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油用调剖剂纤维素醚类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264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油用调剖剂纤维素醚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甲基纤维素醚、聚丙烯酰胺、树脂、热稳定剂和有机纤维颗粒;S2、将上述甲基纤维素醚、聚丙烯酰胺、树脂和热稳定剂加入水中进行混合,并搅拌20min,保证各种原料充分溶解;S3、上述混合物体系中含有多种官能团,如羟基、羧基、甲氧基、双键、醚键、硅氧键和芳香基,该体系收入这些基团后,易于发生反应生成交联的体型网状结构,分子链上引入硅氧键、芳香基和醚键后,能提高体系的耐温性,聚合物可以与羟基、甲氧基形成交叉网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稠油注汽井的调剖封窜成功率明显提高,同时增油效果也明显得到提高,该产品也适合150~200℃油井堵水,增大了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油用调剖剂纤维素醚类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采
,尤其涉及一种采油用调剖剂纤维素醚类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稠油注汽开采已经开发到中后期,比较大的汽窜通道已经形成,调剖封窜是稠油注汽开采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提高稠油注气井采收率的技术保障。现有调剖剂的聚丙烯酰胺类凝胶耐温都小于150℃,通过往调剖剂中填充耐温达到300℃的固相颗粒后,使调剖体系耐温达到300℃。在注汽过程中,油层汽窜通道温度一般超过150℃,聚合物凝胶部分快速水化,只能靠固相颗粒部分进行调剖封窜,注汽时,特别容易注窜,达不到调剖封窜的预期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采油用调剖剂纤维素醚类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采油用调剖剂纤维素醚类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油用调剖剂纤维素醚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甲基纤维素醚、聚丙烯酰胺、树脂、热稳定剂和有机纤维颗粒;S2、将上述甲基纤维素醚、聚丙烯酰胺、树脂和热稳定剂加入水中进行混合,并搅拌20min,保证各种原料充分溶解;S3、上述混合物体系中含有多种官能团,如羟基、羧基、甲氧基、双键、醚键、硅氧键和芳香基,该体系收入这些基团后,易于发生反应生成交联的体型网状结构,分子链上引入硅氧键、芳香基和醚键后,能提高体系的耐温性,聚合物可以与羟基、甲氧基形成交叉网状结构,使生成的三维空间网状更加致密,最终反应产生聚合物凝胶体,其中聚合物凝胶部分耐温达到200℃;S4、通过往调剖剂中填充耐温达到300℃的有机纤维颗粒后,进行充分混合搅拌,使有机纤维颗粒分散到溶液中,能进一步提高聚合物凝胶强度,使调剖体系耐温达到300℃以上。优选的,所述甲基纤维素醚分子量为2~10万。优选的,所述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为1800~2300万,水解度为20~25%。优选的,所述交联剂为水溶性酚醛树脂。优选的,所述热稳定剂为硅烷偶联剂。优选的,所述有机纤维颗粒的粒径为0.2~2mm。