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凝土墙面的拉毛毛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378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墙面的拉毛毛刷,包括把手和衬底壳体,所述衬底壳体固定安装于把手底部;所述衬底壳体设置为底部开口的空心结构,衬底壳体底部镶嵌设置有单元毛刷固定槽体;所述单元毛刷固定槽体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卡扣安装单元毛刷:所述单元毛刷包括连接件、刷毛夹板和刷毛;所述刷毛夹板固定在连接件底部,刷毛固定安装在刷毛夹板。通过单元毛刷和单元毛刷固定槽体结合安装的方式,实现了毛刷局部损坏、局部更换的功能,减少材料浪费;同时,通过转动安装单元毛刷,可以更改整个拉毛毛刷的拉毛痕迹,增加拉毛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混凝土墙面的拉毛毛刷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施工
,特别是一种用于混凝土墙面的拉毛毛刷。
技术介绍
拉毛处理,常用于新旧混凝土结合,为了防止结合不牢,提高粘结力,往往在旧混凝土表面做拉毛处理,然后刷一层水泥砂浆,再打上面的混凝土,贴墙砖时,也要在墙面做拉毛处理才能粘结实,路面拉毛在抹面前,先清边整缝,清除粘浆,修实掉边、缺角,拉毛时,指纹器靠住模板,顺横坡方向进行一次进行中,中途不得停留,这样拉毛纹理顺畅美观且形成沟通的沟槽而利用排水。现有的墙面拉毛技术中,并未有专业的拉毛工具。多为手工拉毛,如一种为用水泥沙添加界面剂搀和,在墙上甩刷一遍,来达到墙面拉毛处理的效果;另一种为用铲刀或者其他工具在墙面上划,敲打,然后抹上涂料,使得墙面变得粗糙,造成拉毛效果;这些拉毛方式的效果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不能达到标准的拉毛效果,进而阻碍混凝土墙面的拉毛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混凝土墙面拉毛处理复杂、无法标准处理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墙面的拉毛毛刷。一种用于混凝土墙面的拉毛毛刷,包括把手和衬底壳体,所述衬底壳体固定安装于把手底部;所述衬底壳体设置为底部开口的空心结构,衬底壳体底部镶嵌设置有单元毛刷固定槽体;所述单元毛刷固定槽体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卡扣安装单元毛刷:所述单元毛刷包括连接件、刷毛夹板和刷毛;所述刷毛夹板固定在连接件底部,刷毛固定安装在刷毛夹板。进一步的,所述衬底壳体正面还设置有一个T形腔槽。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下部还通过缓降轴承固定一个可转动地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尺寸大小与T形腔槽一致。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包括第一圆杆、第二圆杆,所述第二圆杆设置为空心结构,第一圆杆可拉伸的安装在第二圆杆中;所述第一圆杆和第二圆杆连接处还设置有紧固套筒。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杆上面设置有防滑螺纹。进一步的,所述卡槽和连接件设置为十字形,连接件嵌合插入到卡槽中。进一步的,所述单元毛刷固定槽体上面的卡槽均匀设置为两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单元毛刷和单元毛刷固定槽体结合安装的方式,实现了毛刷局部损坏、局部更换的功能,减少材料浪费;同时,通过转动安装单元毛刷,可以更改整个拉毛毛刷的拉毛痕迹,增加拉毛功能;另一方面,通过缓降轴承和支撑件的配合,可以实现拉毛毛刷在无墙面支撑的情况下立放的功能,提高了混凝土墙面的拉毛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毛刷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毛刷立放的示意图;图3为单元毛刷固定槽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单元毛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把手,11-第一圆杆,12-第二圆杆,13-紧固套筒,2-衬底壳体,3-单元毛刷固定槽体,31-卡槽,4-单元毛刷,41-连接件,42-刷毛夹板,43-刷毛,5-支撑件,51-T形腔槽,52-缓降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混凝土墙面的拉毛毛刷,包括把手1和衬底壳体2,所述衬底壳体2固定安装于把手1底部;所述把手1包括第一圆杆11、第二圆杆12,所述第二圆杆12设置为空心结构,第一圆杆11可拉伸的安装在第二圆杆12中;所述第一圆杆11和第二圆杆12连接处还设置有紧固套筒13。