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路敏专利>正文

单机湿式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105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单机湿式除尘器,机身、进风装置、喷液装置、第一过滤区、第二过滤区、沉淀区和出风装置,进风装置设置在第一过滤区的上方,喷液装置包括多个第一喷液口和多个第二喷液口,第一喷液口设置在第一过滤区,第二喷液口设置在第二过滤区,沉淀区位于第一过滤区和第二过滤区的下方,出风装置设置在第二过滤区的上方,废气由进风装置送入第一过滤区,经第一过滤区过滤后,再进入第二过滤区过滤,再由出风装置送至外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单机湿式除尘器,过滤成本低,吸力强劲,过滤效果好,过滤设备部件方便清理,且不易损坏,维修成本非常低,沉淀易清理,对于风机、水泵的要求低,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机湿式除尘器
本技术属于水除尘
,具体涉及单机湿式除尘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除尘装置,非亲水性粉尘如果运用湿式除尘法过滤时,因没有过滤膜等物理过滤,所以很难清理干净,粉尘也难以收集,所以一般非亲水性粉尘通常是使用干式除尘的居多,通过干式除尘,粉尘的处理率可达70%—80%,但是,干式除尘也具有一定的问题,如:当用干式除尘时,一些易燃性的粉尘,如喷塑性(橡胶)粉尘易爆炸;一台干式除尘设备的成本约为20万元。而之前本公司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水除尘设备也不能完全满足上述除尘要求,经测试,其只能用于金属粉尘,针对于非亲水粉尘的处理效果较差,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既可用于亲水粉尘又可用于非亲水粉尘的除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单机湿式除尘器,来解决上述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单机湿式除尘器,包括:机身、进风装置、喷液装置、第一过滤区、第二过滤区、沉淀区和出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喷液装置、第一过滤区、第二过滤区、沉淀区和出风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机身内,所述进风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区的上方,所述喷液装置包括多个第一喷液口和多个第二喷液口,所述第一喷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区,所述第二喷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区,所述第二过滤区的设置位置低于所述第一过滤区的设置位置,所述第一过滤区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区,所述沉淀区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区和第二过滤区的下方,所述出风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区的上方,废气由所述进风装置送入所述第一过滤区,经第一过滤区过滤后,再进入所述第二过滤区过滤,再由出风装置送至外界。作为本技术所述单机湿式除尘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过滤区包括多个第一叶片、第一密封板、第一滤筒、第一毛刷、第一固定杆和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密封板呈圆锥形,所述第一滤筒为圆柱形,所述第一密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滤筒的上方,并且与所述第一滤筒的顶端固定连接,多个第一叶片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密封板上,并且与所述第一密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滤筒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滤孔,所述第一毛刷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滤筒的外筒壁上,所述第一喷液口对准所述第一叶片的下侧边沿,所述第一固定杆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固定杆插入所述第一滤筒中,并与所述第一滤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机身固定,当所述第一喷液口喷出过滤液时,所述过滤液射向所述第一叶片,带动所述第一叶片转动,使得所述第一滤筒转动。作为本技术所述单机湿式除尘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过滤区包括多个第二叶片、第二密封板、第二滤筒、第二毛刷、第一洗涤池、第二固定杆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密封板呈圆锥形,所述第二滤筒为横向放置的圆柱形,所述第二密封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滤筒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二滤筒的一侧固定连接,多个第二叶片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密封板上,并且与所述第二密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滤筒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滤孔,所述第二毛刷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滤筒的外筒壁上,所述第二喷液口对准所述第二叶片的边沿和/或对准所述第二毛刷,所述第二固定杆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第二固定杆插入所述第二滤筒中,并与所述第二滤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毛刷接触所述第一洗涤池中的过滤液,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所述机身固定,当所述第二喷液口喷出过滤液时,所述过滤液射向所述第二叶片和/或第二毛刷,带动所述第二叶片转动。作为本技术所述单机湿式除尘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过滤区包括多个第二叶片、第二密封板、第二滤筒、第二毛刷、多个第三叶片、第一洗涤池、第二固定杆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密封板呈圆锥形,所述第二滤筒为横向放置的圆柱形,所述第二密封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滤筒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二滤筒的一侧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三叶片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二滤筒的另一侧,所述第三叶片呈半圆弧的片状结构,多个第二叶片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密封板上,并且与所述第二密封板固定连接,当多个所述第三叶片和多个第二叶片均转动时,多个第三叶片的转动半径大于多个第二叶片的转动半径,所述第二滤筒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滤孔,所述第二毛刷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滤筒的外筒壁上,所述第二喷液口对准所述第三叶片的边沿,所述第二固定杆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第二固定杆插入所述第二滤筒中,并与所述第二滤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毛刷接触所述第一洗涤池中的过滤液,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所述机身固定,当所述第二喷液口喷出过滤液时,所述过滤液射向所述第三叶片,带动所述第三叶片转动,使得所述第二滤筒、第二叶片转动。作为本技术所述单机湿式除尘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毛刷呈螺旋状,缠绕并固定在所述第一滤筒的外壁上,或者所述第一毛刷由多个毛圈组成,每个第一滤孔的内壁上固定有至少一个毛圈;所述第二毛刷呈螺旋状,缠绕并固定在所述第二滤筒的外壁上,或者所述第二毛刷由多个毛圈组成,每个第二滤孔的内壁上固定有至少一个毛圈。作为本技术所述单机湿式除尘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过滤区还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滤筒的上方,所述第一挡板为半圆弧形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挡板的圆心在所述第二滤筒的中心线上,所述第一挡板的半径与所述第二滤筒的半径之差为10mm~17mm,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单机湿式除尘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风装置包括进风口、可打开或关闭的容气盒,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容气盒的上方,所述容气盒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区的上方,所述容气盒与所述第一过滤区之间还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容气盒呈一体结构,所述容气盒与所述第一过滤区活动连接,设所述多个第一叶片转动时形成的第一圆台上底的面积为r1,下底的面积为r2,第一毛刷的直径为r3,r1小于r2,所述第一通孔的面积大于或等于r2,所述第一容气盒的底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过滤区的下方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与第一滤筒之间,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r3。