设备
本技术涉及粘合剂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粘合剂生产的搅拌设备。
技术介绍
粘合剂(Bondingagent)是最重要的辅助材料之一,在包装作业中应用极为广泛,它是具有粘性的物质,借助其粘性能将两种分离的材料连接在一起,且粘合剂的种类很多。生产粘合剂过程中需要将组分放置于搅拌装置中进行搅拌混合,以保证粘合剂的性能。目前的使用的搅拌装置多为一个搅拌罐、罐体内放置搅拌轴及叶片进行旋转搅拌,但是目前此类常规的搅拌装置搅拌效率低下,搅拌效果较差。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作出了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粘合剂生产的搅拌设备,罐体为上下相连的第一搅拌罐和第二搅拌罐,可以对物料先后进行两次不同程度的混合搅拌,从而可以取得更好的搅拌效果。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粘合剂生产的搅拌设备,包括有罐体,所述罐体包括有第一搅拌罐和第二搅拌罐,第一搅拌罐设在第二搅拌罐的上方,第一搅拌罐与第二搅拌罐之间设有连接管和多个连接柱,连接管上设有输料阀,第一搅拌罐内设有第一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罐内设有第二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罐的底部设有减震组件,第一搅拌罐的顶部设有进料管,第二搅拌罐的底部设有排料管,排料管上设有排料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物料通过进料管进入第一搅拌罐,在第一搅拌组件的作用下进行初次搅拌,初次搅拌完成后打开输料阀,混合后的物料从连接管落入第二搅拌罐,在第二搅拌组件的作用下进行再次搅拌,经过先后两次不同程度的混合搅拌可以取得更好的搅拌效果,搅拌后的物料最后可以从排料管排出,设置的多个连接柱可以将第一搅拌罐和第二搅拌罐更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为了便于物料从第一搅拌罐进入第二搅拌罐,所述第一搅拌罐的底部具有向下突起的连接腔,所述第二搅拌罐的顶部具有向上突起的连接盖,连接腔与连接盖之间设有所述连接管和连接柱,所述输料阀靠近所述连接腔,所述连接盖上设有多个连通所述连接管的输料管。为了使第一搅拌组件具有较好的搅拌效果,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有第一搅拌轴、搅拌杆和第一驱动机构,第一搅拌轴竖直设置,第一搅拌轴的两侧倾斜设置有多个所述搅拌杆,第一驱动机构设在所述第一搅拌罐的顶部,并能带动所述第一搅拌轴转动。为了使第二搅拌组件具有较好的搅拌效果,所述第二搅拌组件包括有第二搅拌轴、搅拌叶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二搅拌轴水平设置,第二搅拌轴的两侧纵向设置有所述搅拌叶,第二驱动机构设在所述第二搅拌罐的侧面,并能带动所述第二搅拌轴转动,所述搅拌叶上设有多个过料孔。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轴两侧的所述搅拌杆交错设置,所述第二搅拌轴两侧的所述搅拌叶交错设置。为了便于清洗罐体,所述罐体上设有清洗组件,清洗组件包括有蓄水腔、进水管、输水管、增压泵和喷淋管,蓄水腔为环形腔体,并分为第一蓄水腔和第二蓄水腔,第一蓄水腔设在第一搅拌罐的顶部,第二蓄水腔设在第二搅拌罐的顶部,输水管连通第一蓄水腔和第二蓄水腔,进水管连通输水管,进水管上安装有所述增压泵,多个喷淋管分别安装在第一搅拌罐和第二搅拌罐顶部的内侧,第一搅拌罐和第二搅拌罐的顶部均设有与所述喷淋管适配的输水孔。优选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有下底座、固定座、伸缩杆、减震弹簧和上底座,所述上底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搅拌罐的底部,伸缩杆固定设置在上底座的底部,且与固定座上的凹槽套接在一起,所述固定座设置在伸缩杆的底部,所述下底座固定设置在固定座的底部,所述减震弹簧套接在伸缩杆上。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电机和第一减速器,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减速器带动所述第一搅拌轴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二电机和第二减速器,第二电机通过第二减速器带动所述第二搅拌轴转动。为了方便进行排料,所述第二搅拌罐的底部具有向下突起的排料腔,排料腔的底部设有所述排料管。为了使喷淋管能更好地喷淋清洗罐体,所述喷淋管呈Y形,喷淋管具有两个喷淋口。综上所述,本技术有益效果为:1.将搅拌罐的罐体设计成上下相连的第一搅拌罐和第二搅拌罐,物料在第一搅拌罐进行初次搅拌后可以落入第二搅拌罐进行再次搅拌,这样可以对物料先后进行两次不同程度的混合搅拌,从而可以取得更好的搅拌效果;2.在第一搅拌罐和第二搅拌罐内采用了不同的搅拌结构,具体地,第一搅拌组件采用了竖直设置的第一搅拌轴和倾斜设置的搅拌杆,第二搅拌组件采用了水平设置的第二搅拌轴和带有过料孔的搅拌叶,这样就可以对物料采用不同的搅拌方式先后进行两次不同程度的混合搅拌,从而保证了更好的搅拌效果;3.