所述第一圆杆11上面设置有防滑螺纹。所述衬底壳体2设置为底部开口的空心结构,衬底壳体2底部镶嵌设置有单元毛刷固定槽体3;所述单元毛刷固定槽体3设置为长方体,单元毛刷固定槽体3底部设置有卡槽31;所述卡槽31卡扣安装单元毛刷4:通过单元毛刷和单元毛刷固定槽体结合安装的方式,实现了毛刷局部损坏、局部更换的功能,减少材料浪费。所述单元毛刷固定槽体3上面的卡槽31均匀设置为两排;通过在不同位置的卡槽31上面安装单元毛刷4,实现了拉毛的轨迹更换。所述卡槽31和连接件41设置为十字形,连接件41嵌合插入到卡槽31中。通过设置为十字形,可以将单元毛刷4放置为水平横向状态和水平径向状态;通过转动安装单元毛刷,可以更改整个拉毛毛刷的拉毛痕迹,增加拉毛功能。所述单元毛刷4包括连接件41、刷毛夹板42和刷毛43;所述刷毛夹板42固定在连接件41底部,刷毛43固定安装在刷毛夹板42。所述衬底壳体2正面还设置有一个T形腔槽51。所述把手1下部还通过缓降轴承52固定一个可转动地支撑件5;所述支撑件5的尺寸大小与T形腔槽51一致。通过缓降轴承52和支撑件5的配合,可以实现拉毛毛刷在无墙面支撑的情况下立放的功能,提高了混凝土墙面的拉毛效率。本技术的工作方式:首先,根据即将拉毛的混凝土墙面的需求,在单元毛刷固定槽体3上面的卡槽31上面插入不同数量、不同方向的单元毛刷4来实现拉毛轨迹设定;调节紧固套筒13,拉动第一圆杆11,调整整个把手1的长度,便于施工;将单元毛刷4按压在墙面上,人工拉动,实现混凝土墙面拉毛处理。当发现部分单元毛刷4损坏后,可以立即用新的单元毛刷进行替换;当人工休息室时,将支撑件5从T形腔槽51中转出,与把手1形成三角形,实现拉毛毛刷在无墙面支撑的情况下立放的功能,提高了混凝土墙面的拉毛效率。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混凝土墙面的拉毛毛刷,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1)和衬底壳体(2),所述衬底壳体(2)固定安装于把手(1)底部;所述衬底壳体(2)设置为底部开口的空心结构,衬底壳体(2)底部镶嵌设置有单元毛刷固定槽体(3);所述单元毛刷固定槽体(3)底部设置有卡槽(31);所述卡槽(31)卡扣安装单元毛刷(4):所述单元毛刷(4)包括连接件(41)、刷毛夹板(42)和刷毛(43);所述刷毛夹板(42)固定在连接件(41)底部,刷毛(43)固定安装在刷毛夹板(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混凝土墙面的拉毛毛刷,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1)和衬底壳体(2),所述衬底壳体(2)固定安装于把手(1)底部;所述衬底壳体(2)设置为底部开口的空心结构,衬底壳体(2)底部镶嵌设置有单元毛刷固定槽体(3);所述单元毛刷固定槽体(3)底部设置有卡槽(31);所述卡槽(31)卡扣安装单元毛刷(4):所述单元毛刷(4)包括连接件(41)、刷毛夹板(42)和刷毛(43);所述刷毛夹板(42)固定在连接件(41)底部,刷毛(43)固定安装在刷毛夹板(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墙面的拉毛毛刷,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壳体(2)正面还设置有一个T形腔槽(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墙面的拉毛毛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下部还通过缓降轴承(52)固定一个可转动地支撑件(5);所述支撑件(5)的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长彬
申请(专利权)人:云阳阳城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