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及其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2819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合器及其润滑结构,包括设置在离合器轴上的压力油通道、第一润滑油通道和第二润滑油通道,压力油通道与离合器活塞的油腔连通,第一润滑油通道与传动齿轮和离合器轴之间的齿轮轴承连通,第二润滑油通道与离合器间隙连通,端盖上设有压力油孔、第一润滑油孔和第二润滑油孔,第一润滑油孔连通第一润滑油通道,第二润滑油孔连通第二润滑油通道,压力油孔与外置压力油路连接,第二润滑油孔与外置润滑油路连接,第一润滑油孔通过自动调节阀与第二润滑油孔连接,并且压力油对自动调节阀进行开关。本方案可以自动调节润滑油量,在离合器不工作时,使离合器后端相连的齿轮轴承不加润滑油润滑,从而减少对系统的润滑油量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合器及其润滑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传动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离合器及其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湿式离合器结构及离合器后端相连的齿轮轴承润滑采用常通润滑方式,即不管离合器接合或断开,润滑油一直对离合器及离合器后端相连的齿轮轴承进行润滑。当离合器断开且离合器后端相连的齿轮轴承不转时,离合器后端相连的齿轮轴承并不需要润滑,这样造成了润滑油的浪费,增加了对系统的润滑油量要求,不符合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合器及其润滑结构,可以自动调节润滑油量,在离合器不工作时,使离合器后端相连的齿轮轴承不加润滑油润滑,从而减少对系统的润滑油量要求,达到节能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离合器润滑结构,包括:设置在离合器轴(9)上的压力油通道(903)、第一润滑油通道(904)和第二润滑油通道(905),设置在离合器轴(9)后端与封油衬套(15)之间的第一压力油槽(901)和第一润滑油槽(902),设置在封油衬套(15)和端盖(14)之间的第二压力油槽(1501)和第二润滑油槽(1502),其中,压力油通道(903)一边与离合器活塞的油腔(19)连通,压力油通道(903)另一边与第一压力油槽(901)和第二压力油槽(1501)连通,第一润滑油通道(904)一边与传动齿轮和离合器轴(9)之间的齿轮轴承连通,第一润滑油通道(904)另一边与第一润滑油槽(902)和第二润滑油槽(1502)连通,第二润滑油通道(905)一边与承压板(2)和压板活塞(7)之间的间隙连通,第二润滑油通道(905)另一边与离合器轴(9)后端面与端盖(14)之间的间隙连通;所述端盖(14)上设有中心孔(1407)、压力油孔(1403)、第一润滑油孔(1404)和第二润滑油孔(1405),中心孔(1407)内设置封油衬套(15)以及离合器轴(9)的后端部,压力油孔(1403)与外置压力油路连接,第二润滑油孔(1405)与外置润滑油路连接,第一润滑油孔(1404)通过自动调节阀(410)与第二润滑油孔(1405)连接,并且压力油经过该自动调节阀(410)并对自动调节阀(410)进行开关:当离合器不工作时,压力油孔(1403)内无压力油,第二润滑油孔(1405)内通润滑油,润滑油通过第二润滑油孔(1405)、第二润滑油通道(905)润滑离合器,自动调节阀(410)关闭,第一润滑油孔(1404)和第二润滑油孔(1405)之间不导通,离合器后端相连的齿轮轴承无润滑油润滑;当离合器工作时,压力油进入压力油孔(1403),自动调节阀(410)开启,第一润滑油孔(1404)和第二润滑油孔(1405)连通,润滑油通过第二润滑油孔(1405)、第二润滑油通道(905)润滑离合器,并且润滑油通过第一润滑油孔(1404)、第二润滑油槽(1502)、第一润滑油槽(902)、第一润滑油通道(904)对离合器后端相连的齿轮轴承进行润滑。