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畸形截骨矫形的可控性体内弯棒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391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45
一种脊柱畸形截骨矫形的可控性体内弯棒器,包括横杆、螺杆、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的上端分别铰接在横杆的两端,两个支撑杆向下延伸,两个支撑杆的下端均设有用于勾住矫形棒的横向贯穿支撑杆的第一开口钩槽,第一开口钩槽的开口位于支撑杆侧面,横杆中间位置设有一个螺纹通孔,螺杆与螺纹通孔螺纹配合,螺杆下端轴向定位活动铰接一挂钩体,挂钩体的下端设有第二开口钩槽,第二开口钩槽的开口位于挂钩体侧面,一手柄与螺杆的上端周向固定配合,用于转动螺杆使螺杆通过升降对矫形棒施力实现矫正。

Controllable internal rod bender for osteotomy of spinal deformit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脊柱畸形截骨矫形的可控性体内弯棒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脊柱畸形截骨矫形的可控性体内弯棒器。
技术介绍
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脊柱后路截骨矫形术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可用于矫正强直性脊柱炎、先天性椎体发育异常、陈旧性骨折、脊柱结核及椎体肿瘤等相关疾病所致的后凸畸形,亦可用来完成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治疗。在进行脊柱截骨手术时,手术医生需要各种不同的工具来完成各种手术操作。术中根据患者的脊柱畸形状况,将杆状的矫形棒植入人体,并用钉棒将矫形棒与脊柱固定,通常是在脊柱的两侧各固定一根矫形棒,以期脊柱沿矫形棒的引导方向生长,从而起到矫正脊柱的作用。在矫形的过程中弯棒是关键的步骤,目前骨科矫形用的弯棒器一般有两种结构,一种是钳式结构,另一种是手柄式结构。钳式结构的弯棒器是采用前端的钳口咬紧矫形棒进行旋转,咬的越紧在矫形棒上留下的咬痕就越重;而手柄式结构的弯棒器是通过开设有多边形孔的手柄进行旋棒,它要求矫形棒上必须有相应的多边形的结构部分。这两种弯棒器往往会在矫形棒上形成咬痕,且在弯曲过程中医生要用很大的力量,力度不好控制,容易造成脊髓的牵拉,甚至由于应力作用造成矫形棒的断裂,在矫形棒断裂的过程中医生出于惯性,仍然在对弯棒器施加很大的力,弯棒器会因为突然失去着力点而与矫形棒附近的脊髓和其他神经组织发生碰撞,断裂的棒因为突然失去控制,也容易损伤脊髓及附近的神经根,这在脊柱外科手术中是相当危险的,甚至是灾难性的,会导致脊髓的损伤,造成手术的失败,给患者带来不可逆的损伤。因此,提供一种可控性良好的体内弯棒器显得尤为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脊柱畸形截骨矫形的可控性体内弯棒器,可以稳定控制弯曲矫形棒时的力度,避免咬痕在矫形棒上产生,防止矫形棒从弯棒器中突然滑出,也防止应力造成矫形棒断裂,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脊柱畸形截骨矫形的可控性体内弯棒器,包括横杆、螺杆、两个支撑杆,所述两个支撑杆的上端分别铰接在横杆的两端,两个支撑杆向下延伸,两个支撑杆的下端均设有用于勾住矫形棒的横向贯穿支撑杆的第一开口钩槽,所述第一开口钩槽的开口位于支撑杆侧面,所述横杆中间位置设有一个螺纹通孔,所述螺杆与螺纹通孔螺纹配合,螺杆下端轴向定位活动铰接一挂钩体,所述挂钩体的下端设有第二开口钩槽,所述第二开口钩槽的开口位于挂钩体侧面,一手柄与螺杆的上端周向固定配合,用于转动螺杆使螺杆通过升降对矫形棒施力实现矫正。所述螺杆上端设有一用于周向固定连接手柄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多边形孔,所述手柄一端设有与多边形孔吻合的向下延伸的多边形柱,用于与多边形孔周向固定配合。所述连接孔为花键孔,所述手柄一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外花键柱,用于与花键孔周向固定配合。所述两个支撑杆的横截面均为矩形,各支撑杆的上端均设有开口槽,所述横杆的端部位于开口槽中,通过螺栓铰接。所述第一开口钩槽为T形槽,T形槽的开口宽度大于矫形棒的直径,T形槽沿矫形棒轴向的长度为15~20毫米。所述挂钩体的上端设有与螺杆下端间隙配合的孔,所述挂钩体的下部为矩形横截面,所述第二开口钩槽设置在挂钩体的下部,第二开口钩槽为T形槽,T形槽的开口宽度大于矫形棒的直径,T形槽沿矫形棒轴向的长度为10~16毫米。所述螺杆下端圆周设有一环槽,螺杆下端间隙配合在挂钩体上端的孔中,通过径向销插入环槽中,使挂钩体轴定位活动铰接在螺杆下端。所述T形槽的槽底两侧壁呈圆弧面,该圆弧面的半径与矫形棒的半径相同。所述T形槽的两侧壁圆弧面弧顶间的间距为矫形棒直径的两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括横杆、螺杆、两个支撑杆,所述两个支撑杆的上端分别铰接在横杆的两端,两个支撑杆向下延伸,两个支撑杆的下端均设有用于勾住矫形棒的横向贯穿支撑杆的第一开口钩槽,所述第一开口钩槽的开口位于支撑杆侧面,所述横杆中间位置设有一个螺纹通孔,所述螺杆与螺纹通孔螺纹配合,螺杆下端轴向定位活动铰接一挂钩体,所述挂钩体的下端设有第二开口钩槽,所述第二开口钩槽的开口位于挂钩体侧面,一手柄与螺杆的上端周向固定配合,用于转动螺杆使螺杆通过升降对矫形棒施力实现矫正。由此,通过扳动手柄带动螺杆转动,螺杆与横杆上的螺纹通孔螺纹配合,实现螺杆的升降,从而带动挂钩体的升降,矫形棒置于两个支撑杆的第一开口钩槽和挂钩体的第二开口钩槽中,随着挂钩体的升降,矫形棒可被弯曲到所需角度。