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柔性玻璃切割及边缘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2366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薄玻璃切割及边缘处理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于超薄玻璃的切割工艺及切割方法,切割后边缘的柔滑处理及毛刺消除的优化设计,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码片方法,能够减少超薄玻璃破损,通过控制盖板的尺寸控制扫边量,满足客户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柔性玻璃切割及边缘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玻璃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柔性玻璃切割及边缘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玻璃在电子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常的超薄玻璃厚度为0.1mm-0.33mm。然而,上述厚度的超薄玻璃在实际使用时其柔韧度和弯曲程度均有着巨大限制,无法满足边缘为曲面的屏幕亦或是当前对弯曲程度及次数都要求极高的折叠屏应用。目前市场上折叠屏的主要材料为聚酰亚胺柔性材料,而这种材料的使用寿命及耐刮擦能力较弱,在性能上远远低于超薄玻璃。而超薄玻璃为了匹配手机,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使用,需要经过精确切割以满足不同尺寸设备的需求。传统的切割方法其主要切割步骤为:使用具有特定硬度的刀轮,在一定的压力下,划过玻璃表面,在玻璃表面形成一道切槽,将产生微裂纹,然后在玻璃表面已有切割线的另一面施加一定的压力,利用裂片力矩使在切割时形成的纵向微裂纹贯穿整个玻璃的厚度,使其达到分离的目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横向微裂纹的产生不可避免,因而造成切割后崩边及边缘破欠明显,边缘强度较差,暗裂纹较多,同时,切槽的深度往往选择玻璃厚度的10%~20%,当前没有刀轮可以精确控制因而无法对超薄柔性玻璃做出良好的切割边缘。传统的CNC精雕机主要为修复0.55mm及以上厚度尺寸玻璃不良,而针对0.1mm以下的超薄玻璃则无法处理,主要表现在真空吸裂,金刚砂磨头磨碎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柔性玻璃切割及边缘处理方法,通过设计和控制切割参数、边缘强化的方法,提高切割质量,改善边缘效果,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本专利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薄柔性玻璃切割及边缘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切割超薄柔性玻璃;2)码片;3)边缘处理。所述的超薄柔性玻璃是指厚度0.1mm以下的超薄柔性玻璃。步骤1)中所述切割超薄柔性玻璃为刀轮切割或激光切割;采用刀轮切割时:切割压力在0.1N-5N之间,刀深为0.1-0.5mm;刀轮切割中的刀轮包括金刚石尖端及切割轮和合金刀轮。优选的,采用双轮异形切割机;针对超薄柔性玻璃设计的特殊钝角刀轮,刀轮角度在90-120°之间,刀轮齿数为360齿,厚度0.65mm,内径0.8mm,外径1.5-2.2mm,在切割刀深极浅的情况下,可以达到极大的浸彻力,从而保证玻璃切割过程中不会制损。采用激光切割时,速度在20-100mm/s,功率在5%-50%之间;激光切割采用连续波(CW)激光切割或超短脉冲光丝激光切割;优选的,采用双头激光切割机、双光源红外皮秒激光切割机或单光源红外激光切割机。针对超薄柔性玻璃,激光切割在本申请优化的参数条件下,能够保证以较低的能量进行点对点对焦,从而保证较深的单点深度,保证玻璃可以分片。而现有技术采用的切割(采用真空吸附,离型原纸垫板)及裂片方法(包括红外裂片,超声裂片及酸蚀裂片)等容易造成微裂纹等。步骤2)中所述码片具体方法为:堆叠型码片或夹板型码片;所述堆叠型码片:采用CNC精雕后的厚板玻璃为盖板,以超薄玻璃为基准,逐层间隔累加叠片,即每2片盖板中间有一片超薄玻璃;且每2片超薄玻璃中间有一片盖板;堆叠型码片最底层和最上层均为CNC精雕后的厚板玻璃;CNC精雕后的厚板玻璃和超薄玻璃通过现有技术和治具进行中心位置计算并严格保证两者中心位置对齐;采用CNC精雕后的厚板玻璃为盖板,进行上下保护,能够避免码片时夹具对超薄玻璃造成的压力,避免超薄玻璃被压碎或者产生裂纹。所述CNC精雕后的厚板玻璃厚度在0.1-1.0mm之间,CNC精雕后的厚板玻璃在形状上与超薄柔性玻璃一致,各边长比例与超薄柔性玻璃也相同,CNC精雕后的厚板玻璃与超薄柔性玻璃相比,仅仅为整体尺寸放大或缩小;CNC精雕后的厚板玻璃尺寸为超薄玻璃尺寸的70%-150%,通过调整超薄柔性玻璃的边缘裸露尺寸可以保证边缘处理量的多少,从而以保证不同客户要求的扫边效果。所述堆叠型码片最多可一次处理150片超薄柔性玻璃。所述夹板型码片:采用CNC精雕后的厚板玻璃为夹板,即最上层和最下层为CNC精雕后的厚板玻璃,夹板中间为堆叠的超薄玻璃,超薄玻璃之间采用离型原纸间隔覆盖,所述离型原纸大小与超薄玻璃大小相同,离型原纸完全覆盖超薄玻璃上下表面。