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急诊口腔检查撑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388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43
一种儿童急诊口腔检查撑开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医护人员在检查儿童口腔时出现的夹持不稳,及检查效率低的问题;包括底壳,底壳上侧壁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方向且上下贯通的移动槽,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连接杆,连接杆上端伸出移动槽且其前后两侧均铰接有支撑杆,两个后侧的支撑杆之间经弧形的上压板铰接连接,两个前侧的支撑杆之间经弧形的下压板铰接连接,上压板与下压板开口相对且上压板位于下压板的正上方;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急诊口腔检查撑开装置
本技术涉及口腔科医疗护理
,具体涉及一种儿童急诊口腔检查撑开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在做口腔检查时,需要患者最大程度的张开口腔,由于口腔肌肉很容易疲劳,所以经常需要借助其他器械来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撑开,目前临床上给儿童进行疾病检查时,需要儿童张嘴来观察口腔内的病变反应,现有技术是一手持撑开装置,一手持检查器具进行检查,操作比较麻烦,而且医护人员一只手长时间手持撑开装置会出现夹持松动,撑开装置发生闭合,不能继续对口腔进行观察,此时需要重新对口腔进行撑开,这样使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加大,工作效率降低,而且握持检查器具的手会妨碍医生的观察,直接影响检查结果,给医生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儿童急诊口腔检查撑开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医护人员在检查儿童口腔时出现的夹持不稳,及检查效率低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底壳,底壳上侧壁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方向且上下贯通的移动槽,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连接杆,连接杆上端伸出移动槽且其前后两侧均铰接有支撑杆,两个后侧的支撑杆之间经弧形的上压板铰接连接,两个前侧的支撑杆之间经弧形的下压板铰接连接,上压板与下压板开口相对且上压板位于下压板的正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底壳、转盘、转柱、插柱,使医护人员可在撑开患者口腔后移走持撑开器具的手,便于医护人员的检查,设置支撑杆、上压板、下压板,使本装置可以同时对患者口腔上下部位进行支撑,便于医护人员使用检查器具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设置摆动杆、限位柱、连杆,便于对患者口腔撑开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医护人员可以对口腔的不同部位进行检查,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后视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全剖右视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的全剖仰视轴测图。图5是本技术图4中A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底壳1,底壳1上侧壁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方向且上下贯通的移动槽9,移动槽9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连接杆10,连接杆10上端伸出移动槽9且其前后两侧均铰接有支撑杆5,两个后侧的支撑杆5之间经弧形的上压板7铰接连接,两个前侧的支撑杆5之间经弧形的下压板8铰接连接,上压板7与下压板8开口相对且上压板7位于下压板8的正上方。为了便于支撑杆5的左右移动,所述的底壳1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挡板2,挡板2的上侧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前后贯通的滑槽3,滑槽3内滑动连接有滑柱4,滑柱4后端伸出滑槽3且与其对应侧的连接杆10固定连接。为了便于连接杆10的移动,所述的底壳1内前侧壁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右方向的腰型环11,腰型环11内滑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限位柱12,限位柱12后端与连接杆10固定连接。为了使连接杆10发生移动,所述的底壳1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13,转轴13后端设有左右方向的连杆14,连杆14的左右两端分别经摆动杆15与其对应侧的连接杆10铰接连接。为了便于转轴13的转动,所述的转轴13前端贯穿底壳1且同轴设有转盘16,转盘16上偏心设有转柱17,底壳1前端开设有多个沿转轴13圆周方向均布的插槽18,转柱17与转盘16滑动连接且其后端贯穿转盘16,转柱17后端同轴设有可插入插槽18内的插柱19。为了便于固定患者的口腔,所述的上压板7和下压板8的相背面上分别设有软胶垫20。本装置在使用时,将软胶垫20插入到患者的口腔中,顺时针转动转柱17,转柱17带动转盘16顺时针转动,转盘16经转轴13带动连杆14顺时针转动,连杆14带动左侧的摆动杆15向上摆动,左侧的摆动杆15带动其对应侧的连接杆10向右移动,连接杆10带动其对应侧的前后两侧的支撑杆5向右移动,后侧的支撑杆5带动上压板7向上移动,同时前侧的支撑杆5带动下压板8向下移动;同时在转轴13的作用下,连杆14带动右侧的摆动杆15向上摆动,右侧的摆动杆15带动其对应侧的连接杆10向左移动,右侧的连接杆10带动其对应侧的前后两侧的支撑杆5向左移动,后侧的支撑杆5带动上压板7向上移动,同时前侧的支撑杆5带动下压板8向下移动;在上压板7和下压板8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向后推动转柱17,将插柱19插入到与其相对应的插槽18中,此时转柱17的位置被固定,上压板7和下压板8的位置也被固定;若要解除对本装置的使用,向前拉动转柱17,将插柱19从与其相对应的插槽18中拉出,逆时针转动转柱17,转柱17带动转盘16逆时针转动,转盘16经转轴13带动连杆14逆时针转动,连杆14带动左侧的摆动杆15向下摆动,左侧的摆动杆15带动其对应侧的连接杆10向左移动,左侧的连接杆10带动其对应侧的前后两侧的支撑杆5向左移动,后侧的支撑杆5带动上压板7向下移动,同时前侧的支撑杆5带动下压板8向上移动;同时在转轴13的作用下,连杆14带动右侧的摆动杆15向下摆动,右侧的摆动杆15带动其对应侧的连接杆10向右移动,右侧的连接杆10带动后侧的支撑杆5向右移动,后侧的支撑杆5带动上压板7向下移动,同时后侧的支撑杆5带动下压板8向上移动,在上压板7和下压板8不接触患者的口腔时,将患者的口腔从本装置上脱离,此时完成对本装置的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底壳、转盘、转柱、插柱,使医护人员可在撑开患者口腔后移走持撑开器具的手,便于医护人员的检查,设置支撑杆、上压板、下压板,使本装置可以同时对患者口腔上下部位进行支撑,便于医护人员使用检查器具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设置摆动杆、限位柱、连杆,便于对患者口腔撑开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医护人员可以对口腔的不同部位进行检查,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急诊口腔检查撑开装置,包括底壳(1),其特征在于,底壳(1)上侧壁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方向且上下贯通的移动槽(9),移动槽(9)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连接杆(10),连接杆(10)上端伸出移动槽(9)且其前后两侧均铰接有支撑杆(5),两个后侧的支撑杆(5)之间经弧形的上压板(7)铰接连接,两个前侧的支撑杆(5)之间经弧形的下压板(8)铰接连接,上压板(7)与下压板(8)开口相对且上压板(7)位于下压板(8)的正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急诊口腔检查撑开装置,包括底壳(1),其特征在于,底壳(1)上侧壁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方向且上下贯通的移动槽(9),移动槽(9)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连接杆(10),连接杆(10)上端伸出移动槽(9)且其前后两侧均铰接有支撑杆(5),两个后侧的支撑杆(5)之间经弧形的上压板(7)铰接连接,两个前侧的支撑杆(5)之间经弧形的下压板(8)铰接连接,上压板(7)与下压板(8)开口相对且上压板(7)位于下压板(8)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急诊口腔检查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壳(1)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挡板(2),挡板(2)的上侧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前后贯通的滑槽(3),滑槽(3)内滑动连接有滑柱(4),滑柱(4)后端伸出滑槽(3)且与其对应侧的连接杆(1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急诊口腔检查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壳(1)内前侧壁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右方向的腰型环(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书丽郭娜薛莹莹李丽赵灿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