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深沟球轴承外圈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235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轴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深沟球轴承外圈加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依次包括以下步骤:下料、端面打磨、外表面打磨、内表面打磨、滚珠沟道车削、一侧密封槽及倒角车削、另一侧密封槽及倒角车削、外圆弧车削、热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工方法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加工公差可控制在较低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精度深沟球轴承外圈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轴承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深沟球轴承外圈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举足轻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在改革开放的强大推动下,轴承工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高质快速发展时期,现有技术中的轴承外圈加工方法在车削过程中,加工精度较差,具有较大的加工公差。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轴承外圈的加工方法[申请号:201410361811.4],该专利技术申请包括以下步骤:1、取环状毛坯板材,在冷辗机芯辊的外圆周面上设置轴向截面为U型的环形辗压槽,环形辗压槽的两个斜面的角度相同;2、将毛坯板材放入冷辗机中冷辗加工,得到一个包含两个锥形轴承外圈的半成品件;所述的轴承外圈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碳0.14;铬0.39;硅0.16;钛0.30;铌0.12;铜0.25;镍0.22;硫0.45;磷0.26;不可避免杂质小于0.1;余量为铁。该专利技术申请具有加工工艺简单易操作、工序少、原材料利用率高、成本低廉的优势,但其仍未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精度深沟球轴承外圈加工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深沟球轴承外圈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下料,将轴承外圈转移至研磨平台;步骤二:端面研磨,粗磨轴承外圈两侧的端面,再精磨轴承外圈两侧的端面;步骤三:外表面研磨,粗磨轴承外圈的轴承外表面,再精磨轴承外圈的轴承外表面;步骤四:内表面车削,以位于轴承外圈一侧的水平面为基准面,端面贴合在该基准面上,夹紧轴承外表面,对轴承内表面进行车削打磨;步骤五:滚珠沟道车削,测量轴承外圈外径、内径和高度,估算出车削加工的分刀次数,以位于轴承外圈一侧的水平面为基准面,端面贴合在该基准面上,夹紧轴承外表面靠近基准面的一侧,在轴承内表面中心位置车削出一圈滚珠沟槽;步骤六:一侧密封槽及倒角车削,以位于轴承外圈一侧的水平面为基准面,端面贴合在该基准面上,夹紧轴承外表面靠近基准面的一侧,在轴承外表面远离基准面的一侧车削出第一倒角,在轴承内表面远离基准面的一侧车削出一圈第一密封槽;步骤七:另一侧密封槽及倒角车削,以位于轴承外圈一侧的水平面为基准面,该基准面步骤五中的基准面分别位于轴承外圈的两侧,端面贴合在该基准面上,夹紧轴承外表面靠近基准面的一侧,在轴承外表面远离基准面的一侧车削出第二倒角,在轴承内表面远离基准面的一侧车削出一圈第二密封槽;步骤八:外圆弧车削,以位于轴承外圈一侧的水平面为基准面,端面贴合在该基准面上,夹紧位于滚珠沟槽与第一密封槽之间的第一凸台和位于滚珠沟槽与第二密封槽之间的第二凸台,将轴承外表面车削为圆弧形,得到轴承外圈粗品;步骤九:热处理,将步骤八中得到的轴承外圈粗品在800-900℃的条件下热处理,得到轴承外圈成品。