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产品定位载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237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产品定位载具,其涉及工装治具领域,旨在解决微小产品难固定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底板、支撑架、定位载板和压合机构;压合机构包括平移支架、第一驱动装置、压合支架、弹性压爪组件以及定位横板,压合支架与平移支架沿水平方向联动,且压合支架能够相对于平移支架沿竖直方向移动;定位横板顶壁依次设置有第一平面、定位斜面以及第二平面,且第二平面相对于底板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一平面相对于底板的水平高度;压合支架底壁设置有与定位横板顶壁接触的定位抵推组件,且定位抵推组件与第二平面接触时,弹性压爪组件能够与产品接触形成压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能够对微小产品进行精准定位压合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产品定位载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装治具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功能产品定位载具。
技术介绍
现有一款产品,其体积比较小,为了实现自动化生产,需要设计与产品适配的定位载具。现有公开号为CN11116842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定位治具,其包括压合组件,压合组件用于沿定位治具的Z轴方向压合待加工工件,压合组件包括多个压爪和多个弹性部;为了上下料,该定位治具使用一个气缸控制待加工组件沿水平移动,同时使用一个气缸控制压合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上述待加工工件为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的主机部件,其体积较大,定位治具一次压合一个待加工工件。首先,本产品与上述待加工工件结构不同,所以上述定位治具无法适用于本产品。其次本产品体积较小,若需要水平移动上下料,则水平位移很短,一般的气缸无法直接适用,而其余的水平驱动结构(例如电机蜗轮蜗杆)则会导致定位载具的结构过于复杂,同时要实现很短的水平位移也很难保证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产品定位载具,其具有能够对微小产品进行精准定位压合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产品定位载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架;承载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定位载板;以及,承载于所述底板上的压合机构;其中,所述压合机构包括:平移支架,所述平移支架能够相对于所述底板沿水平方向移动;与所述平移支架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br>压合支架,所述压合支架与平移支架沿水平方向联动,且所述压合支架能够相对于平移支架沿竖直方向移动;承载于所述压合支架上的弹性压爪组件;以及,相对于所述底板固定不动的定位横板,所述定位横板顶壁依次设置有第一平面、定位斜面以及第二平面,且所述第二平面相对于所述底板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平面相对于所述底板的水平高度;所述压合支架底壁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横板顶壁接触的定位抵推组件,且所述定位抵推组件与第二平面接触时,所述弹性压爪组件能够与产品接触形成压合。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横板连接的第三竖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竖板顶壁设置有与所述平移支架连接的第一滑轨组件。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抵推组件包括与所述压合支架连接的定位支板,所述定位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横板顶壁接触的第一滚轴组件。进一步地,所述压合支架与平移支架之间设置有呈竖直状态的第二滑轨组件。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压爪组件包括压爪,所述压爪上穿设有与所述压合支架连接的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压爪顶壁接触,另一端与所述定位螺栓头部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对产品从水平方向定位的侧推机构。进一步地,所述侧推机构包括:承载于所述支撑架、且能够相对于支撑架沿水平方向移动的侧推组件;侧推支架,所述侧推支架能够相对于所述底板沿水平方向移动;以及,与所述侧推支架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侧推组件底壁设置有嵌于所述侧推支架内的驱动抵推组件,所述侧推支架上开设有与所述驱动抵推组件配合的侧推斜槽。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侧推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三滑轨组件。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上穿设有能够与所述侧推支架侧壁接触的缓冲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用于放置产品的定位载板固定不动,而压爪利用气缸和重力实现了水平和竖直双向运动,克服了微小产品对于运动行程的限制,解决了微小产品的难固定问题;2、结构简单可靠,占用面积小,便于安装固定;3、侧推机构中利用侧推斜槽实现了运动的垂直转换,从而能够简化结构,便于控制和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多功能产品定位载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实施例1中一种多功能产品定位载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定位载板、产品、压爪以及侧推顶爪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中支撑横板与侧