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极片及制备方法、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2653348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极片及制备方法、电池,负极片包括:集流体;集流体的至少一侧表面设有第一活性层,第一活性层上远离集流体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二活性层,第一活性层与第二活性层不同,第一活性层中包括第一活性材料,第一活性材料包括第一石墨,第二活性层中包括第二活性材料,第二活性材料包括第二石墨;第一活性材料的单位质量的容量与第一活性材料的比表面积之比为第一容量比,第二活性材料的单位质量的容量与第二活性材料的比表面积之比为第二容量比,第二容量比与第一容量比的比值大于1。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负极片中,在集流体上涂覆不同的活性层,提高负极材料的循环寿命,降低膨胀率,提高容量,提高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延长循环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极片及制备方法、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负极片及制备方法、电池。
技术介绍
锂电池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电动汽车、电动工具等系类产品中。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负极片的性能对电池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由于负极材料存在循环寿命短,循环膨胀,容量不高的问题,导致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不高,循环寿命短,难以满足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极片及制备方法、电池,用以解决负极材料存在循环寿命短,容量不高,导致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不高,循环寿命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负极片,包括:集流体;所述集流体的至少一侧表面设有第一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上远离所述集流体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二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与所述第二活性层不同,所述第一活性层中包括第一活性材料,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包括第一石墨,所述第二活性层中包括第二活性材料,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包括第二石墨;所述第一活性材料的单位质量的容量与所述第一活性材料的比表面积之比为第一容量比,所述第二活性材料的单位质量的容量与所述第二活性材料的比表面积之比为第二容量比,所述第二容量比与所述第一容量比的比值大于1。其中,所述第二容量比与所述第一容量比的比值为1.05-1.5。其中,所述第一活性材料还包括第一硅材料;和/或所述第二活性材料还包括第二硅材料。其中,所述第一石墨的比表面积为1.0m2/g-1.8m2/g,所述第二石墨的比表面积为1.0m2/g-1.8m2/g。其中,所述第一石墨与所述第二石墨的克容量相同,所述第一石墨与所述第二石墨的比表面积不同;和/或所述第一活性材料还包括第一硅材料,所述第二活性材料还包括第二硅材料,所述第一硅材料与所述第二硅材料的克容量相同,所述第一硅材料与所述第二硅材料的比表面积不同。其中,所述第一活性材料还包括第一硅材料,所述第二活性材料还包括第二硅材料,所述第一硅材料占所述第一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5%-40%,所述第二硅材料占所述第二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5%-40%。其中,所述第一活性材料还包括第一硅材料,所述第二活性材料还包括第二硅材料,所述第一硅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1m2/g-4.0m2/g,所述第二硅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1m2/g-4.0m2/g。其中,所述第一活性层中包括第一导电剂,所述第二活性层中包括第二导电剂;和/或所述第一活性层中包括第一粘接剂,所述第二活性层中包括第二粘接剂。第二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集流体;在所述集流体的至少一侧表面形成第一活性层;在所述第一活性层上远离所述集流体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二活性层;其中,所述第一活性层与所述第二活性层不同,所述第一活性层中包括第一活性材料,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包括第一石墨,所述第二活性层中包括第二活性材料,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包括第二石墨;所述第一活性材料的单位质量的容量与所述第一活性材料的比表面积之比为第一容量比,所述第二活性材料的单位质量的容量与所述第二活性材料的比表面积之比为第二容量比,所述第二容量比与所述第一容量比的比值大于1。第三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负极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负极片,集流体的至少一侧表面设有第一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上远离所述集流体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二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与所述第二活性层不同,所述第一活性层中包括第一活性材料,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包括第一石墨,所述第二活性层中包括第二活性材料,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包括第二石墨;所述第一活性材料的单位质量的容量与所述第一活性材料的比表面积之比为第一容量比,所述第二活性材料的单位质量的容量与所述第二活性材料的比表面积之比为第二容量比,所述第二容量比与所述第一容量比的比值大于1。