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后视镜全视野动态显示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65245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51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内后视镜全视野动态显示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的方法包括:响应于转向需求信号,获取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目标视角,所述目标视角为车辆根据所述转向需求完成转向后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视角;所述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为车身周围环境的全景图像;根据所述转向需求信号得到视图平移方向;调整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视角按所述视图平移方向平移至所述目标视角。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能够控制车内后视镜依据转向需求动态显示任意目标视角下的车身周围环境图像,预先将驾驶员所需视角下的路况显示下来供驾驶员观察,以指导驾驶员在变道或转向时的操作,能够提高驾驶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内后视镜全视野动态显示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汽车智能控制
,具体地,涉及一种车内后视镜全视野动态显示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后视镜是驾驶员在驾驶室中直接获取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其中包括车内后视镜和车外左右两侧的后视镜。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车内后视镜延伸出的电子后视镜能够显示车身摄像头在行车途中拍摄的车身后方的图像。现阶段,由于汽车内部的电子内后视镜仅能显示车辆的后方车况,在驾驶员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在变道或转向时出现事故的概率很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车内后视镜全视野动态显示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车内后视镜仅能显示车辆后方情况所导致的安全隐患。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车内后视镜全视野动态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响应于转向需求信号,获取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目标视角,所述目标视角为车辆根据转向需求完成转向后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视角;所述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为车身周围的全景图像;根据所述转向需求信号得到视图平移方向;调整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视角按所述视图平移方向平移至所述目标视角。可选地,上述的车内后视镜全视野动态显示方法中,响应于转向需求信号,获取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目标视角的步骤中,包括:获取方向盘被操作的信号作为所述转向需求信号;获取方向盘的转动力矩;根据所述转动力矩确定车身目标转角;根据所述车身目标转角确定所述目标视角。可选地,上述的车内后视镜全视野动态显示方法中,响应于转向需求信号,获取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目标视角的步骤中,还包括:根据所述转动力矩确定车身的转动速度;根据所述车身的转动速度得到所述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平移速度;在调整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视角按所述视图平移方向平移至所述目标视角的步骤中:调整所述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视角以所述平移速度平移至所述目标视角可选地,上述的车内后视镜全视野动态显示方法中,响应于转向需求信号,获取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目标视角的步骤中,包括:获取视图平移按键被触发的操作信号作为所述转向需求信号;根据所述操作信号确定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视图平移方向和视角调节角度;根据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当前视角角度和所述视角调节角度确定所述目标视角。可选地,上述的车内后视镜全视野动态显示方法中,响应于转向需求信号,获取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目标视角的步骤中,还包括:根据所述视图平移按键被触发的频率确定视图平移速度;在调整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视角按所述视图平移方向平移至所述目标视角的步骤中:调整所述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视角以所述平移速度平移至所述目标视角。可选地,上述的车内后视镜全视野动态显示方法中,响应于转向需求信号,获取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目标视角的步骤前包括:将所述全景图像不同视角的显示区域与对应的视角关联存储;调整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视角按所述视图平移方向平移至所述目标视角的步骤中:提取与所述目标视角对应的全景图像的目标显示区域,控制所述车内后视镜显示所述全景图像的目标显示区域。可选地,上述的车内后视镜全视野动态显示方法中,通过如下方式获取车身周围环境的全景图像:根据车身左侧图像、车身右侧图像和车身后方图像融合得到所述全景图像,或根据360°摄像仪拍摄的图像得到所述全景图像;其中,所述车身左侧图像根据设置于车辆左侧后视镜上的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得到,所述车身右侧图像根据设置于车辆右侧后视镜上的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得到,所述车身后侧图像根据设置于车辆后侧的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得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计算机读取所述程序指令后执行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车内后视镜全视野动态显示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至少一个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读取所述程序指令后执行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车内后视镜全视野动态显示方法。可选地,上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视图平移按键:所述视图平移按键设置于方向盘或中控仪表板上,所述视图平移按键被操作时向所述处理器发送操作信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申请的方案能够控制车内后视镜依据转向需求动态显示任意目标视角下的车身周围环境图像,预先将驾驶员所需视角下的路况显示下来供驾驶员观察,以指导驾驶员在变道或转向时的操作,能够提高驾驶过程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车内后视镜全视野动态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汽车的车身摄像头布置方式示意图;图3a为图2所示汽车沿直线行驶时车内后视镜显示视角的示意图;图3b为图2所示汽车转弯时车内后视镜显示视角的示意图;图3c为图2所示汽车在响应到视图向右平移后车内后视镜显示视角的示意图;图3d为图2所示汽车在方向盘转回初始角度后车内后视镜显示视角的示意图;图4a为图3b所示视角下车内内后视镜的显示图像内容示意图;图4b为图3c所示视角下车内内后视镜的显示图像内容示意图;图4c为图3d所示视角下车内内后视镜的显示图像内容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目标视角的获取方法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目标视角的获取方法流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身周围环境的全景图像与视角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执行车内后视镜全视野动态显示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硬件连接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车内后视镜全视野动态显示方法,可应用于汽车车内电子后视镜的控制单元中,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1:响应于转向需求信号,获取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目标视角,所述目标视角为车辆根据所述转向需求完成转向后所述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视角;所述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为车身周围环境的全景图像。其中,所述转向需求信号可以根据汽车的行驶状态得到也可以由驾驶员通过手动或者语音等方式进行调节。例如,方向盘、转向柱处设置有转角传感器,通过转角传感器能够检测到方向盘、转向柱的转动,由此即可确定车辆具有转向需求。也可以通过麦克风采集驾驶员的语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内后视镜全视野动态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响应于转向需求信号,获取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目标视角,所述目标视角为车辆根据转向需求完成转向后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视角;所述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为车身周围环境的全景图像;/n根据所述转向需求信号得到视图平移方向;/n调整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视角按所述视图平移方向平移至所述目标视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内后视镜全视野动态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响应于转向需求信号,获取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目标视角,所述目标视角为车辆根据转向需求完成转向后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视角;所述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为车身周围环境的全景图像;
根据所述转向需求信号得到视图平移方向;
调整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视角按所述视图平移方向平移至所述目标视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后视镜全视野动态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转向需求信号,获取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目标视角的步骤中,包括:
获取方向盘被操作的信号作为所述转向需求信号;
获取方向盘的转动力矩;
根据所述转动力矩确定车身目标转角;
根据所述车身目标转角确定所述目标视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内后视镜全视野动态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转向需求信号,获取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目标视角的步骤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转动力矩确定车身的转动速度;
根据所述车身的转动速度得到所述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平移速度;
在调整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视角按所述视图平移方向平移至所述目标视角的步骤中:调整所述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视角以所述平移速度平移至所述目标视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后视镜全视野动态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转向需求信号,获取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目标视角的步骤中,包括:
获取视图平移按键被触发的操作信号作为所述转向需求信号;
根据所述操作信号确定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视图平移方向和视角调节角度;
根据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当前视角角度和所述视角调节角度确定所述目标视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内后视镜全视野动态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转向需求信号,获取车内后视镜显示视图的目标视角的步骤中,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坤田鹏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