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农学院专利>正文

基于光幕检测技术的鱼体去头前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2114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幕检测技术的鱼体去头前处理装置,包括:第一传送结构、导向结构和光栅组,所述第一传送结构水平设置且用于运输鱼体,所述第一传送结构上形成有开口,所述光栅组的接收端和所述光栅组的发射端分别位于所述开口的上方和下方,以使所述发射端发出的光信号能够穿过所述开口被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导向结构位于所述开口前方的第一传送结构的上方,用于将第一传送结构上鱼体长度方向调整至与该鱼体的运动方向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光栅组获取鱼体图像信息,根据鱼体头尾尺寸的差别,实现了鱼体头尾方向判别,该鱼体去头前处理装置准确性高,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使效率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光幕检测技术的鱼体去头前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鱼处理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光幕检测技术的鱼体去头前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排列整理加工工序是作为鱼类自动化前处理加工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整个鱼类前处理加工中的辅助环节。鱼体定向工序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后续切头、开腹去脏、开片等工序,传统的办法是人工放置,但是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也较高。如果能采用机械的办法自动地把杂乱无章的鱼体一条条地按头尾方向一致和腹背位置同向地排列起来,将会极大的降低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因此,需要对鱼体的头尾方向进行精准的识别判断。鱼体加工流水线中,传统的鱼体头尾判断方法主要是人工判断,然后一条条的放到加工线上,再执行下一步加工工序。有些鱼体处理工厂利用摄像头来判断鱼体头尾方向,这样操作成本较高,不适合普及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方案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光幕检测技术的鱼体去头前处理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基于光幕检测技术的鱼体去头前处理装置,包括:第一传送结构、导向结构和光栅组,所述第一传送结构水平设置且用于运输鱼体,所述第一传送结构上形成有开口,所述光栅组的接收端和所述光栅组的发射端分别位于所述开口的上方和下方,以使所述发射端发出的光信号能够穿过所述开口被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导向结构位于所述开口前方的第一传送结构的上方,用于将第一传送结构上鱼体长度方向调整至与该鱼体的运动方向平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开口的宽度为1~1.5c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开口的长度方向与鱼体在所述第一传送结构上的运输方向垂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传送结构包括:排列形成一直线的2个带式输送机,2个所述带式输送机间隔设置且之间的间隔空间形成所述开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传送结构为滚筒输送机,所述开口为所述滚筒输送机上2个相邻滚筒之间的间隔空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结构用于通过鱼体的空间的前端宽度大于其后端宽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结构包括:2个支架以及在每个支架上安装的多个导辊,鱼体从2个支架的导辊之间通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结构包括:2个相对设置的皮带传输机,鱼体从2个皮带传输机的传送带之间通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皮带传输机包括: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以及安装在其上的所述传送带,所述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的轴向均垂直于所述第一传送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导向辊安装在一架体上,所述架体上形成有2个相对的安装槽,所述第二导向辊的2个输出轴的端部分别嵌装在1个所述安装槽内且能够沿所述安装槽的长度方向滑动,在所述第二导向辊的输出轴与安装槽的槽内端面之间连接有一压簧,以使所述第二导向辊向鱼体施加压力。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位于所述第一传送结构的后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2个分选箱,2个分选箱位于所述开口后方第一传送结构的左侧和右侧,每个分选箱包括:箱体、活动盖和底板,所述箱体、活动盖和底板围成一长方体形,所述活动盖为所述长方体形靠近第一传送结构的侧面,所述活动盖与所述箱体的后端铰接且通过一第一电机驱动该活动盖开启和关闭,活动盖在箱体上开启后,该活动盖位于第一传送结构上方且能够将位于该活动盖前方的第一传送结构上鱼体引导至该分选箱内,所述底板为所述长方体形的底面,所述底板与所述箱体铰接且通过一第二电机驱动该底板开启和关闭,在每个所述分选箱的下方设置一第二传送结构,底板在所述箱体上开启后分选箱内鱼体掉至位于该分选箱下方的第二传送结构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所述底板闭合在所述箱体上时,1个所述分选箱的底板高度为前高后低,另1个所述分选箱的底板高度为前低后高。