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口红料体搅拌下料设备,包括搅拌桶、加热桶、支架、搅拌马达、搅拌轴、行走轮,搅拌桶外壁与加热桶内壁之间设有加热夹层,搅拌轴底部设有搅拌桨,加热桶外壁侧面底部设有下料阀门,加热夹层内设有物料加热管,加热夹层内填充有导热流体,搅拌桶顶部开口设有上盖,上盖由两个相互分离的半圆形盖板,下料阀门内设有下料加热管,搅拌桶底部设有伸入搅拌桶的内腔的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下料阀门上设置下料加热管实现对下料阀的保温,防止料体下料是粘度变大导致下料阀门堵塞,两个拼合的半圆形盖板便于在搅拌时揭开单一的盖板,观察内部物料搅拌情况,加热夹层内的导热流体使得加热更加均匀,物料搅拌更加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红料体搅拌下料设备
本技术涉及口红设备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口红料体搅拌下料设备。
技术介绍
口红的料体为膏状体,其通过多种料体搅拌,由于料体在搅拌完成后通常需要保温,温度过低时在下料阀门处易变得流动性差,容易造成下料阀门堵塞,同时因为物料是膏状体,现有的搅拌设备温度检测不准易导致料体温度过高损伤,同时在搅拌时揭开盖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口红料体搅拌下料设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口红料体搅拌下料设备,包括顶部开口的搅拌桶、套在所述搅拌桶外的加热桶、竖直连接于所述加热桶外壁的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顶部的搅拌马达、与所述搅拌马达的主轴连接的搅拌轴、设置在所述加热桶底部的行走轮,所述搅拌桶外壁与所述加热桶内壁之间设有加热夹层,所述搅拌轴的轴线与所述搅拌桶的轴线共线,所述搅拌轴底部伸入所述搅拌桶底部,所述搅拌轴底部设有搅拌桨,所述加热桶外壁侧面底部设有下料阀门,所述下料阀门与所述搅拌桶的内腔底部连通,所述加热夹层内设有物料加热管,所述加热夹层内填充有导热流体,所述搅拌桶顶部开口设有上盖,所述上盖由两个相互分离的半圆形盖板,所述下料阀门内设有下料加热管,所述搅拌桶底部设有伸入所述搅拌桶的内腔的温度传感器。上述设计中通过在下料阀门上设置下料加热管实现对下料阀的保温,防止料体下料是粘度变大导致下料阀门堵塞,两个拼合的半圆形盖板便于在搅拌时揭开单一的盖板,观察内部物料搅拌情况,加热夹层内的导热流体使得加热更加均匀,物料搅拌更加充分。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桨底部设有对所述温度传感器让位的让位缺口,便于搅拌桨对温度传感器周围的物料进行搅拌,使得对物料温度的检测更加准确。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桶外壁设有竖直的透明液位管,所述液位管至少底部与所述加热夹层连通,便于观察导热流体的状态。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桶内壁覆盖有隔热层,降低能源损耗。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相拼合一边设有向上或向下延伸的唇边,至少一个所述唇边上设有吸引另一个盖板的磁铁,拼接简单,拼接紧密。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一个所述盖板拼合边设有向上延伸的条形限位条,另一个所述盖板的拼合边开口向下的U形限位卡,两个所述盖板拼合状态,两个所述盖板的拼合边贴合,所述限位条插入所述限位卡,盖板拼合紧密,不易横向拆分,搅拌时的振动不易造成盖板分离。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盖板顶面各设有一个把手,所述把手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盖板的拼接边,便于揭开盖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下料阀门上设置下料加热管实现对下料阀的保温,防止料体下料是粘度变大导致下料阀门堵塞,两个拼合的半圆形盖板便于在搅拌时揭开单一的盖板,观察内部物料搅拌情况,加热夹层内的导热流体使得加热更加均匀,物料搅拌更加充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盖板拼合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盖板拼合示意图。在图中1.搅拌桶,2.加热桶,3.隔热层,4.搅拌桨,5.搅拌轴,6.下料加热管,7.下料阀门,8.行走轮,9.物料加热管,10.加热夹层,11.温度传感器,12.盖板,13.支架,14.搅拌马达,15.限位条,16.限位卡,17.把手,18.磁铁,19.唇边,20.让位缺口,21.