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石墨烯的电池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1930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电池加热装置,其包括具收容空间的壳体和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池,所述壳体包括壳身和盖设于所述壳身的壳盖,所述壳身的内壁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外侧依次设有石墨烯发热膜、第一导热硅胶片,所述隔热层粘接于所述壳身的内壁,所述第一导热硅胶片的底部与壳身的底部粘接,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围绕所述壳身安装于所述第一导热硅胶片与隔热层之间的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电池包四周及相邻的横向排列或纵向排列的电池之间设置石墨烯加热膜,加热均匀性好,且壳体的内壁设有隔热层,热量散失少,所述第一导热硅胶片、第二导热硅胶片的设置能更好的将石墨烯加热膜的热量进行均匀传递,实现了电池在低温环境的均匀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石墨烯的电池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墨烯加热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电池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驱动被广泛地应用于新能源
一般采用电池包提供动力,在低温环境下,大部分电池,特别是常用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都会急剧下降,使得动力电池的放电容量和工作电压都会降低,进而使用受限。因此,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中使用时需要先进行加热。目前,常见的电池加热方式是,在电池包的外侧包覆硅橡胶加热片,硅橡胶加热片主要由加热电阻丝和硅橡胶组成,加热电阻丝包裹在硅橡胶里层。对加热电阻丝供电,电阻丝产生热量,通过硅橡胶传递给电池进行加热。然而,上述方式加热不均匀,导致电池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温度差异,影响电池的一致性;此外,在高温环境中,动力电池产生大量热量,需要进行降温。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高温环境可主动散热、低温环境可均匀对电池加热的基于石墨烯的电池加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温环境可主动散热、低温环境可均匀对电池加热的基于石墨烯的电池加热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基于石墨烯的电池加热装置包括具收容空间的壳体和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池,所述壳体包括壳身和盖设于所述壳身的壳盖,所述壳身的内壁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外侧依次设有石墨烯发热膜、第一导热硅胶片,所述隔热层粘接于所述壳身的内壁,所述第一导热硅胶片的底部与壳身的底部粘接,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围绕所述壳身安装于所述第一导热硅胶片与隔热层之间的间隙。在本技术提供的基于石墨烯的电池加热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池采用电池包,由多根横向排列和/或纵向排列的电池串联或并联组成。在本技术提供的基于石墨烯的电池加热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相邻的横向排列或纵向排列的所述电池之间设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二导热硅胶片,所述第二导热硅胶片的底部与壳身的底部粘接,且两所述第二导热硅胶片的间隙之间设有石墨烯发热膜。在本技术提供的基于石墨烯的电池加热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身的底板设有多个镂空的散热孔,且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散热室,所述散热室的四周设有多个排气口。在本技术提供的基于石墨烯的电池加热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室内设有至少1个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石墨烯发热膜独立控制。在本技术提供的基于石墨烯的电池加热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身与壳盖采用搭扣锁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基于石墨烯的电池加热装置的有益效果是:一、本技术在电池包四周及相邻的横向排列或纵向排列的所述电池之间设置石墨烯加热膜,加热均匀性好,且壳体的内壁设有隔热层,热量散失少,所述第一导热硅胶片、第二导热硅胶片的设置能更好的将石墨烯加热膜的热量进行均匀传递,实现了电池在低温环境的均匀加热;二、所述壳身的底板设计为镂空结构,且底板下方设有的散热室,散热室内设有散热风扇,当高温环境时,可控制散热风扇启动,对将壳身内的热量抽离,实现了高温环境对电池的主动散热降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基于石墨烯的电池加热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图1提供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石墨烯加热膜的俯视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电池加热装置,包括具收容空间的壳体11和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池12。所述壳体11包括壳身111和盖设于所述壳身的壳盖112,优选地,所述壳身111与壳盖112采用搭扣(图中未示出)锁合,搭扣式安装,结构简单、开合方便。所述壳身111的内壁设有隔热层13,所述隔热层13可选用传统的隔热材料,如: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等,也可采用新型绝热材料,如气凝胶毡、真空板等。所述隔热层13的外侧依次设有石墨烯发热膜14、第一导热硅胶片15,所述隔热层13粘接于所述壳身111的内壁,所述第一导热硅胶片14的底部与壳身111的底部粘接,所述石墨烯发热膜14围绕所述壳身111安装于所述第一导热硅胶片15与隔热层13之间的间隙。在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池12采用电池包,由多根横向排列和/或纵向排列的电池串联或并联组成。优选地,相邻的横向排列或纵向排列的所述电池12之间设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二导热硅胶片16,所述第二导热硅胶片16的底部与壳身111的底部粘接,且两所述第二导热硅胶片16的间隙之间设有石墨烯发热膜14。本技术在电池包四周及相邻的横向排列或纵向排列的所述电池之间设置石墨烯加热膜,加热均匀性好,且壳体的内壁设有隔热层,热量散失少,所述第一导热硅胶片、第二导热硅胶片的设置能更好的将石墨烯加热膜的热量进行均匀传递,实现了电池在低温环境的均匀加热。所述石墨烯发热膜14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基材141、石墨烯涂层142、电极143和保护层144。在本实施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身111的底板1112设有多个镂空的散热孔1110,且所述底板1112的下方设有散热室110,所述散热室110的四周设有多个排气口1100。所述壳身的底板设计为镂空结构,且底板下方设有的散热室,散热室内设有散热风扇,当高温环境时,可控制散热风扇启动,对将壳身内的热量抽离,实现了高温环境对电池的主动散热降温。优选地,所述散热室110内设有至少1个散热风扇17,所述散热风扇17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电池加热装置,包括具收容空间的壳体和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身和盖设于所述壳身的壳盖,所述壳身的内壁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外侧依次设有石墨烯发热膜、第一导热硅胶片,所述隔热层粘接于所述壳身的内壁,所述第一导热硅胶片的底部与壳身的底部粘接,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围绕所述壳身安装于所述第一导热硅胶片与隔热层之间的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电池加热装置,包括具收容空间的壳体和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身和盖设于所述壳身的壳盖,所述壳身的内壁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外侧依次设有石墨烯发热膜、第一导热硅胶片,所述隔热层粘接于所述壳身的内壁,所述第一导热硅胶片的底部与壳身的底部粘接,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围绕所述壳身安装于所述第一导热硅胶片与隔热层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采用电池包,由多根横向排列和/或纵向排列的电池串联或并联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横向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新俞大森贺盼盼刘秋红谢雄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烯源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