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0188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吻合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抵钉座及对应所述抵钉座设置的钉仓,所述钉仓与所述抵钉座之间间隙设置,组织进入所述钉仓与所述抵钉座之前的间隙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抵钉座与所述钉仓配合的一侧为抵钉面,所述钉仓具有与所述抵钉面配合的吻合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抵钉面包括第一部分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后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吻合面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吻合面之间的间隙。吻合器吻合组织时,位于吻合器前端的吻合面和抵钉面之间的间隙小,能够增大位于吻合器前端组织受到的压榨力,故夹持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保证吻合器的缝合质量及效果。缝合质量及效果。缝合质量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吻合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吻合器。

技术介绍

[0002]吻合器是医学上常用的一种替代手工缝合的器械,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切割刀对组织进行离断和利用吻合钉对组织进行吻合。吻合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手术部位精确定位的穿刺器的套管进入患者体内,继而在组织中制造纵向切口和在切口的相对侧施加吻合钉,从而对组织进行离断和吻合。
[0003]现有的吻合器在切割组织时,由于钉仓的吻合面和抵钉座间的抵顶面均为平直设计,且在第一方向上,吻合面和抵钉面重合后于两者后端转动连接,这就造成吻合器在对组织进行吻合时,前端的组织受到的压榨力会比后端的组织受到的压榨力小,故前端的组织受到的夹持力也小,易出现对前端的组织夹持欠佳的问题。当吻合器出现组织夹持欠佳的问题时,在吻合面和抵钉面之间的组织极易滑移,进而造成吻合钉在穿过组织时,可能会随着组织移动,使吻合钉钉腿不能顺利进入钉槽中,而未进入钉槽中的吻合钉会有遗留在人体组织内的风险,若在临床使用时,未及时发现遗留在人体内的吻合钉,会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或危及患者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吻合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吻合器对前端的组织夹持力较小,组织易滑移等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吻合器,包括抵钉座及对应所述抵钉座设置的钉仓,所述钉仓与所述抵钉座之间间隙设置,组织进入所述钉仓与所述抵钉座之前的间隙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抵钉座与所述钉仓配合的一侧为抵钉面,所述钉仓具有与所述抵钉面配合的吻合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抵钉面包括第一部分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后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吻合面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吻合面之间的间隙。
[0006]可选地,所述抵钉面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设置有倾斜面,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吻合面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大。
[0007]可选地,所述倾斜面为平面。
[0008]可选地,所述倾斜面为曲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倾斜面的曲率逐渐变小。
[0009]可选地,所述第二部分与倾斜面之间设置有平直面,所述平直面与所述倾斜面平滑连接,所述平直面通过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第一部分连通,当所述吻合器闭合时,所述平直面与所述吻合面之间平行。
[0010]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抵钉座前端至少部分朝向所述吻合面翘起,所述抵钉座翘起部分对应的抵钉面为所述倾斜面。
[0011]可选地,所述抵钉座翘起部分的翘起高度为1.5毫米。
[0012]可选地,所述吻合面与所述抵钉面之间的交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0013]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抵钉座前端设置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用于引导组织进入所述钉仓与所述抵钉座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抵钉面之间平滑连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吻合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
[0014]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钉仓前端设置有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用于引导组织进入所述钉仓与所述抵钉座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所述吻合面之间平滑连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所述抵钉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
[0015]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吻合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部分与吻合面之间的间隙小于第二部分与吻合面之间的间隙,使吻合器吻合组织时,吻合器前端抵钉面和吻合面之间的间隙比吻合器后端抵钉面和吻合面之间的间隙小,吻合面和抵钉面之间的间隙小,能够增大位于吻合器前端组织受到的压榨力,同时由于吻合器前端压榨力的增大,位于吻合器前端的夹持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能够有效防止组织在吻合器中滑移,确保吻合钉钉腿能够顺利进入钉槽中,防止吻合钉因钉腿未进入钉槽中而遗留在人体组织内,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的情况出现,保证吻合器的缝合质量及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抵钉座的侧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抵钉座的俯视图。
[0019]标号说明:1、抵钉面;2、钉槽;3、抵钉座;4、钉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1]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2]为了能够详细地描述本技术,首先,接下来对本技术的一种吻合器的抵钉座及吻合器作具体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抵钉座3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抵钉座3的俯视图,请结合图1、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吻合器,包括抵钉座3及对应抵钉座3设置的钉仓4,钉仓4与抵钉座3之间间隙设置,组织进入钉仓4与抵钉座3之前的间隙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抵钉座3与钉仓4配合的一侧为抵钉面1,钉仓4具有与抵钉面1配合的吻合面,在第一方向上,抵钉面1包括第一部
分及位于第一部分后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吻合面之间的间隙小于第二部分与吻合面之间的间隙。吻合器吻合组织时,吻合器前端抵钉面1和吻合面之间的间隙比吻合器后端抵钉面1和吻合面之间的间隙小,吻合面和抵钉面1之间的间隙小,能够增大位于吻合器前端组织受到的压榨力,同时由于吻合器前端压榨力的增大,位于吻合器前端的夹持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能够有效防止组织在吻合器中滑移,确保吻合钉钉腿能够顺利进入钉槽2中,防止吻合钉因钉腿未进入钉槽2中而遗留在人体组织内,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的情况出现,保证吻合器的缝合质量及使用效果。
[0024]其中,抵钉面1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设置有倾斜面,沿着第一方向,倾斜面与吻合面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大。设置倾斜面能够保证第一部分和吻合面之间的间隙小于第二部分与吻合面之间的间隙,且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平缓过渡,使吻合器在对组织进行夹持时,组织能够通过游移均分受到的压榨力。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倾斜面为平面。倾斜面为平面,可使抵钉面1上的的钉槽2更好地对应吻合面上的钉孔,且在加工过程中,加工难度较低,便于实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倾斜面为曲面,在第一方向上,倾斜面的曲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抵钉座及对应所述抵钉座设置的钉仓,所述钉仓与所述抵钉座之间间隙设置,组织进入所述钉仓与所述抵钉座之前的间隙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抵钉座与所述钉仓配合的一侧为抵钉面,所述钉仓具有与所述抵钉面配合的吻合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抵钉面包括第一部分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后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吻合面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吻合面之间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钉面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设置有倾斜面,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吻合面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为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为曲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倾斜面的曲率逐渐变小。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与倾斜面之间设置有平直面,所述平直面与所述倾斜面平滑连接,所述平直面通过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第一部分连通,当所述吻合器闭合时,所述平直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玲陈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迈科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