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柳州工学院专利>正文

基于丙酮和甲氧基水杨醛缩氨基三氮唑席夫碱的铜(Ⅰ)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260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丙酮和甲氧基水杨醛缩氨基三氮唑席夫碱的铜(Ⅰ)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合成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称取3‑甲氧基水杨醛缩‑3‑氨基‑1,2,4‑三氮唑席夫碱8‑12 mg,CuCl 4‑6 mg或CuBr 6‑8 mg于一端封口的玻璃管中,并加入1.0‑3.0mL丙酮,震荡,使其充分混合;再放置真空条件下将玻璃管的另一端密封;(2)将上述密封的玻璃管置于110‑130℃烘箱中反应,反应60‑80小时后停止加热,然后以每小时10℃降温至室温,得到无色长条状晶体,即铜(Ⅰ)配合物产物。本发明专利技术产物中的7‑甲氧基‑5‑甲基‑3,11‑二氢‑5H‑5,11‑甲基苯并[g][1,2,4]三唑并[1,5‑c][1,3,5]恶二唑嗪是一种新型的多环化合物,可作为中间体应用于医药、农药等领域,其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有较好的抗菌与抗癌活性,具有重要的潜在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丙酮和甲氧基水杨醛缩氨基三氮唑席夫碱的铜(Ⅰ)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铜配合物及其原位合成方法,具体是基于丙酮和3-甲氧基水杨醛缩-3-氨基-1,2,4-三氮唑席夫碱的铜(Ⅰ)配合物及其原位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出现的原位合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化工、材料等领域。原位合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在反应体系内原位生成一种或几种新型的化合物。通过原位合成,可以获得其他合成方法难以获得的化合物。目前虽有不少文献报道了原位配体反应,但未见有3-甲氧基水杨醛缩-3-氨基-1,2,4-三氮唑席夫碱(见(1)式)与溶剂丙酮发生反应生成7-甲氧基-5-甲基-3,11-二氢-5H-5,11-甲基苯并[g][1,2,4]三唑并[1,5-c][1,3,5]恶二唑嗪(简写为HL,其结构见(2)式),进而生成铜(Ⅰ)配合物的报导。所述的3-甲氧基水杨醛缩-3-氨基-1,2,4-三氮唑席夫碱的结构式如(1)式所示:(1);所述的7-甲氧基-5-甲基-3,11-二氢-5H-5,11-甲基苯并[g][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丙酮和3-甲氧基水杨醛缩-3-氨基-1,2,4-三氮唑席夫碱的铜(Ⅰ)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铜(Ⅰ)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u(HL)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丙酮和3-甲氧基水杨醛缩-3-氨基-1,2,4-三氮唑席夫碱的铜(Ⅰ)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铜(Ⅰ)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u(HL)2Cl],其中HL=7-甲氧基-5-甲基-3,11-二氢-5H-5,11-甲基苯并[g][1,2,4]三唑并[1,5-c][1,3,5]恶二唑嗪,配合物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21212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31.193(4)Å,b=5.7128(8)Å,c=7.3358(11)Å,α=90.00º,β=90.00º,γ=90.00º,V=1307.2(3)Å3;
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式为:




2.基于丙酮和3-甲氧基水杨醛缩-3-氨基-1,2,4-三氮唑席夫碱的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铜(Ⅰ)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u(HL)2Br],其中HL=7-甲氧基-5-甲基-3,11-二氢-5H-5,11-甲基苯并[g][1,2,4]三唑并[1,5-c][1,3,5]恶二唑嗪,配合物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21212空间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育兵王雅洁蒋毅民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