本技术的鱼体去头前处理装置的有益效果为:1、利用光栅组获取鱼体图像信息,根据鱼体头尾尺寸的差别,实现了鱼体头尾方向判别,该鱼体去头前处理装置准确性高,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使效率大大增加;2、分选箱可以稳定可靠的将鱼体整理为头尾序列一致,并且头部紧贴底板较低一侧的箱体内壁上,为后续去头工序提供可靠的“原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鱼体去头前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鱼体去头前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鱼体去头前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鱼体去头前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皮带传输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架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俯视);图7为导向结构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鱼体去头前处理装置的俯视图(不带收集箱);图9为本技术的鱼体去头前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鱼体去头前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分选箱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分选箱的剖视图;图13为通过光栅组获得的图形信息;图14为分割后形成2张图像。其中,1为第一传送结构,2为光栅组,3为皮带传输机,3-1为架体,3-2为第二导向辊,3-3为压簧,3-4为安装槽,4-1为支架,4-2为导辊,5为分选箱,5-1为箱体,5-2为活动盖,5-3为底板,6为第二传送结构,7为收集箱,8为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鱼体去头前处理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附图所示,包括:第一传送结构1、导向结构和光栅组2,其型号为STC-D96025,第一传送结构1水平设置且用于运输鱼体,第一传送结构1上形成有开口8,开口8的宽度为1cm,开口8的长度方向与鱼体在第一传送结构1上的运输方向垂直。光栅组2包括接收端和发射端,接收端和发射端分别位于开口8的上方和下方,发射端上设置有红外光线的多个发光源,发射端发射的光形成一个光幕,发射端发出的光信号能够穿过开口8被接收端接收;导向结构位于开口8前方的第一传送结构1的上方,用于将第一传送结构1上鱼体长度方向调整至与该鱼体的运动方向平行。导向结构用于通过鱼体的空间的前端宽度大于其后端宽度,使第一传送结构1上的鱼体能够全部经过导向结构。鱼体在第一传送结构1上移动并经过位于接收端和发射端之间的开口。通过设置第一传送结构1运输鱼体的速度,再配合光栅组的工作频率,光栅组的发射端持续的按照固定频率(100HZ)周期发出光,接收端同步检查是否接收到光信号,针对每一个发光源发射的光信号,接收端可以获得该发光源某一时刻是否被鱼体遮挡,接收端接收到发射端完整的光信号时判断为开口未被鱼体遮挡(开口上未经过有鱼体),当鱼体在开口上经过时,接收端无法接收到被鱼体遮挡的光信号,通过光信号获得鱼体遮挡部分在第一传送结构1上的投影。鱼体从开口上经过时,接收端将信号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为计算机,控制器将鱼体从开口上经过时的每一帧光栅数据连接合并,得到从开口上经过的完整鱼体的图像,如图13所示。对图像从X轴的中间位置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光幕检测技术的鱼体去头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送结构(1)、导向结构和光栅组(2),所述第一传送结构(1)水平设置且用于运输鱼体,所述第一传送结构(1)上形成有开口(8),所述光栅组(2)的接收端和所述光栅组(2)的发射端分别位于所述开口(8)的上方和下方,以使所述发射端发出的光信号能够穿过所述开口(8)被所述接收端接收;/n所述导向结构位于所述开口(8)前方的第一传送结构(1)的上方,用于将第一传送结构(1)上鱼体长度方向调整至与该鱼体的运动方向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幕检测技术的鱼体去头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送结构(1)、导向结构和光栅组(2),所述第一传送结构(1)水平设置且用于运输鱼体,所述第一传送结构(1)上形成有开口(8),所述光栅组(2)的接收端和所述光栅组(2)的发射端分别位于所述开口(8)的上方和下方,以使所述发射端发出的光信号能够穿过所述开口(8)被所述接收端接收;
所述导向结构位于所述开口(8)前方的第一传送结构(1)的上方,用于将第一传送结构(1)上鱼体长度方向调整至与该鱼体的运动方向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体去头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8)的宽度为1~1.5cm,所述开口(8)的长度方向与鱼体在所述第一传送结构(1)上的运输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体去头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结构(1)包括:排列形成一直线的2个带式输送机,2个所述带式输送机间隔设置且之间的间隔空间形成所述开口(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体去头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结构(1)为滚筒输送机,所述开口(8)为所述滚筒输送机上2个相邻滚筒之间的间隔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鱼体去头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用于通过鱼体的空间的前端宽度大于其后端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鱼体去头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2个支架(4-1)以及在每个支架(4-1)上安装的多个导辊(4-2),鱼体从2个支架(4-1)的导辊(4-2)之间通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鱼体去头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2个相对设置的皮带传输机(3),鱼体从2个皮带传输机(3)的传送带之间通过,所述皮带传输机(3)包括: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3-2)以及安装在其上的所述传送带,所述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3-2)的轴向均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程皓单慧勇李晨阳赵辉卫勇于镓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农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