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讲机接入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2022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讲机接入终端包括接线端口、电源、转接盒、语音车载电台、外壳和与对讲机通信连接的天线;电源分别与转接盒、语音车载电台电性连接,转接盒的左侧与接线端口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报警终端发出的语音命令数据,转接盒的上侧与语音车载电台电性连接,用于向语音车载电台传输数字信息,转接盒能够将输入的语音命令数据转换为语音车载电台识别的语音和控制信息,语音车载电台通过接线端口与天线电性连接,语音车载电台通过天线将数字信息发送给若干个对讲机,接线端口、电源、转接盒和语音车载电台均设置于外壳中。采用语音车载电台,实现语音对讲机的专人广播功能,实现语音报警信息的精准投递,提高现场人员的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讲机接入终端
本技术涉及对讲机接入终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对讲机接入终端。
技术介绍
在装有来车报警系统的场站中,使用场站喇叭广播形式把实际来车情况广播给路口值班员或现场施工人员,是常用的技术手段。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4158614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铁路客车广播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PIS控制器检测广播系统的运行状况,二、车厢控制器检测扬声器和乘客紧急对讲器的运行状况,三、PIS控制器判断是否接受乘客的对话请求,四、PIS控制器生成响应信息,实现乘客与司机室操作人员对话,五、PIS控制器对扬声器状态进行判断,六、音量控制单元判断扬声器的输出音量是否正常,七、音量控制单元判断扬声器的输出音量是否清晰。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仅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还提高了广播音质,使广播更为清晰,显著增加了旅客的舒适度。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采用场站喇叭广播报警信息的形式,要求值班员或施工人员时刻关注广播不能有任何脱岗,易出现未听到、听清的情况,在广播范围外施工时,无法听到报警,影响施工安全。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场站喇叭广播报警信息的形式,要求值班员或施工人员时刻关注广播不能有任何脱岗,易出现未听到、听清的情况,在广播范围外施工时,无法听到报警,影响施工安全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讲机接入终端。所述对讲机接入终端包括接线端口、电源、转接盒、语音车载电台、外壳和与若干个对讲机通信连接的天线;电源分别与转接盒、语音车载电台电性连接,转接盒的左侧与接线端口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报警终端发出的语音命令数据,转接盒的上侧与语音车载电台电性连接,用于向语音车载电台传输语音和控制信息,转接盒能够将输入的语音命令数据转换为语音车载电台识别的语音和控制信息,语音车载电台通过接线端口与天线电性连接,语音车载电台通过天线将数字信息发送给若干个对讲机,接线端口、电源、转接盒和语音车载电台均设置于外壳中。进一步地,转接盒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音频控制模块、音频处理模块和电台驱动模块;音频控制模块与接线端口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报警终端发出的语音命令数据,并将语音命令数据转换为语言命令数据;音频处理模块用于接收语言命令数据,并将语言命令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电台驱动模块用于接收模拟信号,并将模拟信号叠加上语音车载电台能够识别的语音和控制信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对讲机接入终端具有以下显著的优越效果:1,采用语音车载电台,实现同频段的语音对讲机的专人广播功能,实现重要语音报警信息的精准投递,提高了现场人员的施工安全。2,采用语音命令自动转化功能,实现语音广播到电台广播的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对讲机接入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对讲机接入终端的转接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接线端口;2-电源;3-转接盒、31-音频控制模块、32-音频处理模块、33-电台驱动模块;4-语音车载电台;5-天线;6-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所述对讲机接入终端包括接线端口1、电源2、转接盒3、语音车载电台4、外壳6和与若干个对讲机通信连接的天线5;电源2分别与转接盒3、语音车载电台4电性连接,转接盒3的左侧与接线端口1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报警终端发出的语音命令数据,转接盒3的上侧与语音车载电台4电性连接,用于向语音车载电台4传输数字信息,转接盒3能够将输入的语音命令数据转换为语音车载电台4识别的语音和控制信息,语音车载电台4通过接线端口1与天线5电性连接,语音车载电台4通过天线5按照规定频率将数字信息发送给若干个对讲机(图中未示),接线端口1、电源2、转接盒3和语音车载电台4均设置于外壳6中。进一步地,天线5的型号为TQC-400DII,规定频率为410MHZ5.5DB。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转接盒3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音频控制模块31、音频处理模块32和电台驱动模块33;音频控制模块31与接线端口1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报警终端发出的语音命令数据,并将语音命令数据转换为语言命令数据;音频处理模块32用于接收语言命令数据,并将语言命令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电台驱动模块33用于接收模拟信号,并将模拟信号叠加上语音车载电台4能够识别的语音和控制信息。进一步地,音频控制模块31的型号为N-108,音频处理模块32的型号为WJ33-232-U1,电台驱动模块33的型号为SP3232。进一步地,语音命令数据为RS-485语音命令数据,语言命令数据为RS-232语音命令数据。进一步地,电源2为AC220V-DC12V直流电源。进一步地,语音车载电台4的型号为MD650。进一步地,外壳6为IP65的金属外箱。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讲机接入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端口(1)、电源(2)、转接盒(3)、语音车载电台(4)、外壳(6)和与对讲机通信连接的天线(5);/n所述电源(2)分别与所述转接盒(3)、所述语音车载电台(4)电性连接,所述转接盒(3)的左侧与所述接线端口(1)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报警终端发出的语音命令数据,所述转接盒(3)的上侧与所述语音车载电台(4)电性连接,用于向所述语音车载电台(4)传输语音和控制信息,所述转接盒(3)能够将输入的语音命令数据转换为所述语音车载电台(4)识别的语音和控制信息,所述语音车载电台(4)通过所述接线端口(1)与所述天线(5)电性连接,所述语音车载电台(4)通过所述天线(5)将数字信息发送给若干个对讲机,所述接线端口(1)、所述电源(2)、所述转接盒(3)和所述语音车载电台(4)均设置于所述外壳(6)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讲机接入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端口(1)、电源(2)、转接盒(3)、语音车载电台(4)、外壳(6)和与对讲机通信连接的天线(5);
所述电源(2)分别与所述转接盒(3)、所述语音车载电台(4)电性连接,所述转接盒(3)的左侧与所述接线端口(1)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报警终端发出的语音命令数据,所述转接盒(3)的上侧与所述语音车载电台(4)电性连接,用于向所述语音车载电台(4)传输语音和控制信息,所述转接盒(3)能够将输入的语音命令数据转换为所述语音车载电台(4)识别的语音和控制信息,所述语音车载电台(4)通过所述接线端口(1)与所述天线(5)电性连接,所述语音车载电台(4)通过所述天线(5)将数字信息发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网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