液位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口红料体搅拌下料设备,包括顶部开口的搅拌桶1、套在所述搅拌桶1外的加热桶2、竖直连接于所述加热桶2外壁的支架13、设置于所述支架13顶部的搅拌马达14、与所述搅拌马达14的主轴连接的搅拌轴5、设置在所述加热桶2底部的行走轮8,所述搅拌桶1外壁与所述加热桶2内壁之间设有加热夹层10,所述搅拌轴5的轴线与所述搅拌桶1的轴线共线,所述搅拌轴5底部伸入所述搅拌桶1底部,所述搅拌轴5底部设有搅拌桨4,所述加热桶2外壁侧面底部设有下料阀门7,所述下料阀门7与所述搅拌桶1的内腔底部连通,所述加热夹层10内设有物料加热管9,所述加热夹层10内填充有导热流体,所述搅拌桶1顶部开口设有上盖,所述上盖由两个相互分离的半圆形盖板12,所述下料阀门7内设有下料加热管6,所述搅拌桶1底部设有伸入所述搅拌桶1的内腔的温度传感器11。上述设计中通过在下料阀门7上设置下料加热管6实现对下料阀的保温,防止料体下料是粘度变大导致下料阀门7堵塞,两个拼合的半圆形盖板12便于在搅拌时揭开单一的盖板12,观察内部物料搅拌情况,加热夹层10内的导热流体使得加热更加均匀,物料搅拌更加充分。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桨4底部设有对所述温度传感器11让位的让位缺口20,便于搅拌桨4对温度传感器11周围的物料进行搅拌,使得对物料温度的检测更加准确。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桶2外壁设有竖直的透明液位管21,所述液位管21至少底部与所述加热夹层10连通,便于观察导热流体的状态。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桶2内壁覆盖有隔热层3,降低能源损耗。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12相拼合一边设有向上或向下延伸的唇边19,至少一个所述唇边19上设有吸引另一个盖板12的磁铁18,拼接简单,拼接紧密。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盖板12顶面各设有一个把手17,所述把手17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盖板12的拼接边,便于揭开盖板12。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其余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一个所述盖板12拼合边设有向上延伸的条形限位条15,另一个所述盖板12的拼合边开口向下的U形限位卡16,两个所述盖板12拼合状态,两个所述盖板12的拼合边贴合,所述限位条15插入所述限位卡16,盖板12拼合紧密,不易横向拆分,搅拌时的振动不易造成盖板12分离。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红料体搅拌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搅拌桶、套在所述搅拌桶外的加热桶、竖直连接于所述加热桶外壁的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顶部的搅拌马达、与所述搅拌马达的主轴连接的搅拌轴、设置在所述加热桶底部的行走轮,所述搅拌桶外壁与所述加热桶内壁之间设有加热夹层,所述搅拌轴的轴线与所述搅拌桶的轴线共线,所述搅拌轴底部伸入所述搅拌桶底部,所述搅拌轴底部设有搅拌桨,所述加热桶外壁侧面底部设有下料阀门,所述下料阀门与所述搅拌桶的内腔底部连通,所述加热夹层内设有物料加热管,所述加热夹层内填充有导热流体,所述搅拌桶顶部开口设有上盖,所述上盖由两个相互分离的半圆形盖板,所述下料阀门内设有下料加热管,所述搅拌桶底部设有伸入所述搅拌桶的内腔的温度传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红料体搅拌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搅拌桶、套在所述搅拌桶外的加热桶、竖直连接于所述加热桶外壁的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顶部的搅拌马达、与所述搅拌马达的主轴连接的搅拌轴、设置在所述加热桶底部的行走轮,所述搅拌桶外壁与所述加热桶内壁之间设有加热夹层,所述搅拌轴的轴线与所述搅拌桶的轴线共线,所述搅拌轴底部伸入所述搅拌桶底部,所述搅拌轴底部设有搅拌桨,所述加热桶外壁侧面底部设有下料阀门,所述下料阀门与所述搅拌桶的内腔底部连通,所述加热夹层内设有物料加热管,所述加热夹层内填充有导热流体,所述搅拌桶顶部开口设有上盖,所述上盖由两个相互分离的半圆形盖板,所述下料阀门内设有下料加热管,所述搅拌桶底部设有伸入所述搅拌桶的内腔的温度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红料体搅拌下料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搅拌桨底部设有对所述温度传感器让位的让位缺口。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官晓勇,张兵,熊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仅延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