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鳗鱼加工头尾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371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鳗鱼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鳗鱼加工头尾固定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开设有过杆槽,箱体的右侧壁上安装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左侧动力输出端固接有双向丝杆,双向丝杆通过轴承与箱体的两侧壁转动连接,双向丝杆上螺接有两组对称的内螺纹块,内螺纹块的顶部固接有固定筒,固定筒与过杆槽滑动连接,固定筒的顶部插接有升降杆,升降杆的顶部固接有压板,压板的底部固接有两组前后对称的夹板,升降杆的底部与固定筒的内腔底部之间固接有弹簧,内螺纹块的底部固接有两组对称的侧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人工手扶操作,省时省力,装置安全性高;提高装置对鳗鱼的固定效率,便于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鳗鱼加工头尾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鳗鱼加工
,具体为一种鳗鱼加工头尾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鳗鱼,别名:白鳝、白鳗、河鳗、鳗鲡、溪滑、青鳝、日本鳗。鳗鱼是指属于鳗鲡目分类下的物种总称。又称鳝,是一种外观类似长条蛇形的鱼类,具有鱼的基本特征。此外鳗鱼与鲑鱼类似具有洄游特性。鳗鱼属鱼类,似蛇,但无鳞,一般产于咸淡水交界海域。鳗鱼的仔鱼体长6厘米左右,体重0.1克,但它的头狭小,身体高、薄又透明像片叶子一般,所以称为“柳叶鱼”。它的体液几乎和海水一样,所以可以很省力地随着洋流作长距离的漂送。从产卵场漂回黑潮暖流再流回台湾的海边大概要半年之久,在抵达岸边前一个月才开始变态为身体细长透明的鳗线,又称为玻璃鱼。所以在每年12月~1月间渔民们会忙着在河口附近的海岸用手叉网来捕捞正要溯河的鳗线来卖给养殖户。养殖户在买回去放养后才慢慢有色泽出现,变成黄色的幼鳗和银色的成鳗。在鳗鱼开膛等加工过程中,一般对鳗鱼的固定均为人工手扶,不仅容易打滑,且固定不稳,存在安全隐患,易切坏鳗鱼,固定效率低。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鳗鱼加工头尾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鳗鱼加工头尾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一般对鳗鱼的固定均为人工手扶,不仅容易打滑,且固定不稳,存在安全隐患,易切坏鳗鱼,固定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鳗鱼加工头尾固定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过杆槽,所述箱体的右侧壁上安装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左侧动力输出端固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通过轴承与所述箱体的两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双向丝杆上螺接有两组对称的内螺纹块,所述内螺纹块的顶部固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与所述过杆槽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筒的顶部插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固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固接有两组前后对称的夹板,所述升降杆的底部与所述固定筒的内腔底部之间固接有弹簧,所述内螺纹块的底部固接有两组对称的侧板,两组所述侧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绕线筒,所述绕线筒与所述升降杆之间连接设置有拉线,所述箱体的内腔底部安装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右侧动力输出端固接有主齿轮,所述箱体的内腔底部固接有两组对称的轴承板,两组所述轴承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固接有从齿轮,所述从齿轮与所述主齿轮相啮合。优选的,前后两组所述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防滑纹,便于将鳗鱼固定在箱体的顶部。优选的,所述固定筒的底部与所述内螺纹块上均开设有过线孔,且所述拉线贯穿所述过线孔,便于拉线向下拉升降杆。优选的,所述绕线筒上开设有过杆孔,且所述转杆光滑贯穿所述过杆孔,便于绕线筒的左右移动。优选的,所述过杆孔上连通设置有卡槽,所述转杆上固接有卡条,所述卡条插接于所述卡槽内,便于在绕线筒左右移动的同时,使转杆带动其旋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两组电机配合,两侧的夹板将鳗鱼固定,无需人工手扶操作,省时省力,装置安全性高;2、通过双向丝杆与转杆相配合,拉线与弹簧配合带动升降杆升降,提高装置对鳗鱼的固定效率,便于广泛使用。