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瞬时开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控制和电动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窄缝配合格栅共同进行灭弧的瞬时开断器。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发生内部线缆短路或者撞车事故时,需要迅速切断线路以避免电池包起火和人员触电;数据中心电源在某一分支发生短路时,需要在ms级时间内将该分支切除以避免整个网络崩溃;凡是采用电力电子器件实现电能转换的场合,采用瞬时开断器能够最大程度避免电力电子器件的损坏。瞬时开断器从工作原理上分为两大部分:一、采用气体发生装置撞断主导电体,主导电体断开后会产生电弧;二、设法将主导电体上的电弧熄灭。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的产品和方案中,第一部分的原理基本是一致的,主要的区别在第二部分。常见的开断器中,多采用主导电体上并联灭弧熔体的方式,当主导电体被撞断后,电流转移到灭弧熔体上,使得灭弧熔体被熔断,从而由灭弧熔体实现灭弧。然而,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1)灭弧熔体始终并联在主导电体上,正常工作时会分担部分电流,可能导致灭弧熔体提前老化失效;(2)在线路电流为零或者很小的情况下切断时,灭弧熔体无法熔断而保持电气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瞬时开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容纳有格栅部,所述格栅部上沿第一方向形成有灭弧窄缝,且所述格栅部上沿第二方向形成有格栅窄缝,所述格栅部的侧壁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泄压通道,所述格栅部的底部与所述容纳槽的底部之间形成有泄压腔体,所述泄压通道与所述泄压腔体相连通,各所述格栅窄缝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灭弧窄缝相连通,且各所述格栅窄缝的第二端均与所述泄压通道相连通;/n导电部,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上,所述导电部的中部具有易断金属片,所述易断金属片与所述灭弧窄缝相对应;/n上壳体,扣盖在所述导电部上并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以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瞬时开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容纳有格栅部,所述格栅部上沿第一方向形成有灭弧窄缝,且所述格栅部上沿第二方向形成有格栅窄缝,所述格栅部的侧壁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泄压通道,所述格栅部的底部与所述容纳槽的底部之间形成有泄压腔体,所述泄压通道与所述泄压腔体相连通,各所述格栅窄缝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灭弧窄缝相连通,且各所述格栅窄缝的第二端均与所述泄压通道相连通;
导电部,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上,所述导电部的中部具有易断金属片,所述易断金属片与所述灭弧窄缝相对应;
上壳体,扣盖在所述导电部上并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以配合所述下壳体共同夹紧所述导电部,所述上壳体上沿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活塞通道,所述活塞通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气体发生装置和活塞撞针,所述活塞撞针与所述易断金属片相对应,所述气体发生装置能够与外部检测电路电连接,用于接收信号并产生高压气体,以推动所述活塞撞针切断所述易断金属片并插入所述灭弧窄缝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瞬时开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部包括底部隔板和多个格栅层,所述底部隔板容置在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底部隔板与所述容纳槽的底部之间形成所述泄压腔体,所述多个格栅层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在所述底部隔板上,所述格栅层的中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灭弧开口部,所述灭弧开口部的两侧分别沿所述第二方向开设有格栅开口部,以使所述多个格栅层共同形成所述灭弧窄缝和格栅窄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瞬时开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层包括金属层和绝缘层,所述金属层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U型钢片,所述两个U型钢片共同形成所述灭弧开口部,且所述两个U型钢片间隔设置,以使得所述两个U型钢片之间形成所述格栅开口部;所述绝缘层包括两个绝缘片,所述两个绝缘片设置在所述两个U型钢片的下方,且所述两个U型钢片和所述两个绝缘片按照“十”字形交叉叠加,所述两个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超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