在上述的高精度深沟球轴承外圈加工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粗磨后轴承外圈的宽度公差不超过±0.04,精磨后轴承外圈的宽度公差不超过±0.03。在上述的高精度深沟球轴承外圈加工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粗磨后轴承外圈两侧的端面之间的平行度为0.03,精磨后轴承外圈两侧的端面之间的平行度为0.02。在上述的高精度深沟球轴承外圈加工方法中,所述步骤三中粗磨后轴承外圈的直径公差不超过±0.04,精磨后轴承外圈的直径公差不超过±0.03。在上述的高精度深沟球轴承外圈加工方法中,所述步骤三中粗磨后轴承外表面直径两端的切面之间的平行度为0.03,精磨后轴承外表面直径两端的切面之间的平行度为0.02。在上述的高精度深沟球轴承外圈加工方法中,所述步骤四中车削后轴承内表面直径两端的切面之间的平行度为0.03以内,轴承内表面的直径公差不超过±0.04。在上述的高精度深沟球轴承外圈加工方法中,所述步骤五中滚珠沟槽底面呈圆弧形,且圆弧形底面半径的公差不超过±0.04,弧度公差不超过±0.04。在上述的高精度深沟球轴承外圈加工方法中,所述步骤五中滚珠沟槽的中心线与端面之间的平行度为0.03以内。在上述的高精度深沟球轴承外圈加工方法中,所述步骤八中呈圆弧形的轴承外表面的直径公差不超过±0.04。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工方法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加工公差可控制在较低范围内。2、本专利技术在得到轴承外圈粗品后还进行了高温加热的热处理步骤,使得成品具有较高的硬度。附图说明图1是步骤四结束后的剖视图;图2是步骤五结束后的剖视图;图3是步骤六结束后的剖视图;图4是步骤七结束后的剖视图;图5是轴承外圈成品的剖视图;图中:轴承外圈1、端面2、轴承外表面3、轴承内表面4、滚珠沟槽5、第一倒角6、第一密封槽7、第二倒角8、第二密封槽9、第一凸台10、第二凸台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本专利技术的公差单位,长度单位均为毫米,角度单位均为度。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精度深沟球轴承外圈加工方法,结合图1-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下料,将轴承外圈1转移至研磨平台;步骤二:端面研磨,轴承外圈1的宽度预设为19.35mm,粗磨轴承外圈1两侧的端面2,粗磨后轴承外圈1的宽度与预设宽度的差值为0.04mm,轴承外圈1两侧的端面2之间的平行度为0.03,再精磨轴承外圈1两侧的端面2,精磨后轴承外圈1的宽度与预设宽度的差值为0.02mm,轴承外圈1两侧的端面2之间的平行度为0.02;步骤三:外表面研磨,轴承外圈1的外直径预设为75.44mm,粗磨轴承外圈1的轴承外表面3,粗磨后轴承外圈1的外直径与预设外直径差值为0.04mm,轴承外表面3直径两端的切面之间的平行度为0.03,再精磨轴承外圈1的轴承外表面3,精磨后轴承外圈1的外直径与预设外直径差值为0.02mm,轴承外表面3直径两端的切面之间的平行度为0.02;步骤四:内表面车削,轴承外圈1的内直径预设为62.50mm,以位于轴承外圈1一侧的水平面为基准面,端面2贴合在该基准面上,夹紧轴承外表面3,对轴承内表面4进行车削打磨,车削后轴承内表面4直径两端的切面之间的平行度为0.03,外直径与预设外直径差值为0.04mm;步骤五:滚珠沟道车削,测量轴承外圈1外径、内径和高度,估算出车削加工的分刀次数,滚珠沟槽5的直径预设为7.43mm,弧度预设为25度,以位于轴承外圈1一侧的水平面为基准面,端面2贴合在该基准面上,夹紧轴承外表面3靠近基准面的一侧,在轴承内表面4中心位置车削出一圈滚珠沟槽5,车削后测得滚珠沟槽5的直径与