离型原纸大小规格为25g-80g/张;CNC精雕后的厚板玻璃和超薄玻璃通过现有技术和治具进行中心位置计算并严格保证玻璃中心位置对齐;所述CNC精雕后的厚板玻璃厚度在0.1-1.0mm之间,CNC精雕后的厚板玻璃在形状上与超薄柔性玻璃一致,各边长比例与超薄柔性玻璃也相同,CNC精雕后的厚板玻璃与超薄柔性玻璃相比,仅仅为整体尺寸放大或缩小;夹板尺寸为超薄玻璃尺寸的70%-150%,通过调整超薄柔性玻璃的边缘裸露尺寸可以保证边缘处理量的多少以保证不同客户要求的扫边效果;所述夹板型最多可一次处理200片超薄柔性玻璃。按照本专利技术码片方法码齐,可以有效降低扫边制损,提升良率;通过控制CNC玻璃大小可以控制超薄玻璃漏边量,从而可以有效控制扫边量;四边漏边量不宜过度,因而对CNC玻璃大小有范围要求,越小的盖板玻璃对超薄玻璃覆盖面积越小,边缘裸露量大,扫边量越多;越大的盖板对超薄玻璃覆盖面积大,边缘裸露量小,扫边量越少。步骤3)中边缘处理具体为:将步骤2)码片后的玻璃进行扫边处理;进一步的,步骤3)中边缘处理参数为:扫边靠模电流值为0.2-0.7A,边缘速率20-200mm/min,R角速率5-50mm/min。优选的,采用3D智能周抛机进行边缘处理。当前切割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激光切割,刀轮切割等均有着较大局限性,切割柔性超薄品均有着制损率高,切割边缘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超薄品的切割问题,从而可以使超薄玻璃可随意切割,在工业中可以在不同种类及规格的数码产品用应用超薄玻璃。切割完成后超薄玻璃采用物强机进行边缘修复,修复因切割后造成的边缘暗裂纹,提升边缘强度,传统的边缘修复方案为切割完成后,进行玻璃精雕处理(CNC),修复部分边缘毛刺及边缘不良,而后部分工艺还会采用物强机对玻璃边缘进行物强处理,将边缘不良进行修复,而由于超薄玻璃的特殊性精雕处理不可行。本专利技术对切割的超薄玻璃直接采用物强处理,对玻璃边缘进行抛光处理,进而提升玻璃边缘强度。可以极大程度的改善边缘效果,提高切割质量;采用的码片方法,避免了超薄玻璃破损,而且,通过控制盖板的尺寸控制扫边量,满足客户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针对于超薄玻璃的切割工艺及切割方法,切割后边缘的柔滑处理及毛刺消除的优化设计,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码片方法,能够减少超薄玻璃破损,通过控制盖板的尺寸控制扫边量,满足客户需求。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超薄柔性玻璃切割及边缘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切割超薄玻璃:采用单光源红外切割机切割,对板厚为50±5μm,尺寸为160.00*180.00mm的超薄玻璃品进行激光切割+边缘处理,目标尺寸为70.00*140.00mm,R角为5.0mm,公差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玻璃切割及边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玻璃切割及边缘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切割超薄玻璃;/n2)码片;/n3)边缘处理;/n步骤2)中所述码片具体方法为:堆叠型码片或夹板型码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玻璃切割及边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玻璃切割及边缘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切割超薄玻璃;
2)码片;
3)边缘处理;
步骤2)中所述码片具体方法为:堆叠型码片或夹板型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玻璃切割及边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薄玻璃是指厚度0.1mm以下的超薄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玻璃切割及边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切割超薄柔性玻璃为刀轮切割或激光切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薄玻璃切割及边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刀轮切割时:切割压力在0.1N-5N之间,刀深为0.1-0.5mm;
或,采用激光切割时,速度在20-100mm/s,功率在5%-5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薄玻璃切割及边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型码片:采用CNC精雕后的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军杨夫舜陈沛东岳伟齐彦杰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