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缓冲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3295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缓冲锁,包括锁体组件和锁头组件,锁头组件包括锁头和弹簧件,锁体组件设有用于插入驱动轴的锁孔,锁体组件还设有与锁孔连通的第一凹槽,锁头组件设置于第一凹槽内,且弹簧件的一端与锁头连接,另一端与锁体组件连接,以使锁头沿第一凹槽进入锁孔锁紧驱动轴,或沿第一凹槽退出锁孔解锁驱动轴。可配合弹簧箱结构解决十字翼控制棒的落棒速度控制和制动的问题,不仅满足控制棒内置式水压驱动技术的工程应用,实现了工程化和产品化,主要满足控制棒内置式水压驱动技术在热功率小于50MW先进一体化小型水堆的工程应用。作为专用部件的缓冲锁设置在弹簧箱内,实现驱动轴与弹簧箱的联结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缓冲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反应堆
,尤其涉及缓冲锁。
技术介绍
核反应堆控制棒水压驱动技术是一种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技术,其驱动机构置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的高温、高压和辐照环境中,采用提升、传递、夹持三个水压缸次序驱动传递、夹持两套销爪机构运动,实现控制棒的步升、步降和落棒功能。基于驱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热功率小于50MW先进一体化小型水堆十字翼控制棒的结构特点,在落棒过程中十字翼控制棒无法依靠自身结构实现其速度控制和制动,需要把十字翼控制棒和驱动轴作为一个整体与专用的速度控制和制动部件弹簧箱部件进行联结,需要专用部件实现驱动轴与弹簧箱的联结功能,即缓冲锁部件结构,解决十字翼控制棒的落棒速度控制和制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缓冲锁,可配合弹簧箱结构解决十字翼控制棒的落棒速度控制和制动的问题,不仅满足控制棒内置式水压驱动技术的工程应用,实现了工程化和产品化,也为其他工业领域运动锁结构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主要满足控制棒内置式水压驱动技术在热功率小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冲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组件和锁头组件,所述锁头组件包括锁头和弹簧件,所述锁体组件设有用于插入驱动轴的锁孔,所述锁体组件还设有与所述锁孔连通的第一凹槽,所述锁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所述弹簧件的一端与所述锁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锁体组件连接,以使所述锁头沿所述第一凹槽进入所述锁孔锁紧所述驱动轴,或沿所述第一凹槽退出所述锁孔解锁所述驱动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组件和锁头组件,所述锁头组件包括锁头和弹簧件,所述锁体组件设有用于插入驱动轴的锁孔,所述锁体组件还设有与所述锁孔连通的第一凹槽,所述锁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所述弹簧件的一端与所述锁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锁体组件连接,以使所述锁头沿所述第一凹槽进入所述锁孔锁紧所述驱动轴,或沿所述第一凹槽退出所述锁孔解锁所述驱动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组件包括锁体和阻尼垫,所述阻尼垫设置于所述锁体上所述驱动轴插入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垫与所述锁体的连接处沿所述锁体的周向夹设密封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锁体和下锁体,所述上锁体与所述下锁体对合后内部形成所述第一凹槽,所述下锁体的上表面设有锁头支撑件,所述锁头的下表面与所述锁头支撑件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冲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支撑件包括第一销体和碟簧,所述碟簧环绕所述锁孔且位于所述第一销体与所述锁孔之间,所述第一销体的上端与所述锁头的下表面接触,所述碟簧的上端与所述锁头的下表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涵亮王金海秦本科刘潜峰赵陈儒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