罐体上设置了清洗组件,清洗组件包括有蓄水腔、进水管、输水管、增压泵和喷淋管,可以使加压后的水喷淋到罐体内部,这样就方便了罐体内部的清洗;4.第二搅拌罐的底部设置有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包括有下底座、固定座、伸缩杆、减震弹簧和上底座,减震组件的设置可以取得较好的减震效果,有利于搅拌设备的稳定运行。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搅拌组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搅拌组件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的放大图;图5为图1中B的放大图;图中标记:1-第一搅拌罐,2-第二搅拌罐,3-连接管,4-连接柱,5-输料阀,6-进料管,7-排料管,8-排料阀,9-连接腔,10-连接盖,11-输料管,12-第一搅拌轴,13-搅拌杆,14-第二搅拌轴,15-搅拌叶,16-过料孔,17-进水管,18-输水管,19-增压泵,20-喷淋管,21-第一蓄水腔,22-第二蓄水腔,23-输水孔,24-下底座,25-固定座,26-伸缩杆,27-减震弹簧,28-上底座,29-第一电机,30-第一减速器,31-第二电机,32-第二减速器,33-支撑座,34-排料腔,35-喷淋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图1至图5,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使本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粘合剂生产的搅拌设备,包括有罐体,所述罐体包括有第一搅拌罐1和第二搅拌罐2,第一搅拌罐1设在第二搅拌罐2的上方,第一搅拌罐1与第二搅拌罐2之间设有连接管3和多个连接柱4,连接管3上设有输料阀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粘合剂生产的搅拌设备,包括有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包括有第一搅拌罐和第二搅拌罐,第一搅拌罐设在第二搅拌罐的上方,第一搅拌罐与第二搅拌罐之间设有连接管和多个连接柱,连接管上设有输料阀,第一搅拌罐内设有第一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罐内设有第二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罐的底部设有减震组件,第一搅拌罐的顶部设有进料管,第二搅拌罐的底部设有排料管,排料管上设有排料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粘合剂生产的搅拌设备,包括有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包括有第一搅拌罐和第二搅拌罐,第一搅拌罐设在第二搅拌罐的上方,第一搅拌罐与第二搅拌罐之间设有连接管和多个连接柱,连接管上设有输料阀,第一搅拌罐内设有第一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罐内设有第二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罐的底部设有减震组件,第一搅拌罐的顶部设有进料管,第二搅拌罐的底部设有排料管,排料管上设有排料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粘合剂生产的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罐的底部具有向下突起的连接腔,所述第二搅拌罐的顶部具有向上突起的连接盖,连接腔与连接盖之间设有所述连接管和连接柱,所述输料阀靠近所述连接腔,所述连接盖上设有多个连通所述连接管的输料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粘合剂生产的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有第一搅拌轴、搅拌杆和第一驱动机构,第一搅拌轴竖直设置,第一搅拌轴的两侧倾斜设置有多个所述搅拌杆,第一驱动机构设在所述第一搅拌罐的顶部,并能带动所述第一搅拌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粘合剂生产的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组件包括有第二搅拌轴、搅拌叶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二搅拌轴水平设置,第二搅拌轴的两侧纵向设置有所述搅拌叶,第二驱动机构设在所述第二搅拌罐的侧面,并能带动所述第二搅拌轴转动,所述搅拌叶上设有多个过料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粘合剂生产的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轴两侧的所述搅拌杆交错设置,所述第二搅拌轴两侧的所述搅拌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正贤杨道明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泰昌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