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叔丁基吡啶吡唑铜[I]双核配合物刺激响应发光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9922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叔丁基吡啶吡唑铜[I]双核配合物刺激响应发光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氩气气氛下,将混合原料在二氯甲烷溶剂或乙腈‑二氯甲烷混合溶剂中进行常温搅拌反应;S2,将步骤S1中无色透明溶液用旋转蒸发仪减压蒸干;S3,将步骤S2中蒸干后得到的固体物用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溶剂进行重结晶,并过滤得到的无色晶态产物;S4,将步骤S3中的无色晶态产物用乙醚进行洗涤;S5,将步骤S4中洗涤后的无色晶态产物真空干燥,得到无色固体产物,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得到的铜[I]配合物发光材料对于机械研磨和二氯甲烷蒸汽均具有刺激响应特性,可用于制作能感应和检测机械研磨作用和二氯甲烷蒸汽的智能发光传感器的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叔丁基吡啶吡唑铜[I]双核配合物刺激响应发光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刺激响应发光变色新材料合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叔丁基吡啶吡唑铜[I]双核配合物刺激响应发光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受强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和重原子效应影响,金属发光配合物理论上可利用所有单重态和三重态能量,大幅改善发光效率。当前,金属发光配合物主要应用第五、六周期的过渡金属,尤其是第VIII族的过渡金属,如钌、锇、铱、铂。然而,第五、六周期的过渡金属(除第一、二副族的少数几种金属外)在地壳中含量稀少且开采困难,因此,该类贵金属基发光材料的使用成本较高,而且大规模应用后还会带来原材料紧缺问题。此外,该类贵金属化合物通常有较大毒性,尤其是钌、锇、铼等金属化合物。因而,该类贵金属化合物发光材料在大规模应用后不仅会带来环境污染还会给生产和使用者带来直接或间接伤害。高使用成本及对环境不友好等缺陷使得它们的大规模应用受到诸多限制,因此特别期望能够在第五、六周期之外找寻到其它可替代的金属元素。相较第五、六周期的过渡金属,第四周期的金属铜,不仅资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叔丁基吡啶吡唑铜[I]双核配合物刺激响应发光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在氩气气氛下,将适量的混合原料在二氯甲烷溶剂或乙腈-二氯甲烷混合溶剂中进行常温搅拌反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nS2,将步骤S1中的无色透明溶液用旋转蒸发仪减压蒸干;/nS3,将步骤S2中蒸干后得到的固体物用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溶剂进行重结晶,过滤经重结晶得到的无色晶态产物;/nS4,将步骤S3中的无色晶态产物用乙醚进行洗涤;/nS5,将步骤S4中洗涤后的无色晶态产物真空干燥,得到无色固体产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叔丁基吡啶吡唑铜[I]双核配合物刺激响应发光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氩气气氛下,将适量的混合原料在二氯甲烷溶剂或乙腈-二氯甲烷混合溶剂中进行常温搅拌反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S2,将步骤S1中的无色透明溶液用旋转蒸发仪减压蒸干;
S3,将步骤S2中蒸干后得到的固体物用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溶剂进行重结晶,过滤经重结晶得到的无色晶态产物;
S4,将步骤S3中的无色晶态产物用乙醚进行洗涤;
S5,将步骤S4中洗涤后的无色晶态产物真空干燥,得到无色固体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叔丁基吡啶吡唑铜[I]双核配合物刺激响应发光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原料为摩尔比为1:1:1的[Cu[CH3CN]4][ClO4]、双二苯基膦甲烷和5-叔丁基-3-[2-吡啶基]吡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叔丁基吡啶吡唑铜[I]双核配合物刺激响应发光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原料为摩尔比为1:5-10:2:2的[Cu[ClO4]2·6H2O]、过量铜粉、双二苯基膦甲烷和5-叔丁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景林何丽华刘遂军廖金生温和瑞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