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陈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21641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占用空间的、即使于小件商品而言也能够对多种类且大量的商品进行陈列的商品陈列装置。该商品陈列装置具有:1根支柱,其具有呈大致矩形形状的横截面;一对第1卡定部,其以相同高度形成于支柱的前后侧面,并且彼此呈对称形状;以及商品收纳搁板部,其具有装卸自如地与第1卡定部的左右侧部中任一者卡定的第2卡定部,第1卡定部具有从支柱的前后侧面朝向前后方向突出的底板、从该底板的外端朝向上方立起的侧周壁、以及在与支柱的前后侧面相对的前后侧周壁的中央部纵向地去掉而成的壁缺口部,通过相对于一对第1卡定部而使商品收纳搁板部的第2卡定部向下方下降,来使第1卡定部和第2卡定部卡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商品陈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例如即使在超市、专卖店等中的狭窄的空间也能够安装的商品陈列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在超市、专卖店、量贩店等中用于陈列商品的代表性的装置,公知有多层商品陈列架。作为该多层商品陈列架,例如列举出具有两根支柱、附设于该支柱的支架、以及架设地安装在左右两侧的支架之间的架板构件的装置。对于该多层商品陈列架而言,其构造简单,商品陈列面积较大,并且通常与壁面接触地安装。另一方面,在超市、专卖店等中,有时希望在收银台附近或者大型多层商品陈列架的拐角附近陈列小件商品。对于陈列像这样的小件商品,例如,使用利用了多层商品陈列架的支柱的悬挂型商品陈列器具。然而,虽然悬挂型的商品陈列器具具有不占用空间的优点,但是从反面来看,由于其构造而存在限定于对小物品、轻量并且少量的商品进行陈列的问题。因此,期望着开发出一种型号位于大型多层商品陈列架与悬挂型商品陈列器具之间的、不占用安装空间的中型商品陈列装置。此外,对于中型商品陈列装置而言,支柱与商品收纳搁板部的卡定关系是不可或缺的。在日本特开2016-9332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放置架装置,所述放置架装置具有:至少两根支柱;架设构件,其在长度方向上伸缩自如地架设在该两根支柱之间;卡定突起,其为面朝向该支柱的架设构件延伸的方向的两侧面部,并且该卡定突起在该支柱的长度方向上以适当的间隔形成有多个;以及卡定构件,其固定设置于该架设构件的两端,并且卡定于该支柱的卡定突起,从该架设构件延伸的方向观察到的该卡定突起的左右两侧的侧面是朝向下方去而逐渐扩大的锥形面,该卡定构件在俯视时呈向与该架设构件延伸的方向相正交的前后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开口的コ字状,并且在该コ字状的相面对的两侧部的内周面形成有与该卡定突起的锥形面相对应的内锥形面。根据该放置架装置,由于管构件侧的卡定构件在俯视时呈コ字状,因此能够相对于支柱进行两种连接即内侧连接和外侧连接,从而能够有效利用前后方向上的仅有的空间。另外,当解除对支柱侧的卡定突起与管构件侧的卡定构件的卡定时,若向形成于支柱的另一个侧面的卡定凹部插入例如螺丝刀(driver)的一字状顶端(日文:マイナス端),并且以螺丝刀的顶端为支点来将管构件侧的卡定构件向上方推起,则能够利用杠杆原理简单地解除卡定。另外,根据美国专利号7191908B2,其公开了一种具有至少两个垂直构件、以及至少1个梁材的载物架,所述梁材在所述两个垂直构件之间延伸,并且在面对所述垂直构件的那一端部具有耦合器,并且所述垂直构件的至少1个具有至少1个连接凸轮,所述耦合器具有适合于所述连接凸轮的凸轮接收槽,所述凸轮接收槽具有至少1个开口端,并且至少一部分地被凸轮支承壁隔开,所述至少1个垂直构件和所述辅助耦合器还具有至少1个基本上垂直地延伸的连接肋,所述至少1个垂直构件中的另一个和所述耦合器具有适合于所述连接肋的肋接收槽,至少1个自由端基本上位于所述梁材的沿长度方向的轴线方向上,所述连接肋的截面的自由端相对于所述梁材的沿长度方向的轴线地沿着垂直方向延伸。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93327号公报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号7191908B2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上述公报中记载的放置架装置、载物架使用了4根支柱,还是占用着安装空间,其并不能用于收银台附近、大型多层商品陈列架的拐角附近。因此,期望着开发出一种不占用空间的、即使于小件商品而言也能够对多种类并且大量的商品进行陈列的中型商品陈列装置。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占用空间的、即使于小件商品而言也能够对多种类并且大量的商品进行陈列的商品陈列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的商品陈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商品陈列装置具有:1根支柱,其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呈大致矩形形状的横截面;一对第1卡定部,其以相同高度形成于该支柱的前后侧面,并且彼此呈对称形状;以及商品收纳搁板部,其具有装卸自如地与该一对第1卡定部的左右侧部中任一者卡定的第2卡定部,该第1卡定部具有从该支柱的前后侧面朝向前后方向突出的底板、从该底板的外端朝向上方立起的侧周壁、以及在与该支柱的前后侧面相面对的前后侧周壁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从上方朝向下方去掉而成的壁缺口部,并且该第1卡定部形成有由该支柱的前后侧面、该底板以及该侧周壁所包围的卡定空间,通过使该商品收纳搁板部的第2卡定部相对于该一对第1卡定部从上方朝向下方下降,来使第1卡定部与该第2卡定部卡定,从而将商品收纳搁板部安装在该支柱。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所述商品陈列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该一对第1卡定部的左右侧部中的一者的侧周壁而言,其一方是形成于前方底板的外端的、在俯视时呈大致L状的前方卡定壁,另一方是形成于后方底板的外端的、在俯视时呈与该前方卡定壁大致对称的L状的后方卡定壁。