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水压缸定位结构及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854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核反应堆控制棒水压驱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压缸定位结构及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机构。该水压缸定位结构中,定位组件用于套装于水压缸内并套装于内套筒外,水压缸的外套缸和内套缸由外向内套装在内套筒外,定位组件套装于外套缸内,并通过弹性件安装于内套缸的顶部;定位组件与内套筒之间安装有第一防转组件和/或第一防松组件,并且定位组件与外套缸之间安装有第一防松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对水压缸在内套筒上的安装位置进行轴向定位和周向定位,从而减小了控制棒运动过程中的抖动量,有效补偿零件加工和装配引起的误差,从而既能满足驱动机构对控制棒的抓取和运动性能的准确性要求,又能为驱动机构的支撑和固定提供结构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压缸定位结构及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反应堆控制棒水压驱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水压缸定位结构及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简称为驱动机构,是反应堆最关键的安全设备,担负着反应堆的起动、功率调节及停堆等重要功能。控制棒驱动机构按照控制棒的安装位置可以分为外置式控制棒驱动机构和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机构。其中,核反应堆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是一种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机构,其驱动机构置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的高温、高压和辐照环境中,采用提升、传递、夹持三个水压缸次序驱动传递、夹持两套销爪机构运动,实现控制棒的步升、步降和落棒功能。基于驱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在保证控制棒的正常运动基础上,由于控制棒在驱动机构内运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抖动,并且还存在有零件加工和装配引起的误差,从而导致驱动机构水压缸的装配不够准确,很难满足驱动机构运行过程中水压缸的轴向定位和周向定位的准确性要求。此外,由于水压缸为精密运动部件,在驱动机构运行过程中,难免出现变形和松脱等不可控问题的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br>本专利技术旨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压缸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组件、第一防松组件和第一防转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套装于水压缸内并套装于内套筒外,所述水压缸的外套缸和内套缸由外向内套装在所述内套筒外,所述定位组件套装于所述外套缸内,并通过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内套缸的顶部;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内套筒之间安装有所述第一防转组件和/或所述第一防松组件,并且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外套缸之间安装有所述第一防松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压缸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组件、第一防松组件和第一防转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套装于水压缸内并套装于内套筒外,所述水压缸的外套缸和内套缸由外向内套装在所述内套筒外,所述定位组件套装于所述外套缸内,并通过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内套缸的顶部;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内套筒之间安装有所述第一防转组件和/或所述第一防松组件,并且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外套缸之间安装有所述第一防松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压缸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件、固定件和封堵件,所述定位件和所述封堵件自内向外套装在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外套缸之间,所述固定件套装于所述定位件和所述封堵件之间,并且所述定位件的底部与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内套筒之间安装有所述第一防转组件和/或所述第一防松组件,所述封堵件与所述外套缸之间安装有所述第一防松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压缸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压缸定位结构还包括第二防松组件,所述第二防松组件包括防松螺杆,所述固定件的侧壁上构造有固定防松槽,所述封堵件的内部构造有封堵防松孔,所述防松螺杆的一端通过螺纹锁紧于所述封堵防松孔内,另一端嵌装于所述固定防松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压缸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的侧壁向外成间隔的延伸有凸台,所述凸台套装于所述封堵件的侧壁内,并且所述定位件的侧壁、所述凸台的上表面以及所述封堵件的侧壁合围成安装空间,所述固定件嵌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压缸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压缸定位结构还包括第二防转组件,所述第二防转组件包括防转块,所述防转块的一侧设有固定槽,所述防转块的顶部构造有防转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涵亮王大中张作义秦本科赵陈儒王金海刘潜峰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