作为本技术所述单机湿式除尘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喷液装置包括多块第一引流板和多块第二引流板,每个第一喷液口的上方设有至少一块第一引流板,所述第一引流板引导所述第一喷液口喷出的过滤液喷至所述第一叶片,每个第二喷液口的上方设有至少一块第二引流板,所述第二引流板引导所述第二喷液口喷出的液体喷至所述第二叶片和/或第二毛刷或所述第三叶片的中心。作为本技术所述单机湿式除尘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沉淀区包括水泵、第一进水管和多级沉淀池,所述多级沉淀池至少包括四个子池,第一子池与第三子池连通,第二子池与所述第三子池连通,所述第三子池与第四子池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区位于所述第一子池的上方,所述第一洗涤池设置于所述第二子池的上方,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第四子池的上方,所述水泵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进水管的第一支管与所述第一喷液口连接,通过第一进水管的第二支管与所述第二喷液口连接,过滤液由所述第一喷液口和所述第二喷液口喷出,清洗废气后,回流至所述多级沉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单机湿式除尘器,其特征是,包括:机身、进风装置、喷液装置、第一过滤区、第二过滤区、沉淀区和出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喷液装置、第一过滤区、第二过滤区、沉淀区和出风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机身内,所述进风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区的上方,所述喷液装置包括多个第一喷液口和多个第二喷液口,所述第一喷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区,所述第二喷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区,所述第二过滤区的设置位置低于所述第一过滤区的设置位置,所述第一过滤区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区,所述沉淀区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区和第二过滤区的下方,所述出风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区的上方,废气由所述进风装置送入所述第一过滤区,经第一过滤区过滤后,再进入所述第二过滤区过滤,再由出风装置送至外界。/n

【技术特征摘要】
1.单机湿式除尘器,其特征是,包括:机身、进风装置、喷液装置、第一过滤区、第二过滤区、沉淀区和出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喷液装置、第一过滤区、第二过滤区、沉淀区和出风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机身内,所述进风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区的上方,所述喷液装置包括多个第一喷液口和多个第二喷液口,所述第一喷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区,所述第二喷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区,所述第二过滤区的设置位置低于所述第一过滤区的设置位置,所述第一过滤区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区,所述沉淀区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区和第二过滤区的下方,所述出风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区的上方,废气由所述进风装置送入所述第一过滤区,经第一过滤区过滤后,再进入所述第二过滤区过滤,再由出风装置送至外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机湿式除尘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过滤区包括多个第一叶片、第一密封板、第一滤筒、第一毛刷、第一固定杆和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密封板呈圆锥形,所述第一滤筒为圆柱形,所述第一密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滤筒的上方,并且与所述第一滤筒的顶端固定连接,多个第一叶片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密封板上,并且与所述第一密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滤筒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滤孔,所述第一毛刷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滤筒的外筒壁上,所述第一喷液口对准所述第一叶片的下侧边沿,所述第一固定杆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固定杆插入所述第一滤筒中,并与所述第一滤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机身固定,当所述第一喷液口喷出过滤液时,所述过滤液射向所述第一叶片,带动所述第一叶片转动,使得所述第一滤筒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机湿式除尘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过滤区包括多个第二叶片、第二密封板、第二滤筒、第二毛刷、第一洗涤池、第二固定杆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密封板呈圆锥形,所述第二滤筒为横向放置的圆柱形,所述第二密封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滤筒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二滤筒的一侧固定连接,多个第二叶片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密封板上,并且与所述第二密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滤筒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滤孔,所述第二毛刷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滤筒的外筒壁上,所述第二喷液口对准所述第二叶片的边沿和/或对准所述第二毛刷,所述第二固定杆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第二固定杆插入所述第二滤筒中,并与所述第二滤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毛刷接触所述第一洗涤池中的过滤液,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所述机身固定,当所述第二喷液口喷出过滤液时,所述过滤液射向所述第二叶片和/或第二毛刷,带动所述第二叶片转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机湿式除尘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过滤区包括多个第二叶片、第二密封板、第二滤筒、第二毛刷、多个第三叶片、第一洗涤池、第二固定杆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密封板呈圆锥形,所述第二滤筒为横向放置的圆柱形,所述第二密封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滤筒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二滤筒的一侧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三叶片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二滤筒的另一侧,所述第三叶片呈半圆弧的片状结构,多个第二叶片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密封板上,并且与所述第二密封板固定连接,当多个所述第三叶片和多个第二叶片均转动时,多个第三叶片的转动半径大于多个第二叶片的转动半径,所述第二滤筒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滤孔,所述第二毛刷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滤筒的外筒壁上,所述第二喷液口对准所述第三叶片的边沿,所述第二固定杆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第二固定杆插入所述第二滤筒中,并与所述第二滤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毛刷接触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敏
申请(专利权)人:路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