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跟踪风力的变桨型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2804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跟踪风力的变桨型发电装置,属于可再生能源领域,一种自动跟踪风力的变桨型发电装置,通过连杆运动,使脱离套筒向右滑动,并使得第一连接件脱离脱离套筒的连接,从而实现空转,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对发电机进行保护,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降低对减速机构的损伤,方便后期维修,通过设置的定位转柱的转动,并在导热块的导热作用下,能有效的将产生的热量导送至储能珠的内部,并将其热量导送至导热丝的内部,从而促使着膨胀块内部的膨胀材料发生膨胀,从而使得制动块顶紧在转杆的外表面,一方面能够有效的降低转杆的转速,另一方面能有效的降低热量对于轴承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跟踪风力的变桨型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再生能源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跟踪风力的变桨型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际性的能源危机和持续环境恶化使各国纷纷加大对新兴清洁能源的开发力度。而风力发电是最有潜力部分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能源。在我国,风力发电是能源和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现实选择。风力发电机主流机型为水平轴发电方式,该型机组采用水平轴透平,其能量捕获效率主要取决于透平的效率。变桨系统作为大型风电机组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对机组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稳定的变桨控制已成为当前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变桨控制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调节桨叶的节距角,改变气流对桨叶的攻角,进而控制风轮捕获的气动转矩和气动功率;变桨型发电装置风叶非常巨大,如果其转速不加以控制的话,由于其巨大的质量,其惯性无论风叶、轴承还是底座都无法承受得了,绝对会被带跑,从而对于风叶转速的控制是非常关键的;但现有的变桨型发电装置难以自动跟踪风力,导致风力过大,伤害控制机头主体,导致整个风力系统整体瘫痪;根据是否并网又分为并网型风机和离网型风机,离网型风机一般采用小型非变距风机,不能根据风速的不同而改变攻角,因此不能在全风速段实现最大效率。而变桨风机采用电传变桨居多,这种方式对于中小型风机来说成本高、能量耗费大,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跟踪风力的变桨型发电装置,它通过连杆运动,使脱离套筒向右滑动,并使得第一连接件脱离脱离套筒的连接,从而实现空转,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对发电机进行保护,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降低对减速机构的损伤,方便后期维修,滑动板的空转速度过大,会使得轴承处的损耗较大,通过设置的定位转柱的转动,并在导热块的导热作用下,能有效的将产生的热量导送至储能珠的内部,并将其热量导送至导热丝的内部,从而促使着膨胀块内部的膨胀材料发生膨胀,从而使得制动块顶紧在转杆的外表面,一方面能够有效的降低转杆的转速,另一方面能有效的降低热量对于轴承的损伤。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跟踪风力的变桨型发电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控制机头,所述控制机头的左侧设置有阻力板,所述阻力板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阻力传递杆,所述阻力传递杆的中部外侧连接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外侧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左侧安装有挡板,所述滑动板的斜面上设有最大功率曲线滑道,所述最大功率曲线滑道的内部连接有转向销钉,所述转向销钉的外侧定位安装有叶片,所述控制机头的左上端固定安装有风力传感器,所述阻力板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中部外侧连接有阻力套筒,所述转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侧连接有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的右上侧固定安装有发电机,所述控制机头的左下侧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末端前侧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中部外侧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的中部外侧连接有限位套筒,所述安装件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束缚块,所述束缚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束缚块,所述束缚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束缚套筒,所述束缚套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脱离套筒。进一步的,所述阻力套筒的内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设置有定位转柱,所述定位转柱的外侧设置有导热块,所述导热块的外端固定安装有储能珠,所述储能珠的右侧连接有导热丝,所述导热丝的外侧设置有膨胀块,所述膨胀块的末端连接有顶起珠,所述顶起珠的内侧设置有形变块,所述形变块的内表面连接有制动块,通过设置的定位转柱,方便将产生的热量导送至导热块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转柱在安装槽的内部构成转动结构,且定位转柱与安装槽呈一一对应设置,并且安装槽在阻力套筒的内侧壁等角度设置,方便转杆的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块的横截面呈“T”字形结构,且导热块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导热纤维,导热纤维的内部材质为金属铜,导热块的设置,方便将热量导送至储能珠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储能珠的内部材质为人工合成石墨片,且导热块与储能珠相匹配,所述形变块的内部材质为绝缘硅胶,所述制动块的内部材质为石棉绒质摩擦材料,具有良好的摩阻力,方便降低转杆的转动速率。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板、阻力板、阻力套筒和第一连接杆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所述转杆的中部贯穿于阻力套筒的内部,方便第一连接杆的转动。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和安装杆的连接点与限位柱呈偏心设置,且限位柱在限位块的内部构成滑动结构,并且限位块的内部呈中空状结构,方便安装件的定位滑动。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件在限位套筒的内部构成滑动结构,且安装件与束缚块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方便调节脱离套筒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与脱离套筒卡合设置,且脱离套筒通过束缚块在控制机头的内部构成左右滑动结构,第一连接件脱离脱离套筒的连接,从而实现空转,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对发电机进行保护。