作为优选,所述自动调节阀(410)包括设置在端盖(14)上的阀腔(1402),阀腔(1402)内设置阀芯(22)和弹簧B(21),弹簧B(21)与阀芯(22)相抵并被螺塞(23)封装在阀腔(1402)内,阀芯(22)能够在阀腔(1402)内滑动并且通过弹簧B(21)复位;阀芯(22)上设有相互隔开的第三压力油槽(2201)和第三润滑油槽(2202),第三压力油槽(2201)与压力油孔(1403)连通,阀芯(22)具有至少两个位置状态:压力油孔(1403)未接通压力油时,离合器不工作,阀芯(22)在弹簧B(21)的作用下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此时,第一润滑油孔(1404)和第二润滑油孔(1405)被阀芯(22)阻断,润滑油通过第二润滑油孔(1405)对离合器进行润滑,润滑油没有进入第一润滑油孔(1404),不对齿轮轴承进行润滑;当压力油孔(1403)接通压力油时,离合器工作,压力油推动阀芯(22)滑动至第二位置状态,此时,阀芯(22)上的第三润滑油槽(2202)将第一润滑油孔(1404)和第二润滑油孔(1405)导通,润滑油通过第二润滑油孔(1405)对离合器进行润滑,并且润滑油通过第一润滑油孔(1404)对齿轮轴承进行润滑。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润滑油孔(1404)和第二润滑油孔(1405)分别位于阀芯(22)的两侧并且相互错位设置,第二润滑油孔(1405)始终与第三润滑油槽(2202)导通。作为优选,所述弹簧B(21)一端与阀腔(1402)底部相抵,弹簧B(21)另一端与阀芯(22)相抵,阀芯(22)与螺塞(23)相抵并且弹簧B(21)赋予阀芯(22)接近螺塞(23)的趋势。作为优选,所述靠近阀腔(1402)底部的腔壁上设有通气孔(1406),所述端盖(14)内侧设有呈开口环状的凸缘(1408),凸缘(1408)环绕中心孔(1407)设置,通气孔(1406)开在中心孔(1407)与凸缘(1408)之间的台阶上。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润滑油孔(1405)贯通至中心孔(1407)的底部从而与离合器轴(9)上的第二润滑油通道(905)连通。作为优选,所述压力油孔(1403)和第一润滑油孔(1404)分别贯通至端盖(14)的中心孔(1407)的圆周侧壁上并且相互错位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压力油槽(901)和第一润滑油槽(902)分别为设置在离合器轴(9)后端外周面上的前后两个环形槽,第一压力油槽(901)通过径向孔与压力油通道(903)连通,第一润滑油槽(902)通过径向孔与第一润滑油通道(904)连通。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压力油槽(1501)和第二润滑油槽(1502)分别为设置在封油衬套(15)外周面上的前后两个环形槽,第二压力油槽(1501)通过径向孔与第一压力油槽(901)连通,第二润滑油槽(1502)通过径向孔与第一润滑油槽(902)连通。一种离合器,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离合器润滑结构。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具有下述有益效果:设置有自动调节润滑油量的离合器润滑结构,通过压力油路来控制实现不同润滑油路的连通,在离合器不工作时,使离合器后端相连的齿轮轴承不加润滑油润滑,从而减少对系统的润滑油量要求,达到节能的目的,通过此润滑结构使传动系润滑油分配更加合理,减少了对传动系润滑油总量要求,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图1是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端盖的立体图之一。图3是端盖的立体图之二。图4是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图6是图4的右视图。图7是图4的A-A剖视图。图8是图5的B-B剖视图。图9是图5的C-C剖视图。图10是图5的D-D剖视图。图11是端盖上自动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离合器的传动原理示意图。