本专利技术甲基纤维素醚、聚丙烯酰胺、酚醛树脂和热稳定剂四种材料反应、相互作用形成耐温达到200℃凝胶体,调剖剂在稠油注汽井的调剖封窜成功率明显提高,同时增油效果也明显得到提高,该产品也适合150~200℃油井堵水,增大了适用范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一种采油用调剖剂纤维素醚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甲基纤维素醚、聚丙烯酰胺、树脂、热稳定剂和有机纤维颗粒;S2、将上述甲基纤维素醚、聚丙烯酰胺、树脂和热稳定剂加入水中进行混合,并搅拌20min,保证各种原料充分溶解;S3、上述混合物体系中含有多种官能团,如羟基、羧基、甲氧基、双键、醚键、硅氧键和芳香基,该体系收入这些基团后,易于发生反应生成交联的体型网状结构,分子链上引入硅氧键、芳香基和醚键后,能提高体系的耐温性,聚合物可以与羟基、甲氧基形成交叉网状结构,使生成的三维空间网状更加致密,最终反应产生聚合物凝胶体,其中聚合物凝胶部分耐温达到200℃;S4、通过往调剖剂中填充耐温达到300℃的有机纤维颗粒后,进行充分混合搅拌,使有机纤维颗粒分散到溶液中,能进一步提高聚合物凝胶强度,使调剖体系耐温达到300℃以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甲基纤维素醚分子量为2~10万。本实施例中,所述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为1800~2300万,水解度为20~25%。本实施例中,所述交联剂为水溶性酚醛树脂。本实施例中,所述热稳定剂为硅烷偶联剂。本实施例中,所述有机纤维颗粒的粒径为0.2~2mm。该调剖剂聚合物凝胶部分主要由甲基纤维素醚、聚丙烯酰胺、树脂和热稳定剂组成,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体系含有多种官能团,如羟基、羧基、甲氧基、双键、醚键、硅氧键和芳香基,该体系收入这些基团后,易于发生反应生成交联的体型网状结构,分子链上引入硅氧键、芳香基和醚键后,能提高体系的耐温性,聚合物可以与羟基、甲氧基形成交叉网状结构,使生成的三维空间网状更加致密。能使调剖剂的聚合物凝胶部分耐温达到200℃,通过实验得出,未加入固相的聚合物凝胶在200℃、10天内凝胶完好,11天后破胶;在180℃、30天内凝胶完好。通过往调剖剂中填充耐温达到300℃的有机纤维颗粒后,能进一步提高聚合物凝胶强度,使调剖体系耐温达到300℃以上。在稠油吞吐注汽过程中,注汽时间一般在7~10天,油层汽窜通道温度一般在150℃~200℃之间,在注汽时间内聚合物凝胶部分不水化,同时通过纤维颗粒的添加所形成的颗粒胶体通过在渗流孔道中的叠加累积作用,在高渗透层形成较高的突破压力,从而达到较好调剖封窜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油用调剖剂纤维素醚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准备甲基纤维素醚、聚丙烯酰胺、树脂、热稳定剂和有机纤维颗粒;/nS2、将上述甲基纤维素醚、聚丙烯酰胺、树脂和热稳定剂加入水中进行混合,并搅拌20min,保证各种原料充分溶解;/nS3、上述混合物体系中含有多种官能团,如羟基、羧基、甲氧基、双键、醚键、硅氧键和芳香基,该体系收入这些基团后,易于发生反应生成交联的体型网状结构,分子链上引入硅氧键、芳香基和醚键后,能提高体系的耐温性,聚合物可以与羟基、甲氧基形成交叉网状结构,使生成的三维空间网状更加致密,最终反应产生聚合物凝胶体,其中聚合物凝胶部分耐温达到200℃;/nS4、通过往调剖剂中填充耐温达到300℃的有机纤维颗粒后,进行充分混合搅拌,使有机纤维颗粒分散到溶液中,能进一步提高聚合物凝胶强度,使调剖体系耐温达到300℃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油用调剖剂纤维素醚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甲基纤维素醚、聚丙烯酰胺、树脂、热稳定剂和有机纤维颗粒;
S2、将上述甲基纤维素醚、聚丙烯酰胺、树脂和热稳定剂加入水中进行混合,并搅拌20min,保证各种原料充分溶解;
S3、上述混合物体系中含有多种官能团,如羟基、羧基、甲氧基、双键、醚键、硅氧键和芳香基,该体系收入这些基团后,易于发生反应生成交联的体型网状结构,分子链上引入硅氧键、芳香基和醚键后,能提高体系的耐温性,聚合物可以与羟基、甲氧基形成交叉网状结构,使生成的三维空间网状更加致密,最终反应产生聚合物凝胶体,其中聚合物凝胶部分耐温达到200℃;
S4、通过往调剖剂中填充耐温达到300℃的有机纤维颗粒后,进行充分混合搅拌,使有机纤维颗粒分散到溶液中,能进一步提高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才力金秋檀馨悦王楚媛张雨萌宫丽艳
申请(专利权)人:盘锦天诚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