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中第三横板与侧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2中定位横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3中定位横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4中定位横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1、支撑竖板;22、支撑横板;221、滑孔;3、定位载板;31、第一限位板;32、第二限位板;41、第一气缸;421、第一竖板;422、第二竖板;423、第一横板;43、第三竖板;431、第一滑轨组件;441、第四竖板;442、第二横板;443、第二滑轨组件;45、定位横板;451、第一平面;452、定位斜面;453、第二平面;46、定位支板;461、第一滚轴组件;47、压爪;471、定位螺栓;472、弹簧;51、第二气缸;52、驱动板;53、第三横板;531、侧推斜槽;54、支架;541、第三滑轨组件;551、侧推滑板;552、侧推顶爪;56、第二滚轴组件;6、产品;71、缓冲器;72、限位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一种多功能产品定位载具,参照图1和图4,其包括底板1、支撑架和压合机构,支撑架包括支撑竖板21和支撑横板22,支撑竖板21与底板1连接,支撑横板22顶壁设置有定位载板3;本实施例中支撑横板22上设置有多个定位载板3,即定位载具可以同时对多个产品6进行定位压合,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参照图1,压合机构包括平移支架、第一驱动装置和压合支架;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一气缸41,第一气缸41与底板1连接,而平移支架两端均连接有第一气缸41,从而能够提高平移支架移动的稳定性;第一气缸41与平移支架通过浮动接头连接,从而能够控制平移支架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本实施例中平移支架包括两个与第一气缸41连接的第一竖板421,第一竖板421侧壁连接有第二竖板422,两个第二竖板422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横板423。参照图1,压合支架与平移支架沿水平方向联动,且压合支架能够相对于平移支架沿竖直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压合支架包括两个第四竖板441,两个第四竖板441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二横板442;第四竖板441与第二竖板422之间设置有呈竖直状态的第二滑轨组件443,从而能够实现压合支架与平移支架沿水平方向联动,且压合支架能够相对于平移支架沿竖直方向移动。参照图1,第二横板442顶壁设置有多个分别与定位载板3相对的弹性压爪组件,弹性压爪组件包括压爪47,压爪47上穿设有与第二横板442螺纹连接的定位螺栓471,定位螺栓471上套设有弹簧472;弹簧472一端与压爪4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产品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架;/n承载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定位载板;以及,/n承载于所述底板上的压合机构;/n其中,所述压合机构包括:/n平移支架,所述平移支架能够相对于所述底板沿水平方向移动;/n与所述平移支架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n压合支架,所述压合支架与平移支架沿水平方向联动,且所述压合支架能够相对于平移支架沿竖直方向移动;/n承载于所述压合支架上的弹性压爪组件;以及,/n相对于所述底板固定不动的定位横板,所述定位横板顶壁依次设置有第一平面、定位斜面以及第二平面,且所述第二平面相对于所述底板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平面相对于所述底板的水平高度;/n所述压合支架底壁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横板顶壁接触的定位抵推组件,且所述定位抵推组件与第二平面接触时,所述弹性压爪组件能够与产品接触形成压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产品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架;
承载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定位载板;以及,
承载于所述底板上的压合机构;
其中,所述压合机构包括:
平移支架,所述平移支架能够相对于所述底板沿水平方向移动;
与所述平移支架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
压合支架,所述压合支架与平移支架沿水平方向联动,且所述压合支架能够相对于平移支架沿竖直方向移动;
承载于所述压合支架上的弹性压爪组件;以及,
相对于所述底板固定不动的定位横板,所述定位横板顶壁依次设置有第一平面、定位斜面以及第二平面,且所述第二平面相对于所述底板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平面相对于所述底板的水平高度;
所述压合支架底壁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横板顶壁接触的定位抵推组件,且所述定位抵推组件与第二平面接触时,所述弹性压爪组件能够与产品接触形成压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产品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横板连接的第三竖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产品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竖板顶壁设置有与所述平移支架连接的第一滑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产品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抵推组件包括与所述压合支架连接的定位支板,所述定位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横板顶壁接触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爱俊
申请(专利权)人: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