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世建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豆浆机的内桶及豆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386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豆浆机的内桶及豆浆机,属于生活电器技术领域。该用于豆浆机的内桶的桶径小于豆浆机的外桶的桶径。该豆浆机包括机身和桶体,桶体设置在机身的下部,该桶体包括该内桶和外桶,外桶设置在内桶的外部,内桶的桶径小于外桶的桶径,且内桶与外桶之间无相对转动。使得内外桶在相同容积的情况下,内桶的浆液高度显著增加,在此情况下,即使的豆浆容量较小,最低水位探针也能检测得到,机器就能正常工作,同时由于内桶的直径显著小于外桶,内桶内的豆子能够更好的与刀片进行接触,进行更加精细的打磨。同时在不用内桶,单独使用外桶时,本机器也可以按外桶身正常指示的较大容量进行工作,做出各种合格的饮品。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ner barrel and a soybean milk machine used in a soybean milk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豆浆机的内桶及豆浆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电器,具体涉及到一种豆浆机。
技术介绍
现在市场上现有的豆浆机都是圆桶底带阻力筋飞刀粉碎技术,加工的容量大约是在5升到10升之间,当所需的容量小于5升时,机器是没有办法正常工作的,如果加工的容量多了,又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做出了改进,能够根据所需容量灵活使用豆浆机打磨豆浆,有效应对用餐人数变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豆浆的容量不能根据人数的多少而随机变动的问题,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豆浆机的内桶及豆浆机。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豆浆机的内桶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豆浆机的内桶,所述内桶的桶径小于所述豆浆机的外桶的桶径。优选的,所述内桶具有向桶内的凸起。优选的,所述还包括内桶扰流筋,所述内桶扰流筋设置在所述内桶底部外侧,并且,所述内桶扰流筋向桶内凸起,当所述内桶与所述豆浆机的外桶配合时,所述内桶通过所述内桶扰流筋与所述豆浆机的外桶相贴合。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技术提供的豆浆机的内桶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豆浆机包括机身和桶体,所述桶体设置在所述机身的下部,所述桶体包括本技术提供的内桶和外桶,所述外桶设置在内桶的外部,所述内桶的桶径小于所述外桶的桶径,且所述内桶与外桶之间无相对转动。优选的,所述豆浆机还包括扰流装置,所述扰流装置包括内桶扰流筋和外桶扰流筋,所述内桶扰流筋设置在所述内桶底部外侧,所述外桶扰流筋设置在外桶底部内侧,所述内桶扰流筋和外桶扰流筋均向桶内凸起,其中,所述内桶扰流筋的外壁与所述外桶扰流筋的内壁相贴合。优选的,所述机身包括机头、发热装置和打磨装置,所述机头设置在所述机身的内部,所述发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头的下部的两侧,所述打磨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头的正下方。优选的,所述豆浆机还包括第一定位装置、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设置在机身上,所述第二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内桶,所述第一定位装置与所述第二定位装置之间相适配,以使得所述机身与所述内桶之间无相对运动。优选的,所述外桶还包括泄流阀,所述泄流阀与所述外桶连通,并且,所述泄流阀设置于所述外桶的侧壁底部。优选的,所述豆浆机还包括第三定位装置,所述第三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外桶的桶沿上,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之间同轴,所述第三定位装置同时穿设于所述第一定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第二定位装置的孔径以及第三定位装置的直径相同。与最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为一种用于豆浆机的内桶及豆浆机,内桶的桶径小于所述豆浆机的外桶的桶径,这样就会使得在相同容积的情况下,内桶的深度增加,此种情况下,即使所需的豆浆容量较小,桶内的豆子也能够很好的与刀片进行接触,对豆子进行很好的打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豆浆机结构示意图1;图2为本技术的豆浆机结构示意图2;图3为本技术的外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桶底扰流筋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桶底扰流筋结构A-A剖视图1;图6为本技术的桶底扰流筋结构A-A剖视图2;图7为本技术的桶底扰流筋结构A-A剖视图3。