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检测活塞环及其圆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419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检测活塞环及其圆顶阀,所述活塞环包括,环体,所述环体上开设有通气孔和储气腔,所述通气孔和储气腔相连且相通;以及,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环体内端边上;所述密封组件包括O型密封圈和密封条,所述O型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储气腔内,所述密封条设置于所述环体的斜端边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活塞环能够实现对球体部分的软硬双密封,延长了活塞环的使用寿命延长,并且当活塞环磨损坏时能够使检测人员及时确认活塞环磨损,从而便于检修人员及时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检测活塞环及其圆顶阀
本技术涉及的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检测活塞环及其圆顶阀。
技术介绍
普通球阀密封主要依靠在预紧力或流体压力作用下,阀座与球体压紧并使阀座材料产生弹塑性变形而达到密封,由于阀体和球体采用金属材料,阀座选用软质的非金属材料,当这类球阀应用于冷、热态工作环境中,由于阀座和阀体的材料不同,热胀冷缩不一致,容易造成在运行中球阀发生渗漏或阀门启闭失灵。现有圆顶阀技术专利结构采用气囊充气膨胀与球面结合来实现密封和阻断介质流通;由于气囊密封需要气体来膨胀才能达到与球面的贴合,所以先天因素决定气囊的材料和寿命达不到使用工矿的续期效果(气囊磨损,在高温环境下软性材质容易疲软,断裂),即使气囊更换氟橡胶材质,由于管道内的介质是颗粒物,这样很容易把气囊冲刷损坏掉;由于电厂的很多场合的工矿很恶劣,现在市面上的气囊式软密封圆顶阀在使用过程中寿命很短,短周期内就要更换气囊,这样对生产和维护都很不便利。专利技术人之前提交的申请文件中记载了一种新型的双密封形式圆顶阀,该圆顶阀活通过软、硬密封活塞阀座运动与球阀接触来实现切断介质的目的,采用金属材料密封有着比传统密封更加可靠的性能和寿命,很大的减少后期维护的次数,但这种材料相比于金属材料,更易磨损,且在圆顶阀阀门由关位到开位时,现有圆顶阀其排气和球阀打开是同步的,这样活塞环容易磨损,从而使圆顶阀的球阀不能很好关闭,如不能及时检测到活塞环磨损时,由于摩擦力,球阀会磨损,如此需更换整个圆顶阀,此过程耗时耗力,严重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现有便于检测活塞环及其圆顶阀存在活塞环容易磨损且不易检测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检测活塞环及其圆顶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检测活塞环,所述活塞环包括,环体,所述环体上开设有通气孔和储气腔,所述通气孔和储气腔相连且相通;以及,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环体内端边上。作为本技术所述便于检测活塞环及其圆顶阀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O型密封圈和密封条,所述O型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储气腔内,所述密封条设置于所述环体的斜端边上。作为本技术所述便于检测活塞环及其圆顶阀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O型密封圈采用氟胶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所述便于检测活塞环及其圆顶阀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密封条包括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所述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分别设置于所述储气腔两侧的斜端边上。作为本技术所述便于检测活塞环及其圆顶阀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均采用司太立合金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所述便于检测活塞环及其圆顶阀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均为空心圆台状结构。作为本技术所述便于检测活塞环及其圆顶阀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一种圆顶阀,包括活塞环、压盖、阀盖、球阀、阀体、检测部件、阀座和气源通道,所述活塞环在所述压盖和阀盖形成的密封通道M内运动;所述球阀,设置于所述阀体内,且所述球阀的阀球与所述活塞环的密封组件配合;以及,所述检测部件,嵌入设置于所述密封通道M内;其中,自所述阀盖开孔延伸至所述密封通道M形成进气和排气通道的气源通道。作为本技术所述便于检测活塞环及其圆顶阀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O型密封圈和密封条,所述O型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储气腔内,所述密封条设置于所述环体的斜端边上。作为本技术所述便于检测活塞环及其圆顶阀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密封条包括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所述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分别设置于所述储气腔两侧的斜端边上。作为本技术所述便于检测活塞环及其圆顶阀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均采用司太立合金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本活塞环实现对球体部分的软硬双密封,延长了活塞环的使用寿命延长,并且当活塞环磨损坏时能够使检测人员及时确认活塞环磨损,从而便于检修人员及时更换,满足使用需求,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便于检测活塞环及其圆顶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便于检测活塞环及其圆顶阀所述的环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便于检测活塞环及其圆顶阀所述的环体与球阀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便于检测活塞环及其圆顶阀所述的圆顶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便于检测活塞环及其圆顶阀所述的圆顶阀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便于检测活塞环及其圆顶阀所述的圆顶阀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便于检测活塞环及其圆顶阀的A区域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便于检测活塞环及其圆顶阀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再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提供了一种便于检测活塞环及其圆顶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一种便于检测活塞环及其圆顶阀包括一种便于检测活塞环,活塞环100包括,环体101,环体101上开设有通气孔101a和储气腔101b,通气孔101a和储气腔101b相连且相通;以及,密封组件102,设置于环体101内端边上。具体的,本技术的活塞环100包括环体101和密封组件102,通过设置的环体101和密封组件102之间的相互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检测活塞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环(100)包括,/n环体(101),所述环体(101)上开设有通气孔(101a)和储气腔(101b),所述通气孔(101a)和储气腔(101b)相连且相通;以及,/n密封组件(102),设置于所述环体(101)内端边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检测活塞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环(100)包括,
环体(101),所述环体(101)上开设有通气孔(101a)和储气腔(101b),所述通气孔(101a)和储气腔(101b)相连且相通;以及,
密封组件(102),设置于所述环体(101)内端边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检测活塞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102)包括O型密封圈(102a)和密封条(102b),所述O型密封圈(102a)设置于所述储气腔(101b)内,所述密封条(102b)设置于所述环体(101)的斜端边(101c)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检测活塞环,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密封圈(102a)采用氟胶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便于检测活塞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102b)包括第一金属条(102b-1)和第二金属条(102b-2),所述第一金属条(102b-1)和第二金属条(102b-2)分别设置于所述储气腔(101b)两侧的斜端边(101c)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检测活塞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条(102b-1)和第二金属条(102b-2)均采用司太立合金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检测活塞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条(102b-1)和第二金属条(102b-2)均为空心圆台状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爱华俞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艮德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