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所述商品陈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2卡定部具有装配在该第1卡定部的该前方卡定壁的前方卡定凹部和装配在该第1卡定部的该后方卡定壁的后方卡定凹部。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所述商品陈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方卡定凹部具有与该第1卡定部的前方卡定壁的两侧的周侧面、上表面以及该壁缺口部侧的端面相抵接的表面,该后方卡定凹部具有与该第1卡定部的后方卡定壁的两侧的周侧面、上表面以及该壁缺口部侧的端面相抵接的表面。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所述商品陈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支柱的左侧部安装一个商品收纳搁板部,在该支柱的右侧部安装另一个商品收纳搁板部。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所述商品陈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一对第1卡定部在该支柱的上下方向上以预定的间距形成有多个。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所述商品陈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商品收纳搁板部为箱状容器。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所述商品陈列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该第1卡定部而言,其省略该底板,并且形成有由该支柱的前后侧面与该侧周壁所包围的第2卡定空间。专利技术的效果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利用1根支柱在上下方向上多层地并且于左右两侧安装商品收纳搁板部,因此不占用空间,即使于小件商品而言也能够对多种类并且大量的商品进行陈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商品陈列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图1的商品陈列装置的放大部分立体图。图3是构成图1的商品陈列装置的支柱的部分立体图。图4是图3的支柱的俯视图。图5是图3的支柱的放大部分主视图。图6是构成图1的商品陈列装置的商品收纳搁板部的立体图。图7是图6的商品收纳搁板部的俯视图。图8是沿着图7的X1-X1线观察到的部分截面图。图9是自图7的X2方向观察到的侧视图。图10是自图9的X3方向观察到的部分后视图。图11是说明支柱的第1卡定部和商品收纳搁板部的第2卡定部的卡定关系的图。图12是说明在图1的商品陈列装置中从支柱移除商品收纳搁板部的方法的图,经由图12的(A)、图12的(B)以及图12的(C)的顺序的工序来对商品收纳搁板部进行移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商品陈列装置,其特征在于,/n该商品陈列装置具有:/n1根支柱,其具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矩形横截面;/n一对第1卡定部,其以相同高度形成于该支柱的前后侧面,并且彼此呈对称形状;以及/n商品收纳搁板部,其具有装卸自如地与该一对第1卡定部的左右侧部中任一者卡定的第2卡定部,/n该第1卡定部具有从该支柱的前后侧面朝向前后方向突出的底板、从该底板的外端朝向上方立起的侧周壁、以及在与该支柱的前后侧面相面对的前后侧周壁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从上方朝向下方去掉而成的壁缺口部,并且该第1卡定部形成有由该支柱的前后侧面、该底板以及该侧周壁所包围的卡定空间,/n通过使该商品收纳搁板部的第2卡定部相对于该一对第1卡定部从上方朝向下方下降,来使第1卡定部和该第2卡定部卡定,从而将该商品收纳搁板部安装在该支柱。/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31 JP 2019-1019591.一种商品陈列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商品陈列装置具有:
1根支柱,其具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矩形横截面;
一对第1卡定部,其以相同高度形成于该支柱的前后侧面,并且彼此呈对称形状;以及
商品收纳搁板部,其具有装卸自如地与该一对第1卡定部的左右侧部中任一者卡定的第2卡定部,
该第1卡定部具有从该支柱的前后侧面朝向前后方向突出的底板、从该底板的外端朝向上方立起的侧周壁、以及在与该支柱的前后侧面相面对的前后侧周壁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从上方朝向下方去掉而成的壁缺口部,并且该第1卡定部形成有由该支柱的前后侧面、该底板以及该侧周壁所包围的卡定空间,
通过使该商品收纳搁板部的第2卡定部相对于该一对第1卡定部从上方朝向下方下降,来使第1卡定部和该第2卡定部卡定,从而将该商品收纳搁板部安装在该支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品陈列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该一对第1卡定部的左右侧部中的一者的侧周壁而言,其一方是形成于前方底板的外端的、在俯视时呈大致L状的前方卡定壁,另一方是形成于后方底板的外端的、在俯视时呈与该前方卡定壁大致对称的L状的后方卡定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林贵知
申请(专利权)人:河淳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