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盲接机构及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390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盲接机构及吻合器。该盲接机构包括钉匣上盖、枪管内芯组件以及安装在枪管内芯组件内的驱动杆组件,所述钉匣上盖通过安装在枪管内芯组件内的连接锁紧组件与枪管内芯组件连接,所述驱动杆组件带动连接锁紧组件在锁紧位与解锁位切换使得钉匣上盖与枪管内芯组件轴向锁紧或解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杆组件带动连接锁紧组件解锁使得钉匣上盖无需与枪管内芯组件进行周向对位便能完成对接,操作简单方便、快速,降低了对接装配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盲接机构及吻合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盲接机构及吻合器。
技术介绍
微创手术具有局部创伤小、全身反应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吻合器是微创手术中常用的手术器械,尤其是腔镜吻合器更为常用,腔镜吻合器主要由器身和组件两部分组成,通常在一台手术中,一把器身可以通过更换对应的组件进行多次击发。现有腔镜吻合器的器身和组件进行对接时,需要先将组件上的标识箭头对准器身上的标识箭头后才能插入器身枪管,然后旋转一定的角度,此时组件上的凸耳、转向连杆才与器身枪管内相应的连接机构结合,达到连接的目的。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对患者的治疗时间很紧迫,加上医务工作者长时间处于精神高度紧张之中,传统腔镜吻合器的器身和组件的对接过程就显得很繁琐,需要医生花上一定的精力去对准标识箭头,给医生带来很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盲接机构及吻合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吻合器的器身和组件对接操作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盲接机构,包括钉匣上盖、枪管内芯组件以及安装在枪管内芯组件内的驱动杆组件,所述钉匣上盖通过安装在枪管内芯组件内的连接锁紧组件与枪管内芯组件连接,所述驱动杆组件带动连接锁紧组件在锁紧位与解锁位切换使得钉匣上盖与枪管内芯组件轴向锁紧或解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杆组件带动连接锁紧组件解锁使得钉匣上盖无需与枪管内芯组件进行周向对位便能完成对接,操作简单方便、快速,降低了对接装配的难度。可选地,所述连接锁紧组件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外侧围设有第一弹簧片,所述第一弹簧片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套管上设有供与第一限位块伸出或缩回的第一限位孔,所述驱动杆组件移动改变与第一弹簧片的接触状态使得连接锁紧件在锁紧位与解锁位之间切换。可选地,还包括转向锁紧组件和枪管转向连杆,所述驱动杆组件带动转向锁紧组件与套设在钉匣上盖上的移动套筒锁紧连接,所述枪管转向连杆与转向锁紧组件连接,并带动移动套筒移动。可选地,所述转向锁紧组件包括与枪管转向连杆连接的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外侧围设有第二弹簧片,所述第二弹簧片的内壁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套管上设有供与第二限位块伸出或缩回的第二限位孔,所述驱动杆组件移动改变与第二弹簧片的接触状态使得转向锁紧组件在锁紧位与解锁位之间切换。可选地,所述移动套筒与安装在所述钉匣上盖内的转向连接杆连接,并带动转向连接杆移动使得钉仓组件转向。可选地,所述驱动杆组件包括驱动套管和驱动杆,所述驱动套管上安装有与驱动杆连接的驱动杆连接件,所述驱动套管通过带动驱动杆连接件移动使得连接锁紧组件和转向锁紧组件同步处于解锁位。可选地,所述驱动杆组件还包括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枪管内芯组件和驱动杆连接件连接,并通过第一复位弹簧带动驱动杆连接件移动使得连接锁紧组件和转向锁紧组件同步处于锁紧位。可选地,所述驱动套管上安装有解锁连接件。可选地,所述钉匣上盖上安装有止转组件,转动钉匣上盖使得止转组件弹出与枪管内芯组件配合使得钉匣上盖与枪管内芯组件周向锁紧。采用上述可选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合理布局连接锁紧组件和转向锁紧组件既使得钉匣上盖与枪管内芯组件无需对位便能连接,又保证了各个部件之间相互工作互不干扰。一种吻合器,包括钉匣组件、器身以及与器身连接的枪管组件,还包括如前述的盲接机构,所述钉匣上盖安装在钉匣组件内,所述枪管内芯组件安装在枪管组件内,并伸入器身,所述器身上安装有带动驱动杆组件运行解锁的解锁按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布局紧凑,能够快速实现器身与各组件之间的快速连接装配,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盲接机构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盲接机构的第一视角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盲接机构的第二视角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盲接机构的枪管内芯组件的装配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盲接机构的连接锁