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深沟球轴承外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下料,将轴承外圈(1)转移至研磨平台;/n步骤二:端面研磨,粗磨轴承外圈(1)两侧的端面(2),再精磨轴承外圈(1)两侧的端面(2);/n步骤三:外表面研磨,粗磨轴承外圈(1)的轴承外表面(3),再精磨轴承外圈(1)的轴承外表面(3);/n步骤四:内表面车削,以位于轴承外圈(1)一侧的水平面为基准面,端面(2)贴合在该基准面上,夹紧轴承外表面(3),对轴承内表面(4)进行车削打磨;/n步骤五:滚珠沟道车削,测量轴承外圈(1)外径、内径和高度,估算出车削加工的分刀次数,以位于轴承外圈(1)一侧的水平面为基准面,端面(2)贴合在该基准面上,夹紧轴承外表面(3)靠近基准面的一侧,在轴承内表面(4)中心位置车削出一圈滚珠沟槽(5);/n步骤六:一侧密封槽及倒角车削,以位于轴承外圈(1)一侧的水平面为基准面,端面(2)贴合在该基准面上,夹紧轴承外表面(3)靠近基准面的一侧,在轴承外表面(3)远离基准面的一侧车削出第一倒角(6),在轴承内表面(4)远离基准面的一侧车削出一圈第一密封槽(7);/n步骤七:另一侧密封槽及倒角车削,以位于轴承外圈(1)一侧的水平面为基准面,该基准面步骤五中的基准面分别位于轴承外圈(1)的两侧,端面(2)贴合在该基准面上,夹紧轴承外表面(3)靠近基准面的一侧,在轴承外表面(3)远离基准面的一侧车削出第二倒角(8),在轴承内表面(4)远离基准面的一侧车削出一圈第二密封槽(9);/n步骤八:外圆弧车削,以位于轴承外圈(1)一侧的水平面为基准面,端面(2)贴合在该基准面上,夹紧位于滚珠沟槽(5)与第一密封槽(7)之间的第一凸台(10)和位于滚珠沟槽(5)与第二密封槽(9)之间的第二凸台(11),将轴承外表面(3)车削为圆弧形,得到轴承外圈粗品;/n步骤九:热处理,将步骤八中得到的轴承外圈粗品在800-900℃的条件下热处理,得到轴承外圈成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深沟球轴承外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下料,将轴承外圈(1)转移至研磨平台;
步骤二:端面研磨,粗磨轴承外圈(1)两侧的端面(2),再精磨轴承外圈(1)两侧的端面(2);
步骤三:外表面研磨,粗磨轴承外圈(1)的轴承外表面(3),再精磨轴承外圈(1)的轴承外表面(3);
步骤四:内表面车削,以位于轴承外圈(1)一侧的水平面为基准面,端面(2)贴合在该基准面上,夹紧轴承外表面(3),对轴承内表面(4)进行车削打磨;
步骤五:滚珠沟道车削,测量轴承外圈(1)外径、内径和高度,估算出车削加工的分刀次数,以位于轴承外圈(1)一侧的水平面为基准面,端面(2)贴合在该基准面上,夹紧轴承外表面(3)靠近基准面的一侧,在轴承内表面(4)中心位置车削出一圈滚珠沟槽(5);
步骤六:一侧密封槽及倒角车削,以位于轴承外圈(1)一侧的水平面为基准面,端面(2)贴合在该基准面上,夹紧轴承外表面(3)靠近基准面的一侧,在轴承外表面(3)远离基准面的一侧车削出第一倒角(6),在轴承内表面(4)远离基准面的一侧车削出一圈第一密封槽(7);
步骤七:另一侧密封槽及倒角车削,以位于轴承外圈(1)一侧的水平面为基准面,该基准面步骤五中的基准面分别位于轴承外圈(1)的两侧,端面(2)贴合在该基准面上,夹紧轴承外表面(3)靠近基准面的一侧,在轴承外表面(3)远离基准面的一侧车削出第二倒角(8),在轴承内表面(4)远离基准面的一侧车削出一圈第二密封槽(9);
步骤八:外圆弧车削,以位于轴承外圈(1)一侧的水平面为基准面,端面(2)贴合在该基准面上,夹紧位于滚珠沟槽(5)与第一密封槽(7)之间的第一凸台(10)和位于滚珠沟槽(5)与第二密封槽(9)之间的第二凸台(11),将轴承外表面(3)车削为圆弧形,得到轴承外圈粗品;
步骤九:热处理,将步骤八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前进周世佑郑志华韦健潮严栋荣卫峰徐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沃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