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军锋专利>正文

一种金属棒料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237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棒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棒料加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金属棒料加工装置。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属棒料加工装置,包括有工作架板、支撑底板、操作控制屏、入料控制机构、固定机构和储料舱等;入料控制机构与固定机构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对制作完成后的六棱柱型棒料进行及时棱边打磨处理,代替人工操作,能够对六棱柱型棒料进行快速翻转,在短时间内将六棱柱型棒料的六条棱边全部打磨完成,进而使六棱柱型棒料在大批量生产后能够快速进行码放,节省空间,同时使六棱柱型棒料六个侧面紧密贴合,提升码放后的整体稳定性,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棒料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棒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棒料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棒料是针对于板材和其他型材而言,就是有一定长度的圆形或多边形长棍形状的材料。现有的一种六棱柱型棒料在制作成型后易在棱边位置形成凸起及毛刺等不规则的多余部分,在堆放时难以使六棱柱型棒料的六个侧面相互紧密贴合,六棱柱型棒料之间易形成间隙,在堆放后整体结构不够稳定,易倒塌,造成安全事故,并且通过人工对六棱柱型棒料的棱边位置进行打磨时需要将六棱柱型棒料进行多次翻转,费时费力,工作效率极低,并且不能及时对六棱柱型棒料棱边进行打磨,从而使六棱柱型棒料不能有效堆放,占用大量空间,同时长时间放置冷却后凸起及毛刺等多余部分与六棱柱型棒料结合更为紧密,打磨难度增加,进而导致生产质量极大地下降。结合上述问题,亟需一种金属棒料加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一种六棱柱型棒料在制作成型后易在棱边位置形成凸起及毛刺等不规则的多余部分,在堆放时难以使六棱柱型棒料的六个侧面相互紧密贴合,六棱柱型棒料之间易形成间隙,在堆放后整体结构不够稳定,易倒塌,造成安全事故,并且通过人工对六棱柱型棒料的棱边位置进行打磨时需要将六棱柱型棒料进行多次翻转,费时费力,工作效率极低,并且不能及时对六棱柱型棒料棱边进行打磨,从而使六棱柱型棒料不能有效堆放,占用大量空间,同时长时间放置冷却后凸起及毛刺等多余部分与六棱柱型棒料结合更为紧密,打磨难度增加,进而导致生产质量极大地下降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金属棒料加工装置。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属棒料加工装置,包括有工作架板、支撑底板、操作控制屏、入料控制机构、固定机构、打磨机构和储料舱;工作架板与支撑底板进行焊接;工作架板通过支撑座与操作控制屏相连接;工作架板与入料控制机构相连接;工作架板与固定机构相连接;工作架板与打磨机构相连接;支撑底板上方依次设置有入料控制机构,固定机构和储料舱;入料控制机构与固定机构相连接。进一步的是,入料控制机构包括有步进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电动推杆、第三传动轮、传送带、第四传动轮、第一平齿轮、第一联接板、第二电动推杆、第二平齿轮、第五传动轮、第三平齿轮和第六传动轮;步进电机通过转轴与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通过支撑座与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轴心通过传动杆与传送带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轴心通过传动杆与第一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和第一平齿轮均与第一联接板相连接;第一联接板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插接;第一平齿轮下方侧面设置有第二平齿轮;第二平齿轮轴心通过传动杆与第五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平齿轮上方侧面设置有第三平齿轮;第三平齿轮轴心通过传动杆与第六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步进电机与支撑底板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与工作架板相连接;第三传动轮与工作架板相连接;传送带与工作架板相连接;第一平齿轮与工作架板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与支撑底板相连接;第二平齿轮与工作架板相连接;第五传动轮与固定机构相连接;第三平齿轮与工作架板相连接;第六传动轮与固定机构相连接。