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绕线筒截面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箱体,2-过杆槽,3-第一电机,4-双向丝杆,5-内螺纹块,6-固定筒,7-升降杆,8-压板,9-夹板,10-弹簧,11-侧板,12-绕线筒,13-拉线,14-第二电机,15-主齿轮,16-轴承板,17-转杆,18-从齿轮,19-过线孔,20-过杆孔,21-卡槽,22-卡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鳗鱼加工头尾固定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过杆槽2,箱体1的右侧壁上安装设置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左侧动力输出端固接有双向丝杆4,双向丝杆4通过轴承与箱体1的两侧壁转动连接,双向丝杆4上螺接有两组对称的内螺纹块5,内螺纹块5的顶部固接有固定筒6,固定筒6与过杆槽2滑动连接,固定筒6的顶部插接有升降杆7,升降杆7的顶部固接有压板8,压板8的底部固接有两组前后对称的夹板9,升降杆7的底部与固定筒6的内腔底部之间固接有弹簧10,内螺纹块5的底部固接有两组对称的侧板11,两组侧板11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绕线筒12,绕线筒12与升降杆7之间连接设置有拉线13,箱体1的内腔底部安装设置有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的右侧动力输出端固接有主齿轮15,箱体1的内腔底部固接有两组对称的轴承板16,两组轴承板16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17,转杆17上固接有从齿轮18,从齿轮18与主齿轮15相啮合。进一步的,前后两组夹板9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防滑纹,便于将鳗鱼固定在箱体1的顶部。进一步的,固定筒6的底部与内螺纹块5上均开设有过线孔19,且拉线13贯穿过线孔19,便于拉线13向下拉升降杆7。进一步的,绕线筒12上开设有过杆孔20,且转杆17光滑贯穿过杆孔20,便于绕线筒12的左右移动。进一步的,过杆孔20上连通设置有卡槽21,转杆17上固接有卡条22,卡条22插接于卡槽21内,便于在绕线筒左右移动的同时,使转杆17带动其旋转。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技术适用于对鳗鱼的决定,具体为一种鳗鱼加工头尾固定装置,使用时,将鳗鱼放置在箱体1的顶部,由于弹簧10弹力的作用上推升降杆7,夹板9位于鳗鱼的上方,启动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带动双向丝杆4转动,带动两组内螺纹块5移动,且移动方向相反,使两组内螺纹块5通过固定筒6带动升降杆7移动,调节左右两侧的夹板9的位置,将两侧的夹板9分别调节在鳗鱼的头尾上方,停止第一电机3,启动第二电机14,带动主齿轮15旋转,与从齿轮18相啮合,带动转杆17转动,由于转杆17上的卡条22卡接在过杆孔20的卡槽21内,所以带动两组绕线筒12转动,将拉线13收缩,拉线13带动升降杆7在固定筒6内下移,弹簧10被压缩,压板8带动夹板9下移将鳗鱼头尾固定,便于加工。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电源电性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鳗鱼加工头尾固定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过杆槽(2),所述箱体(1)的右侧壁上安装设置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左侧动力输出端固接有双向丝杆(4),所述双向丝杆(4)通过轴承与所述箱体(1)的两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双向丝杆(4)上螺接有两组对称的内螺纹块(5),所述内螺纹块(5)的顶部固接有固定筒(6),所述固定筒(6)与所述过杆槽(2)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筒(6)的顶部插接有升降杆(7),所述升降杆(7)的顶部固接有压板(8),所述压板(8)的底部固接有两组前后对称的夹板(9),所述升降杆(7)的底部与所述固定筒(6)的内腔底部之间固接有弹簧(10),所述内螺纹块(5)的底部固接有两组对称的侧板(11),两组所述侧板(11)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绕线筒(12),所述绕线筒(12)与所述升降杆(7)之间连接设置有拉线(13),所述箱体(1)的内腔底部安装设置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右侧动力输出端固接有主齿轮(15),所述箱体(1)的内腔底部固接有两组对称的轴承板(16),两组所述轴承板(16)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17),所述转杆(17)上固接有从齿轮(18),所述从齿轮(18)与所述主齿轮(15)相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鳗鱼加工头尾固定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过杆槽(2),所述箱体(1)的右侧壁上安装设置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左侧动力输出端固接有双向丝杆(4),所述双向丝杆(4)通过轴承与所述箱体(1)的两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双向丝杆(4)上螺接有两组对称的内螺纹块(5),所述内螺纹块(5)的顶部固接有固定筒(6),所述固定筒(6)与所述过杆槽(2)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筒(6)的顶部插接有升降杆(7),所述升降杆(7)的顶部固接有压板(8),所述压板(8)的底部固接有两组前后对称的夹板(9),所述升降杆(7)的底部与所述固定筒(6)的内腔底部之间固接有弹簧(10),所述内螺纹块(5)的底部固接有两组对称的侧板(11),两组所述侧板(11)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绕线筒(12),所述绕线筒(12)与所述升降杆(7)之间连接设置有拉线(13),所述箱体(1)的内腔底部安装设置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右侧动力输出端固接有主齿轮(15),所述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新陆卓丽陈玉娟张志明施传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铭发水产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