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外墙铝单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09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外墙铝单板结构,包括铝板和矩形框架,所述铝板一侧连接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上通过铆钉固定角码,且矩形框架的每组侧壁上还相对应开设插孔,其中至少一组所述插孔中相配合卡设预锁紧弹性件,所述预锁紧弹性件与角码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该铝单板结构,简单实用,能够在进行铝单板幕墙安装时,实现相邻铝单板结构间的预装,以良好把控两两铝单板结构间的间距一致性,人工劳动强度降低,施工效率提高,且后期拆装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外墙铝单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铝单板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外墙铝单板结构。
技术介绍
铝单板是指经过铬化处理后,再采用氟碳喷涂技术,加工形成的建筑装饰材料,主要应用于墙体、办公室、大厦等建筑物外表面的装饰。例如,申请日为2016.12.13,公开号为CN206289827U,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外墙铝单板结构”的中国专利中,即公开了一种拆卸、更换、维护方便的铝单板幕墙结构,该专利中相邻铝单板结构在进行幕墙安装时,虽然能够实现两者之间间隙的调整,但是,相邻铝单板结构间的间隙需经反复调控,才能保证两两间间隙的一致性,从而影响相邻铝单板结构间泡沫条和耐候密封胶对幕墙的密封性,增加了人工劳动强度,也降低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简单实用,能够在进行铝单板幕墙安装时,实现相邻铝单板结构间的预装,以良好把控两两铝单板结构间的间距一致性,人工劳动强度降低,施工效率提高,且后期拆装维护方便,成本较低的改进型外墙铝单板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外墙铝单板结构,其中所述改进型外墙铝单板结构包括铝板和矩形框架,所述铝板一侧连接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上通过铆钉固定角码,且矩形框架的每组侧壁上还相对应开设插孔,其中至少一组所述插孔中相配合卡设预锁紧弹性件,所述预锁紧弹性件与角码间隔设置,由预锁紧弹性件能够在进行铝单板幕墙安装时,实现相邻铝单板结构间的预装,以良好把控两两铝单板结构间的间距一致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可确保泡沫条和耐候密封胶对铝单板结构幕墙的密封性,并能由角码顺利完成铝单板结构在墙体上的组装,施工效率有效提高,且后期拆装维护方便。进一步地,所述预锁紧弹性件包括衔接段和一体成型于衔接段末端的两卡勾段,所述衔接段的开口由其始端向末端逐渐增大,且该衔接段末端相配合穿出插孔,衔接段与卡勾段的结构设计,使得衔接段始端卡设于一组铝单板结构的插孔上,其末端可穿入相邻铝单板结构的插孔中,并由卡勾段抵靠于该铝单板结构的内侧壁上,以实现相邻铝单板结构的间隙预装,简单实用,成本较低。进一步地,所述衔接段始端上还设置一搭接段,所述搭接段的长度大于插孔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预锁紧弹性件采用弹性钢片。进一步地,所述插孔设置为垂直矩形框架侧壁的一对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结构与衔接段的结构相配合,一对所述矩形孔间的间距大于衔接段始端开口口径,且小于衔接段末端开口口径。进一步地,所述插孔设置为垂直矩形框架侧壁的槽孔,所述槽孔的长度大于衔接段始端开口口径,且小于衔接段末端开口口径。进一步地,所述插孔设置为垂直矩形框架侧壁的棱台孔,所述棱台孔的孔径由矩形框架内侧壁向外侧壁逐渐增大,且该棱台孔的孔径大于衔接段始端开口口径,并小于衔接段末端开口口径。进一步地,所述角码远离铝板的一端开设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呈槽状,槽状安装孔结构,方便了角码与墙体的固定连接,也降低了对角码上安装孔位置的精度要求,简化了生产工艺要求。进一步地,所述角码远离铝板的一端还倾斜衔接一缓冲段,所述缓冲段向矩形框架内侧壁方向延伸。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段一体成型于角码上。进一步地,所述铝板的外表面上依次设置颜料涂层和防氧化涂料层,且该铝板的内表面上依次设置铬化处理层和氟碳涂层,防氧化涂料层使得铝板具有防氧化性能,铬化处理层通过化学反应在铝板表面形成一层钝化膜,增强了铝板的耐腐蚀性能和涂层的附着力,而氟碳涂层则使得铝板具有自清洁性能,防氧化涂料层、铬化处理层和氟碳涂层的配合,可有效延长铝板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铝板与矩形框架之间衔接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与纵向加强筋呈十字交叉布设,呈十字交叉布设的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增加了铝板结构的整体强度。