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灯控制方法及车辆技术

技术编号:265245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5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照明灯控制方法及车辆,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该照明灯控制方法及车辆,通过在环境光强值低于预设的阈值、前大灯处于开启状态及至少一个车门状态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控制位于车辆内的照明灯点亮。当车辆处于昏暗的环境下,乘客打开车门时,车辆内的照明灯点亮,方便乘客观察车内空间以入座,从而提升了乘客的乘坐体验感。当车辆处于昏暗的环境下,乘客打开车门时,车辆内的照明灯点亮,方便乘客观察车内空间以入座,从而提升了乘客的乘坐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灯控制方法及车辆
本申请涉及车辆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照明灯控制方法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车辆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例如,在车辆内设置氛围灯可以提升车辆的科技感,但是车内的照明灯控制(只提供照明作用)却一直都被忽略。在现有技术中,位于车辆内顶部的照明灯通过硬线连接按钮开关,通过按钮开关实现照明灯的开启或关闭。对于乘客而言,当车辆处于昏暗的环境下打开车门时,此时乘客尚未进入车辆,不能打开车辆内顶部照明灯;若座椅上或座椅下堆放有杂物,乘客不易发现,这样将影响乘客的乘车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照明灯控制方法,包括:接收光强传感器采集的车辆外的环境光强值、采集车辆的前大灯的启闭状态、以及接收车门传感器采集的车辆的每个车门的启闭状态;在判断到所述环境光强值低于预设的光强阈值、前大灯处于开启状态且至少一个车门状态处于开启状态后,控制位于车辆内的照明灯开启。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辆主体、处理器、车门传感器、前大灯、光强传感器以及照明灯,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车门传感器、所述前大灯、所述光强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车门传感器、所述前大灯以及所述光强传感器均安装在所述车辆主体上,所述照明灯安装于所述车辆主体的车身壳体内,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光强传感器采集的所述车辆外的环境光强值;所述处理器用于采集车辆的前大灯的启闭状态;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车门传感器采集的所述车辆的每个车门的启闭状态;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环境光强值低于预设的光强阈值、所述前大灯处于开启状态且至少一个所述车门的状态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照明灯点亮。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预设的光强阈值;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车辆外的环境光强值;所述处理器用于采集所述车辆的前大灯的启闭状态;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车辆的每个车门的启闭状态;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从所述存储器获取所述光强阈值,对所述环境光强值与所述光强阈值进行比较,在所述环境光强值低于所述预设的光强阈值、所述前大灯处于开启状态且至少一个所述车门的状态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照明灯开启。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通过利用处理器在环境光强值低于预设的阈值、前大灯处于开启状态及至少一个车门状态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控制位于车辆内的照明灯点亮。当车辆处于昏暗的环境下,乘客打开车门时,车辆内的照明灯点亮,方便乘客观察车内空间以入座,从而提升了乘客的乘坐体验感。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照明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照明灯控制装置的电路连接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照明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照明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照明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照明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照明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照明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照明灯控制方法,应用于照明灯控制装置。其中,如图2所示,照明灯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101、车门传感器102、前大灯103、安装于车身外的光强传感器104以及安装于车身内的照明灯105,处理器101分别与车门传感器102、前大灯103、光强传感器104通信连接。具体地,照明灯105可以通过LIN总线与处理器101通信连接,处理器101可以通过CAN总线与车门传感器102、光强传感器104通信连接。具体地,处理器101可以为车身处理器(bodycontrolmodule,BCM)。所述方法包括:S11:接收光强传感器采集的车辆外的环境光强值、采集车辆的前大灯的启闭状态、以及接收车门传感器采集的车辆的每个车门的启闭状态。其中,车门传感器102可以包括分设于车辆的各车门的车门传感模块,每个车门传感模块用于采集所在的车门的启闭状态。例如,车辆包含4个车门,则每个车门设置一个车门传感模块。具体地,处理器101可以通过CAN总线接收光强传感器104传输的环境光强值及车门传感器102传输的每个车门的启闭状态。S12:在判断到所述环境光强值低于预设的光强阈值、前大灯处于开启状态且至少一个车门状态处于开启状态后,控制位于车辆内的照明灯开启。当环境光强值低于预设的阈值的情况下,说明车辆的外界处于昏暗光线环境下;当车辆前大灯103开启,也能说明车辆处于昏暗光线环境下。通过环境光强值低于预设的阈值、前大灯103处于开启状态两个条件,可以精准地判定车辆处于昏暗光线环境下。当至少一个车门状态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例如,车辆后排左侧或右侧的车门开启),说明有乘客需要在昏暗的光线环境下进入车辆,此时在车门开启后(乘客进入车辆之前),控制照明灯105点亮,方便乘客观察车内空间以入座,从而提升了乘客的乘坐体验感。其中,照明灯105可以布置于车辆内部的座椅、地板、内饰板,在此不做限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灯控制方法,通过在环境光强值低于预设的阈值、前大灯处于开启状态及至少一个车门状态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控制位于车辆内的照明灯点亮。当车辆处于昏暗的环境下,乘客打开车门时,车辆内的照明灯105点亮,方便乘客观察车内空间以入座,从而提升了乘客的乘坐体验感。可选地,在乘客入座以后车辆正常驾驶时,为了不让车辆内的灯光影响驾驶员视野,导致存在行车安全隐患。如图3所示,在S13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S31:获取车速传感器采集车辆的车速。其中,车速传感器可以通过CAN总线与处理器101通信连接。S32:在判断到所述车速大于预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接收光强传感器采集的车辆外的环境光强值、采集车辆的前大灯的启闭状态、以及接收车门传感器采集的车辆的每个车门的启闭状态;/n在判断到所述环境光强值低于预设的光强阈值、前大灯处于开启状态且至少一个车门状态处于开启状态后,控制位于车辆内的照明灯开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光强传感器采集的车辆外的环境光强值、采集车辆的前大灯的启闭状态、以及接收车门传感器采集的车辆的每个车门的启闭状态;
在判断到所述环境光强值低于预设的光强阈值、前大灯处于开启状态且至少一个车门状态处于开启状态后,控制位于车辆内的照明灯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位于车辆内的照明灯开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车速传感器采集车辆的车速;
在判断到所述车速大于预设的速度阈值后,控制所述位于车辆内的照明灯熄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照明灯熄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输入单元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开启指令后,控制所述照明灯再次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照明灯再次开启,包括:
控制所述照明灯开启并以预设亮度发光,所述预设亮度低于预设的亮度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位于车辆内的照明灯开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预设的第一时长后接收门锁传感器传输的每个车门的锁合状态;
在判断到每个车门的锁合状态均为锁定状态时,等待预设的第二时长后控制所述照明灯熄灭,其中,预设的第二时长短于所述第一时长;
在判断到任一车门的锁合状态为解锁状态的后,控制所述照明灯熄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位于车辆内的照明灯点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输入单元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关闭指令后,控制所述照明灯再次熄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