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第一定位装置;2、机头;3、发热管;4、刀片;5、第二定位装置2;6、第三定位装置;7、内桶;8、外桶;9、内桶刻度;10、内桶底扰流筋;11、水龙头;12、外桶刻度;13、外桶底扰流筋;14、内外桶底扰流筋相吻合。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豆浆的容量不能根据人数的多少而随机变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豆浆机的内桶及豆浆机,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豆浆机的内桶及豆浆机,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具体的理解为:可以同时包含有A与B,可以单独存在A,也可以单独存在B,能够具备上述三种任一种情况。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豆浆机的内桶7的桶径小于豆浆机的外桶8的桶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内桶的桶径较小,相同容积的情况下,浆液高度显著增加,因此,最低水位探针可以在物料较少的情况下探测到浆液,从而机器可以正常工作,使得当需要向少量人供应豆浆时,也可以实现豆浆的成功制作。同时由于待加工物料所处空间更小,能够显著增加与刀片的接触机会,从而显著提高了物料的粉碎效果。其中,内桶7具有向桶内的凸起,凸起用于当桶内的液体随旋转刀片转动时,对桶内的液体进行扰流,从而使得桶内的液体或豆子与刀片充分接触。此外,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豆浆机的内桶还包括内桶扰流筋10,内桶扰流筋10设置在内桶7底部外侧,并且,内桶扰流筋10向桶内凸起,当内桶7与豆浆机的外桶8配合时,内桶7通过内桶扰流筋10与豆浆机的外桶8相贴合,外桶8的扰流筋同样用于对桶内的液体进行扰流,从而使得桶内的液体或豆浆与刀片充分接触。实施例二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豆浆机包括机身和桶体,桶体设置在机身的下部,桶体包括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内桶7和外桶8,外桶8设置在内桶7的外部,内桶7的桶径小于外桶8的桶径,且内桶7与外桶8之间无相对转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内桶的桶径较小,相同容积的情况下,深度增加,因此,即使待加工豆浆的容积较小,也能够增加其与机身刀片的接触机会,从而使得当需要向少量人供应豆浆时,也可以实现豆浆的充分制作。本实施例中,内桶7的液体容量是外桶8液体容量的一半,在内桶上还设置有内桶刻度9,在外桶上设置有外桶刻度12,当用餐人数多时,就可以直接使用外桶打磨豆浆,当用餐人数少时,把内桶放入外桶内,按内桶刻度加入较少物料和水就可制作较少饮品。从而避免了使用外桶导致食物的浪费,使用时,可将内桶里做好的豆浆倒入外桶内。如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豆浆机还包括扰流装置,扰流装置包括内桶扰流筋10和外桶扰流筋13,内桶扰流筋10设置在内桶7底部外侧,外桶扰流筋13设置在外桶8底部内侧,内桶扰流筋10和外桶扰流筋13均向桶内凸起,其中,内桶扰流筋10的外壁与外桶扰流筋13的内壁相贴合。在这种情况下,内桶7和外桶8可以通过内桶扰流筋10和外桶扰流筋13之间的配合而在彼此之间产生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豆浆机的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的桶径小于所述豆浆机的外桶的桶径;/n所述内桶还包括内桶扰流筋,所述内桶扰流筋设置在所述内桶底部内侧,并且,所述内桶扰流筋向桶内凸起,当所述内桶与所述豆浆机的外桶配合时,所述内桶通过所述内桶扰流筋与所述豆浆机的外桶相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豆浆机的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的桶径小于所述豆浆机的外桶的桶径;
所述内桶还包括内桶扰流筋,所述内桶扰流筋设置在所述内桶底部内侧,并且,所述内桶扰流筋向桶内凸起,当所述内桶与所述豆浆机的外桶配合时,所述内桶通过所述内桶扰流筋与所述豆浆机的外桶相贴合。


2.一种豆浆机,包括机身和桶体,所述桶体设置在所述机身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桶和外桶,所述外桶设置在内桶的外部,所述内桶的桶径小于所述外桶的桶径,且所述内桶与外桶之间无相对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豆浆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扰流装置,所述扰流装置包括内桶扰流筋和外桶扰流筋,所述内桶扰流筋设置在所述内桶底部内侧,所述外桶扰流筋设置在外桶底部内侧,所述内桶扰流筋和外桶扰流筋均向桶内凸起,其中,所述内桶扰流筋的外壁与所述外桶扰流筋的内壁相贴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机头、发热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世建
申请(专利权)人:彭世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