进一步的是,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七传动轮、第四平齿轮、第一轮齿板、第一滑动底座、第一滑杆、第三电动推杆、固定架、固定座、伸缩板、第四电动推杆、第五电动推杆、第二滑动底座、第二滑杆、第二轮齿板、第五平齿轮和第八传动轮;第七传动轮轴心通过传动杆与第四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平齿轮下方与第一轮齿板进行传动连接;第一轮齿板下方与第一滑动底座进行焊接;第一滑动底座内表面与第一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动底座下方设置有第三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与固定架进行插接;固定架下方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前侧下方设置有伸缩板;伸缩板下方依次设置有第四电动推杆和第五电动推杆;第四电动推杆和第五电动推杆下方均与第二滑动底座相连接;第二滑动底座内表面与第二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动底座下方与第二轮齿板进行焊接;第二轮齿板与第五平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平齿轮轴心通过传动杆与第八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与第六传动轮相连接;第四平齿轮通过支撑座与工作架板相连接;第一滑杆通过支撑座与工作架板相连接;固定座与支撑底板相连接;第二滑杆通过支撑座与支撑底板相连接;第五平齿轮通过支撑座与支撑底板相连接;第八传动轮与第五传动轮相连接。进一步的是,打磨机构包括有承接架、伺服电机、第九传动轮、第十传动轮、第六平齿轮、第三轮齿板、第三滑动底座、第一滑板、第二滑板、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十一传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伸缩杆、第一柱齿轮、第七平齿轮、第二联接板、第六电动推杆、第二柱齿轮、内齿圈套、转接架、微型电机、第一联接杆、第二联接杆、第三联接杆、第四联接杆、第五联接杆、第四滑动底座、第三滑轨、联接块、第一打磨块和第二打磨块;承接架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第九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轴心通过传动杆与第六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六平齿轮与第三轮齿板进行传动连接;第三轮齿板上方与第三滑动底座进行焊接;第三滑动底座下方依次设置有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第一滑板与第一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板与第二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九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轴心通过传动杆与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轴心通过传动杆与伸缩杆进行转动连接;伸缩杆通过传动杆与第一柱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柱齿轮上方侧面设置有第七平齿轮;第七平齿轮与第二联接板相连接;第二联接板与第六电动推杆进行插接;第七平齿轮轴心通过传动杆与第二柱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柱齿轮外表面与内齿圈套进行啮合;第三滑动底座通过支撑座与内齿圈套相连接;内齿圈套轴心通过传动杆与转接架进行转动连接;转接架内部设置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通过输出轴与第一联接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联接杆与第二联接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三联接杆外表面一侧与第二联接杆相连接,并且第三联接杆外表面另一侧与第四联接杆相连接;第四联接杆与第五联接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五联接杆与第四滑动底座进行传动连接;第四滑动底座与第三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四滑动底座侧面与联接块进行焊接;联接块一侧与第一打磨块进行焊接,并且联接块另一侧与第二打磨块进行焊接;承接架与工作架板相连接。进一步的是,固定架下方带有一个纵截面为梯形并且开口朝下的凹槽。进一步的是,固定座上方带有一个纵截面为梯形并且开口朝上的凹槽。进一步的是,伸缩板由一块凸字型的板和一块凹字型的板互相插接组成。进一步的是,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纵截面均为T字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的一种六棱柱型棒料在制作成型后易在棱边位置形成凸起及毛刺等不规则的多余部分,在堆放时难以使六棱柱型棒料的六个侧面相互紧密贴合,六棱柱型棒料之间易形成间隙,在堆放后整体结构不够稳定,易倒塌,造成安全事故,并且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棒料加工装置,包括有工作架板(1)、支撑底板(2)和操作控制屏(3);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入料控制机构(4)、固定机构(5)、打磨机构(6)和储料舱(7);工作架板(1)与支撑底板(2)进行焊接;工作架板(1)通过支撑座与操作控制屏(3)相连接;工作架板(1)与入料控制机构(4)相连接;工作架板(1)与固定机构(5)相连接;工作架板(1)与打磨机构(6)相连接;支撑底板(2)上方依次设置有入料控制机构(4),固定机构(5)和储料舱(7);入料控制机构(4)与固定机构(5)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棒料加工装置,包括有工作架板