由于两个支撑杆的第一开口钩槽和挂钩体的第二开口钩槽均为T形槽,可以防止弯曲时矫形棒从第一开口钩槽和第二开口钩槽中滑出,使手术过程稳定、安全,不会发生矫形棒突然滑出造成脊髓和其他神经组织受到碰撞、损伤的情况;通过转动螺杆带动的升降是稳定的,因此弯曲过程中可以保持稳定的力度,防止了脊髓的牵拉,避免了矫形棒上咬痕的产生,避免了由于应力过大造成的矫形棒断裂,使手术过程稳定、安全,不会发生矫形棒断裂造成脊髓和其他神经组织受到碰撞、损伤的情况。所述螺杆上端设有一用于周向固定连接手柄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多边形孔,所述手柄一端设有与多边形孔吻合的向下延伸的多边形柱,用于与多边形孔周向固定配合,从而使得手柄可以带动螺杆旋转。所述连接孔为花键孔,所述手柄一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外花键柱,用于与花键孔周向固定配合,从而使得手柄可以带动螺杆旋转。所述两个支撑杆的横截面均为矩形,各支撑杆的上端均设有开口槽,所述横杆的端部位于开口槽中,通过螺栓铰接,方便适用于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脊柱弯曲程度。所述第一开口钩槽为T形槽,T形槽的开口宽度大于矫形棒的直径,以便于矫形棒通过,T形槽沿矫形棒轴向的长度为15~20毫米。所述挂钩体的上端设有与螺杆下端间隙配合的孔,使得螺杆和挂钩体之间可以相对转动,所述挂钩体的下部为矩形横截面,所述第二开口钩槽设置在挂钩体的下部,第二开口钩槽为T形槽,T形槽的开口宽度大于矫形棒的直径,以便于矫形棒通过,T形槽沿矫形棒轴向的长度为10~16毫米。所述螺杆下端圆周设有一环槽,螺杆下端间隙配合在挂钩体上端的孔中,通过径向销插入环槽中,使挂钩体轴定位活动铰接在螺杆下端,使得螺杆和挂钩体之间可以有相对转动,螺杆只带动挂钩体升降。所述T形槽的槽底两侧壁呈圆弧面,该圆弧面的半径与矫形棒的半径相同,使得矫形棒能稳定地放在T形槽内。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图4为横杆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在使用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脊柱畸形截骨矫形的可控性体内弯棒器的一种实施例:参见图1-图5,一种脊柱畸形截骨矫形的可控性体内弯棒器,包括横杆1、螺杆2、两个支撑杆5,所述两个支撑杆5的上端分别铰接在横杆1的两端,两个支撑杆5的横截面均为矩形,各支撑杆5的上端均设有开口槽,所述横杆1的端部位于开口槽中,通过螺栓12铰接,方便适用于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脊柱弯曲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畸形截骨矫形的可控性体内弯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杆(1)、螺杆(2)、两个支撑杆(5),所述两个支撑杆(5)的上端分别铰接在横杆(1)的两端,两个支撑杆(5)向下延伸,两个支撑杆(5)的下端均设有用于勾住矫形棒(10)的横向贯穿支撑杆(5)的第一开口钩槽(6),所述第一开口钩槽(6)的开口位于支撑杆(5)侧面,所述横杆(1)中间位置设有一个螺纹通孔(11),所述螺杆(2)与螺纹通孔(11)螺纹配合,螺杆(2)下端轴向定位活动铰接一挂钩体(7),所述挂钩体(7)的下端设有第二开口钩槽(7a),所述第二开口钩槽(7a)的开口位于挂钩体(7)侧面,一手柄(3)与螺杆(2)的上端周向固定配合,用于转动螺杆(2)使螺杆(2)通过升降对矫形棒(10)施力实现矫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畸形截骨矫形的可控性体内弯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杆(1)、螺杆(2)、两个支撑杆(5),所述两个支撑杆(5)的上端分别铰接在横杆(1)的两端,两个支撑杆(5)向下延伸,两个支撑杆(5)的下端均设有用于勾住矫形棒(10)的横向贯穿支撑杆(5)的第一开口钩槽(6),所述第一开口钩槽(6)的开口位于支撑杆(5)侧面,所述横杆(1)中间位置设有一个螺纹通孔(11),所述螺杆(2)与螺纹通孔(11)螺纹配合,螺杆(2)下端轴向定位活动铰接一挂钩体(7),所述挂钩体(7)的下端设有第二开口钩槽(7a),所述第二开口钩槽(7a)的开口位于挂钩体(7)侧面,一手柄(3)与螺杆(2)的上端周向固定配合,用于转动螺杆(2)使螺杆(2)通过升降对矫形棒(10)施力实现矫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畸形截骨矫形的可控性体内弯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上端设有一用于周向固定连接手柄(3)的连接孔(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畸形截骨矫形的可控性体内弯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9)为多边形孔,所述手柄(3)一端设有与多边形孔吻合的向下延伸的多边形柱(4),用于与多边形孔周向固定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畸形截骨矫形的可控性体内弯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9)为花键孔,所述手柄(3)一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外花键柱,用于与花键孔周向固定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畸形截骨矫形的可控性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莹邱奕云初同伟陈武桂杨思振邱浩温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