在本专利技术的负极片中,在集流体上涂覆不同的复合活性层,集流体的至少一侧表面设有第一活性层,在所述第一活性层上远离所述集流体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二活性层,让第二活性材料的第二容量比与第一活性材料的第一容量比的比值大于1,提高负极材料的循环寿命,降低膨胀率,提高负极片的容量,提高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延长循环寿命,满足高能量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负极片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负极片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集流体10;第一活性层11;第二活性层1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具体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负极片。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负极片包括集流体10,集流体10的至少一侧表面设有第一活性层11,第一活性层11上远离集流体10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二活性层12,第一活性层11与第二活性层12不同,第一活性层11中包括第一活性材料,第一活性材料包括第一石墨,第二活性层12中包括第二活性材料,第二活性材料包括第二石墨;第一活性材料的单位质量的容量与第一活性材料的比表面积之比为第一容量比,第二活性材料的单位质量的容量与第二活性材料的比表面积之比为第二容量比,所述第二容量比与所述第一容量比的比值大于1。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负极片包括集流体10,其中,集流体10可以为铜箔,集流体10的厚度可以为8μm,在集流体10的一侧或两侧表面设有第一活性层11,第一活性层11上远离集流体10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二活性层12,第一活性层11与第二活性层12不同,第一活性层11中包括第一活性材料,第一活性材料包括第一石墨,第二活性层12中包括第二活性材料,第二活性材料包括第二石墨,第一石墨和第二石墨可以相同或不同,比如第一石墨和第二石墨的粒径或比表面积不同,第一石墨和第二石墨的克容量可以均为355mAh/g,第一石墨的比表面积可以为1.75m2/g,第二石墨的比表面积可以为1.36m2/g;第一活性层11与第二活性层12的涂覆面密度可以相同或不同,第二活性层12与第一活性层11的涂覆面密度之比可以为0.25-4,第一活性材料的单位质量的容量与第一活性材料的比表面积之比作为第一容量比,第二活性材料的单位质量的容量与第二活性材料的比表面积之比作为第二容量比,第二容量比与第一容量比的比值可以大于1。在本专利技术的负极片中,在集流体上涂覆不同的活性层,集流体10的至少一侧表面设有第一活性层11,在第一活性层11上远离集流体10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二活性层12,让第二活性材料的第二容量比与第一活性材料的第一容量比的比值大于1,可以提高负极材料的循环寿命,降低膨胀率,提高负极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n集流体;/n所述集流体的至少一侧表面设有第一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上远离所述集流体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二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与所述第二活性层不同,所述第一活性层中包括第一活性材料,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包括第一石墨,所述第二活性层中包括第二活性材料,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包括第二石墨;/n所述第一活性材料的单位质量的容量与所述第一活性材料的比表面积之比为第一容量比,所述第二活性材料的单位质量的容量与所述第二活性材料的比表面积之比为第二容量比,所述第二容量比与所述第一容量比的比值大于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流体;
所述集流体的至少一侧表面设有第一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上远离所述集流体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二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与所述第二活性层不同,所述第一活性层中包括第一活性材料,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包括第一石墨,所述第二活性层中包括第二活性材料,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包括第二石墨;
所述第一活性材料的单位质量的容量与所述第一活性材料的比表面积之比为第一容量比,所述第二活性材料的单位质量的容量与所述第二活性材料的比表面积之比为第二容量比,所述第二容量比与所述第一容量比的比值大于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量比与所述第一容量比的比值为1.05-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材料还包括第一硅材料;和/或
所述第二活性材料还包括第二硅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石墨的比表面积为1.0m2/g-1.8m2/g,所述第二石墨的比表面积为1.0m2/g-1.8m2/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石墨与所述第二石墨的克容量相同,所述第一石墨与所述第二石墨的比表面积不同;和/或
所述第一活性材料还包括第一硅材料,所述第二活性材料还包括第二硅材料,所述第一硅材料与所述第二硅材料的克容量相同,所述第一硅材料与所述第二硅材料的比表面积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伟彭冲陈博李俊义徐延铭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