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盲接机构的连接锁紧组件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盲接机构的转向锁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盲接机构的转向锁紧组件的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盲接机构的连接锁紧组件解锁位的状态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盲接机构的连接锁紧组件锁紧位的状态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盲接机构的钉匣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的盲接机构的止转组件与枪管内芯组件的装配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的盲接机构的止转组件第一状态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的盲接机构的止转组件第二状态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的盲接机构的止转组件第三状态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的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6中A-A的剖视图;图18为图16中B-B的剖视图。零件标号说明1-器身;11-解锁按钮;2-枪管组件;21-枪管内芯组件;211-上枪管内芯;212-下枪管内芯;2121-卡槽;213-枪管后座;221-驱动杆连接件;222-驱动套管;223-解锁连接件;224-第一复位弹簧;225-驱动杆;2251-第一凸台;2252-第二凸台;23-连接锁紧组件;231-第一弹簧片;232-第一限位块;233-第一套管;24-转向锁紧组件;241-第二弹簧片;242-第二限位块;243-第二套管;2431-第一方孔;25-枪管转向连杆;26-击发杆;27-钉匣套管;3-钉匣组件;33-钉匣上盖;331-第一环形槽;34-移动套筒;341-第二方孔;342-第二环形槽;35-止转组件;351-卡块;352-安装块;353-第二复位弹簧;354-活动推杆;36-转向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至图15所示,本技术的盲接机构,包括钉匣上盖33、枪管内芯组件21以及安装在枪管内芯组件21内的驱动杆组件,钉匣上盖33通过连接锁紧组件23与枪管内芯组件21连接,连接锁紧组件23固定安装在枪管内芯组件21内。驱动杆组件带动连接锁紧组件23在锁紧位与解锁位切换使得钉匣上盖33与枪管内芯组件21轴向锁紧或解锁。钉匣上盖33上还安装有止转组件35,转动钉匣上盖33使得止转组件35弹出与枪管内芯组件21配合使得钉匣上盖33与枪管内芯组件21周向锁紧。通过连接锁紧组件23、止转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盲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钉匣上盖、枪管内芯组件以及安装在枪管内芯组件内的驱动杆组件,所述钉匣上盖通过安装在枪管内芯组件内的连接锁紧组件与枪管内芯组件连接,所述驱动杆组件带动连接锁紧组件在锁紧位与解锁位切换使得钉匣上盖与枪管内芯组件轴向锁紧或解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盲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钉匣上盖、枪管内芯组件以及安装在枪管内芯组件内的驱动杆组件,所述钉匣上盖通过安装在枪管内芯组件内的连接锁紧组件与枪管内芯组件连接,所述驱动杆组件带动连接锁紧组件在锁紧位与解锁位切换使得钉匣上盖与枪管内芯组件轴向锁紧或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盲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锁紧组件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外侧围设有第一弹簧片,所述第一弹簧片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套管上设有供与第一限位块伸出或缩回的第一限位孔,所述驱动杆组件移动改变与第一弹簧片的接触状态使得连接锁紧件在锁紧位与解锁位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盲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锁紧组件和枪管转向连杆,所述驱动杆组件带动转向锁紧组件与套设在钉匣上盖上的移动套筒锁紧连接,所述枪管转向连杆与转向锁紧组件连接,并带动移动套筒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盲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锁紧组件包括与枪管转向连杆连接的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外侧围设有第二弹簧片,所述第二弹簧片的内壁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套管上设有供与第二限位块伸出或缩回的第二限位孔,所述驱动杆组件移动改变与第二弹簧片的接触状态使得转向锁紧组件在锁紧位与解锁位之间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俭刘凯沈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迈科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