图13是油路系统的液压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合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设置在离合器轴(9)上的压力油通道(903)、第一润滑油通道(904)和第二润滑油通道(905),/n设置在离合器轴(9)后端与封油衬套(15)之间的第一压力油槽(901)和第一润滑油槽(902),/n设置在封油衬套(15)和端盖(14)之间的第二压力油槽(1501)和第二润滑油槽(1502),/n其中,压力油通道(903)一边与离合器活塞的油腔(19)连通,压力油通道(903)另一边与第一压力油槽(901)和第二压力油槽(1501)连通,第一润滑油通道(904)一边与传动齿轮和离合器轴(9)之间的齿轮轴承连通,第一润滑油通道(904)另一边与第一润滑油槽(902)和第二润滑油槽(1502)连通,第二润滑油通道(905)一边与承压板(2)和压板活塞(7)之间的间隙连通,第二润滑油通道(905)另一边与离合器轴(9)后端面与端盖(14)之间的间隙连通;/n所述端盖(14)上设有中心孔(1407)、压力油孔(1403)、第一润滑油孔(1404)和第二润滑油孔(1405),中心孔(1407)内设置封油衬套(15)以及离合器轴(9)的后端部,压力油孔(1403)与外置压力油路连接,第二润滑油孔(1405)与外置润滑油路连接,第一润滑油孔(1404)通过自动调节阀(410)与第二润滑油孔(1405)连接,并且压力油经过该自动调节阀(410)并对自动调节阀(410)进行开关:当离合器不工作时,压力油孔(1403)内无压力油,第二润滑油孔(1405)内通润滑油,润滑油通过第二润滑油孔(1405)、第二润滑油通道(905)润滑离合器,自动调节阀(410)关闭,第一润滑油孔(1404)和第二润滑油孔(1405)之间不导通,离合器后端相连的齿轮轴承无润滑油润滑;当离合器工作时,压力油进入压力油孔(1403),自动调节阀(410)开启,第一润滑油孔(1404)和第二润滑油孔(1405)连通,润滑油通过第二润滑油孔(1405)、第二润滑油通道(905)润滑离合器,并且润滑油通过第一润滑油孔(1404)、第二润滑油槽(1502)、第一润滑油槽(902)、第一润滑油通道(904)对离合器后端相连的齿轮轴承进行润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离合器轴(9)上的压力油通道(903)、第一润滑油通道(904)和第二润滑油通道(905),
设置在离合器轴(9)后端与封油衬套(15)之间的第一压力油槽(901)和第一润滑油槽(902),
设置在封油衬套(15)和端盖(14)之间的第二压力油槽(1501)和第二润滑油槽(1502),
其中,压力油通道(903)一边与离合器活塞的油腔(19)连通,压力油通道(903)另一边与第一压力油槽(901)和第二压力油槽(1501)连通,第一润滑油通道(904)一边与传动齿轮和离合器轴(9)之间的齿轮轴承连通,第一润滑油通道(904)另一边与第一润滑油槽(902)和第二润滑油槽(1502)连通,第二润滑油通道(905)一边与承压板(2)和压板活塞(7)之间的间隙连通,第二润滑油通道(905)另一边与离合器轴(9)后端面与端盖(14)之间的间隙连通;
所述端盖(14)上设有中心孔(1407)、压力油孔(1403)、第一润滑油孔(1404)和第二润滑油孔(1405),中心孔(1407)内设置封油衬套(15)以及离合器轴(9)的后端部,压力油孔(1403)与外置压力油路连接,第二润滑油孔(1405)与外置润滑油路连接,第一润滑油孔(1404)通过自动调节阀(410)与第二润滑油孔(1405)连接,并且压力油经过该自动调节阀(410)并对自动调节阀(410)进行开关:当离合器不工作时,压力油孔(1403)内无压力油,第二润滑油孔(1405)内通润滑油,润滑油通过第二润滑油孔(1405)、第二润滑油通道(905)润滑离合器,自动调节阀(410)关闭,第一润滑油孔(1404)和第二润滑油孔(1405)之间不导通,离合器后端相连的齿轮轴承无润滑油润滑;当离合器工作时,压力油进入压力油孔(1403),自动调节阀(410)开启,第一润滑油孔(1404)和第二润滑油孔(1405)连通,润滑油通过第二润滑油孔(1405)、第二润滑油通道(905)润滑离合器,并且润滑油通过第一润滑油孔(1404)、第二润滑油槽(1502)、第一润滑油槽(902)、第一润滑油通道(904)对离合器后端相连的齿轮轴承进行润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调节阀(410)包括设置在端盖(14)上的阀腔(1402),阀腔(1402)内设置阀芯(22)和弹簧B
(21),弹簧B(21)与阀芯(22)相抵并被螺塞(23)封装在阀腔(1402)内,阀芯(22)能够在阀腔(1402)内滑动并且通过弹簧B(21)复位;阀芯(22)上设有相互隔开的第三压力油槽(2201)和第三润滑油槽(2202),第三压力油槽(2201)与压力油孔(1403)连通,阀芯(22)具有至少两个位置状态:压力油孔(1403)未接通压力油时,离合器不工作,阀芯(22)在弹簧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海明蒋永清田佳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