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由预锁紧弹性件能够在进行铝单板幕墙安装时,实现相邻铝单板结构间的预装,以良好把控两两铝单板结构间的间距一致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可确保泡沫条和耐候密封胶对铝单板结构幕墙的密封性,并能由角码顺利完成铝单板结构在墙体上的组装,施工效率有效提高,且后期拆装维护方便。(2)衔接段与卡勾段的结构设计,使得衔接段始端卡设于一组铝单板结构的插孔上,其末端可穿入相邻铝单板结构的插孔中,并由卡勾段抵靠于该铝单板结构的内侧壁上,以实现相邻铝单板结构的间隙预装,简单实用,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相邻两组铝单板结构的拼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在墙体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铝板1,矩形框架2,角码3,安装孔31,缓冲段32,插孔4,锁紧弹性件5,衔接段51,卡勾段52,搭接段53,横向加强筋6,纵向加强筋7,混凝土墙体8,安装角铁81,衔接角铁82,泡沫条83,耐候密封胶8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改进型外墙铝单板结构,包括铝板1和矩形框架2,铝板1一侧连接矩形框架2,矩形框架2上通过铆钉固定角码3,且矩形框架2的每组侧壁上还相对应开设插孔4,其中至少一组插孔4中相配合卡设预锁紧弹性件5,预锁紧弹性件5与角码3间隔设置。具体地,铝板1一侧可焊接固定矩形框架2;预锁紧弹性件5的设置,既可方便相邻两组铝单板结构间一定间隙的预锁紧组装,又能在施工人员施工时,避免为保证角码3与龙骨框架安装位置的对中,需一手手扶铝单板结构,另一手进行螺丝安装,增加了施工难度的问题。进一步地,预锁紧弹性件5包括衔接段51和一体成型于衔接段51末端的两卡勾段52,衔接段51的开口由其始端向末端逐渐增大,且该衔接段51末端相配合穿出插孔4。具体地,将衔接段51末端穿入另一组铝单板结构的插孔4中时,可手动向内聚拢挤压衔接段51,以方便两卡勾穿过插孔4,松开对衔接段51的挤压,使得两卡勾抵靠于矩形框架2的内侧壁上,完成相邻两组铝单板结构间的预锁紧,以在后序组装过程中,无需手扶铝单板结构,即可由螺丝进行铝单板结构中角码3于龙骨框架上的固定;两卡勾于衔接段51末端呈外扩延伸布设。进一步地,预锁紧弹性件5采用弹性钢片,成本较低。具体地,预锁紧弹性件5的整体长度,与相邻两组铝单板结构中矩形框架2侧壁的厚度及间隙之和相配合,即预锁紧弹性件5的整体长度,等于相邻两组铝单板结构中矩形框架2侧壁的厚度之和加上间隙宽度的总和,以确保相邻两组铝单板结构组装后,两者间隙在施工要求范围内,方便后期泡沫条的顺利装入及耐候密封胶的填充,保证幕墙的水密性、气密性和保温性。进一步地,插孔4设置为垂直矩形框架2侧壁的一对矩形孔,矩形孔的结构与衔接段51的结构相配合,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外墙铝单板结构,包括铝板(1)和矩形框架(2),所述铝板(1)一侧连接矩形框架(2),所述矩形框架(2)上通过铆钉固定角码(3),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2)的每组侧壁上还相对应开设插孔(4),其中至少一组所述插孔(4)中相配合卡设预锁紧弹性件(5),所述预锁紧弹性件(5)与角码(3)间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外墙铝单板结构,包括铝板(1)和矩形框架(2),所述铝板(1)一侧连接矩形框架(2),所述矩形框架(2)上通过铆钉固定角码(3),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2)的每组侧壁上还相对应开设插孔(4),其中至少一组所述插孔(4)中相配合卡设预锁紧弹性件(5),所述预锁紧弹性件(5)与角码(3)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外墙铝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锁紧弹性件(5)包括衔接段(51)和一体成型于衔接段(51)末端的两卡勾段(52),所述衔接段(51)的开口由其始端向末端逐渐增大,且该衔接段(51)末端相配合穿出插孔(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外墙铝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段(51)始端上还设置一搭接段(53),所述搭接段(53)的长度大于插孔(4)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外墙铝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4)设置为垂直矩形框架(2)侧壁的一对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结构与衔接段(51)的结构相配合,一对所述矩形孔间的间距大于衔接段(51)始端开口口径,且小于衔接段(51)末端开口口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外墙铝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伟杰赵景燕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华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