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型发动机主轴瓦结构及其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2817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V型发动机主轴瓦结构,涉及发动机,主要解决的是现有V型发动机的主轴瓦中油膜难建立的技术问题,主轴瓦结构包括上下相互配合连接的上主轴瓦、下主轴瓦,上主轴瓦的内壁设有贯穿其两端的第一油槽,上主轴瓦的顶部设有连通第一油槽的油孔,下主轴瓦的两端分别设有衔接第一油槽两端的第二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V型发动机主轴瓦结构的发动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上主轴瓦设置第一油槽、油孔,在下主轴瓦的两端设置第二油槽,润滑油从油孔进入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并将主轴的上部包裹,主轴旋转将润滑油带入下主轴瓦内壁,可以使主轴与上主轴瓦、下主轴瓦之间迅速建立油膜以提高润滑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V型发动机主轴瓦结构及其发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V型发动机主轴瓦结构及其发动机。
技术介绍
V型发动机的主轴瓦由于受到两侧气缸气体力的作用,载荷复杂,并且因为大功率V型发动机的机油压力建立慢,油膜难建立,油膜形成较直列发动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可以迅速建立油膜以提高润滑效果的V型发动机主轴瓦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可以迅速建立油膜以提高润滑效果的V型发动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V型发动机主轴瓦结构,包括上下相互配合连接的上主轴瓦、下主轴瓦,所述上主轴瓦的内壁设有贯穿其两端的第一油槽,所述上主轴瓦的顶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油槽的油孔,所述下主轴瓦的两端分别设有衔接所述第一油槽两端的第二油槽。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油槽的宽度为所述上主轴瓦宽度的1/4~1/3倍。进一步地,所述油孔为腰形孔的结构,所述油孔沿所述第一油槽的长度方向延伸。进一步地,所述油孔的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V型发动机主轴瓦结构,包括上下相互配合连接的上主轴瓦(1)、下主轴瓦(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轴瓦(1)的内壁设有贯穿其两端的第一油槽(3),所述上主轴瓦(1)的顶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油槽(3)的油孔(4),所述下主轴瓦(2)的两端分别设有衔接所述第一油槽(3)两端的第二油槽(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型发动机主轴瓦结构,包括上下相互配合连接的上主轴瓦(1)、下主轴瓦(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轴瓦(1)的内壁设有贯穿其两端的第一油槽(3),所述上主轴瓦(1)的顶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油槽(3)的油孔(4),所述下主轴瓦(2)的两端分别设有衔接所述第一油槽(3)两端的第二油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型发动机主轴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槽(3)的宽度为所述上主轴瓦(1)宽度的1/4~1/3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型发动机主轴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孔(4)为腰形孔的结构,所述油孔(4)沿所述第一油槽(3)的长度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V型发动机主轴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孔(4)的宽度与所述第一油槽(3)的宽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V型发动机主轴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孔(4)的长度为所述上主轴瓦(1)内直径的0.2~0.4倍。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第云黄永仲沈捷毛平安李伟覃明智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