(1)、支撑底板(2)和操作控制屏(3);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入料控制机构(4)、固定机构(5)、打磨机构(6)和储料舱(7);工作架板(1)与支撑底板(2)进行焊接;工作架板(1)通过支撑座与操作控制屏(3)相连接;工作架板(1)与入料控制机构(4)相连接;工作架板(1)与固定机构(5)相连接;工作架板(1)与打磨机构(6)相连接;支撑底板(2)上方依次设置有入料控制机构(4),固定机构(5)和储料舱(7);入料控制机构(4)与固定机构(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棒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入料控制机构(4)包括有步进电机(401)、第一传动轮(402)、第二传动轮(403)、第一电动推杆(404)、第三传动轮(405)、传送带(406)、第四传动轮(407)、第一平齿轮(408)、第一联接板(409)、第二电动推杆(4010)、第二平齿轮(4011)、第五传动轮(4012)、第三平齿轮(4013)和第六传动轮(4014);步进电机(401)通过转轴与第一传动轮(40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40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403)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403)通过支撑座与第一电动推杆(404)相连接;第一传动轮(40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405)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40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405)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405)轴心通过传动杆与传送带(406)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40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407)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407)轴心通过传动杆与第一平齿轮(408)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407)和第一平齿轮(408)均与第一联接板(409)相连接;第一联接板(409)与第二电动推杆(4010)进行插接;第一平齿轮(408)下方侧面设置有第二平齿轮(4011);第二平齿轮(4011)轴心通过传动杆与第五传动轮(401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平齿轮(408)上方侧面设置有第三平齿轮(4013);第三平齿轮(4013)轴心通过传动杆与第六传动轮(4014)进行转动连接;步进电机(401)与支撑底板(2)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404)与工作架板(1)相连接;第三传动轮(405)与工作架板(1)相连接;传送带(406)与工作架板(1)相连接;第一平齿轮(408)与工作架板(1)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4010)与支撑底板(2)相连接;第二平齿轮(4011)与工作架板(1)相连接;第五传动轮(4012)与固定机构(5)相连接;第三平齿轮(4013)与工作架板(1)相连接;第六传动轮(4014)与固定机构(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棒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机构(5)包括有第七传动轮(501)、第四平齿轮(502)、第一轮齿板(503)、第一滑动底座(504)、第一滑杆(505)、第三电动推杆(506)、固定架(507)、固定座(508)、伸缩板(509)、第四电动推杆(5010)、第五电动推杆(5011)、第二滑动底座(5012)、第二滑杆(5013)、第二轮齿板(5014)、第五平齿轮(5015)和第八传动轮(5016);第七传动轮(501)轴心通过传动杆与第四平齿轮(502)进行转动连接;第四平齿轮(502)下方与第一轮齿板(503)进行传动连接;第一轮齿板(503)下方与第一滑动底座(504)进行焊接;第一滑动底座(504)内表面与第一滑杆(505)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动底座(504)下方设置有第三电动推杆(506);第三电动推杆(506)与固定架(507)进行插接;固定架(507)下方设置有固定座(508);固定座(508)前侧下方设置有伸缩板(509);伸缩板(509)下方依次设置有第四电动推杆(5010)和第五电动推杆(5011);第四电动推杆(5010)和第五电动推杆(5011)下方均与第二滑动底座(5012)相连接;第二滑动底座(5012)内表面与第二滑杆(5013)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动底座(5012)下方与第二轮齿板(5014)进行焊接;第二轮齿板(5014)与第五平齿轮(5015)进行传动连接;第五平齿轮(5015)轴心通过传动杆与第八传动轮(5016)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501)与第六传动轮(4014)相连接;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军锋
申请(专利权)人:程军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