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二连接杆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且第二连接杆与减速机构内部的减速齿轮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能够有效的起到降速的效果。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通过连杆运动,使脱离套筒向右滑动,并使得第一连接件脱离脱离套筒的连接,从而实现空转,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对发电机进行保护,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降低对减速机构的损伤,方便后期维修,滑动板的空转速度过大,会使得轴承处的损耗较大,通过设置的定位转柱的转动,并在导热块的导热作用下,能有效的将产生的热量导送至储能珠的内部,并将其热量导送至导热丝的内部,从而促使着膨胀块内部的膨胀材料发生膨胀,从而使得制动块顶紧在转杆的外表面,一方面能够有效的降低转杆的转速,另一方面能有效的降低热量对于轴承的损伤。(2)阻力套筒的内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设置有定位转柱,所述定位转柱的外侧设置有导热块,所述导热块的外端固定安装有储能珠,所述储能珠的右侧连接有导热丝,所述导热丝的外侧设置有膨胀块,所述膨胀块的末端连接有顶起珠,所述顶起珠的内侧设置有形变块,所述形变块的内表面连接有制动块,通过设置的定位转柱,方便将产生的热量导送至导热块的内部。(3)定位转柱在安装槽的内部构成转动结构,且定位转柱与安装槽呈一一对应设置,并且安装槽在阻力套筒的内侧壁等角度设置,方便转杆的转动。(4)导热块的横截面呈“T”字形结构,且导热块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导热纤维,导热纤维的内部材质为金属铜,导热块的设置,方便将热量导送至储能珠的内部。(5)储能珠的内部材质为人工合成石墨片,且导热块与储能珠相匹配,所述形变块的内部材质为绝缘硅胶,所述制动块的内部材质为石棉绒质摩擦材料,具有良好的摩阻力,方便降低转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跟踪风力的变桨型发电装置,包括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控制机头(2),所述控制机头(2)的左侧设置有阻力板(5),所述阻力板(5)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阻力传递杆(33),所述阻力传递杆(33)的中部外侧连接有回位弹簧(36),所述回位弹簧(36)的外侧连接有滑动板(3),所述滑动板(3)的左侧安装有挡板(37),所述滑动板(3)的斜面上设有最大功率曲线滑道(34),所述最大功率曲线滑道(34)的内部连接有转向销钉(35),所述转向销钉(35)的外侧定位安装有叶片(4),所述控制机头(2)的左上端固定安装有风力传感器(6),所述阻力板(5)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转杆(7),所述转杆(7)的中部外侧连接有阻力套筒(8),所述转杆(7)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9),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件(10),所述第一连接件(10)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11),所述第二连接件(1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12),所述第二连接杆(12)的右侧连接有减速机构(13),所述减速机构(13)的右上侧固定安装有发电机(14),所述控制机头(2)的左下侧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的输出端连接有安装杆(16),所述安装杆(16)的末端前侧设置有限位柱(17),所述限位柱(17)的中部外侧连接有限位块(18),所述限位块(18)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安装件(19),所述安装件(19)的中部外侧连接有限位套筒(20),所述安装件(19)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束缚块(21),所述束缚块(2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束缚块(21),所述束缚块(2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束缚套筒(22),所述束缚套筒(2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脱离套筒(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跟踪风力的变桨型发电装置,包括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控制机头(2),所述控制机头(2)的左侧设置有阻力板(5),所述阻力板(5)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阻力传递杆(33),所述阻力传递杆(33)的中部外侧连接有回位弹簧(36),所述回位弹簧(36)的外侧连接有滑动板(3),所述滑动板(3)的左侧安装有挡板(37),所述滑动板(3)的斜面上设有最大功率曲线滑道(34),所述最大功率曲线滑道(34)的内部连接有转向销钉(35),所述转向销钉(35)的外侧定位安装有叶片(4),所述控制机头(2)的左上端固定安装有风力传感器(6),所述阻力板(5)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转杆(7),所述转杆(7)的中部外侧连接有阻力套筒(8),所述转杆(7)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9),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件(10),所述第一连接件(10)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11),所述第二连接件(1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12),所述第二连接杆(12)的右侧连接有减速机构(13),所述减速机构(13)的右上侧固定安装有发电机(14),所述控制机头(2)的左下侧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的输出端连接有安装杆(16),所述安装杆(16)的末端前侧设置有限位柱(17),所述限位柱(17)的中部外侧连接有限位块(18),所述限位块(18)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安装件(19),所述安装件(19)的中部外侧连接有限位套筒(20),所述安装件(19)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束缚块(21),所述束缚块(2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束缚块(21),所述束缚块(2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束缚套筒(22),所述束缚套筒(2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脱离套筒(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跟踪风力的变桨型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套筒(8)的内侧壁开设有安装槽(24),所述安装槽(24)内部设置有定位转柱(25),所述定位转柱(25)的外侧设置有导热块(26),所述导热块(26)的外端固定安装有储能珠(27),所述储能珠(27)的右侧连接有导热丝(28),所述导热丝(28)的外侧设置有膨胀块(29),所述膨胀块(29)的末端连接有顶起珠(30),所述顶起珠(30)的内侧设置有形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挽强陈健梅董永军张雪明郭景富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