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泥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007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挖泥船,包括浮体,浮体具有艏端和艉端;浮体的艏端向外延伸有桥体,桥体上安装有龙门架和安装在龙门架上的定位锚;桥体前端还连接有铰刀头;浮体的艉端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主定位柱以及辅助主定位柱上下移动的台车,台车上设置有使主定位柱上下移动的顶升液压油缸;浮体设置有驱动装置、排沙装置以及绞车,驱动装置连接排沙装置;还包括与液压系统连接的辅助定位柱,辅助定位柱设置在浮体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移动时,主定位柱和辅助定位柱交替地换桩,铰刀挖泥过程呈扇形前进铰吸式挖泥船的作业过程可以把挖泥、运泥、卸泥等工作一次连续完成,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挖泥船
本技术涉及河道清理设备
,特别是指一种挖泥船。
技术介绍
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水土流失对河流湖泊造成淤积,为了疏通河道、发展航运和治理水患等,需要大量挖泥船。绞吸式挖泥船是目前运用较广泛的一种船舶,它是利用吸水管前端、围绕吸水管装设旋转绞刀装置进行挖泥作业。这种船通常为非自航式,采用定点方式作业,作业范围小,大面积清除淤泥时,效率较低;但采用链斗式链斗挖泥船挖淤泥时效率高,但挖硬泥时效率很低,而且它的链斗系统磨损较大,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挖泥船,解决了挖泥船定点作业时,作业范围较小,挖硬泥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挖泥船,包括浮体,所述浮体具有艏端和艉端;所述浮体的艏端向外延伸有桥体,所述桥体上安装有龙门架和安装在所述龙门架上的定位锚;所述桥体前端还连接有铰刀头;所述浮体的艉端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主定位柱以及辅助所述主定位柱上下移动的台车,所述台车上设置有使所述主定位柱上下移动的顶升液压油缸;所述浮体设置有驱动装置、排沙装置以及绞车,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排沙装置;还包括与液压系统连接的辅助定位柱,所述辅助定位柱设置在所述浮体侧面。进一步地,所述铰刀头为液压铰刀头。进一步地,所述排沙装置包括砂泵和排沙管;所述砂泵设置于所述浮体底部,所述排沙管设置在所述浮体上,所述排沙管的一端穿过所述浮体与所述浮体底部的砂泵相连。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台车、柴油机,所述柴油机分别连接所述绞车和所述液压系统。进一步地,所述绞车包括用于提高船舶开挖半径的横移绞车和提升绞车,所述横移绞车与所述液压系统连接;所述提升绞车与通过线缆连接所述定位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挖泥船的有益效果在于:挖泥时将其中主定位柱或者辅助定位柱插入河底作为定位桩,用定位锚拉动挖泥船,以定位桩为中心,在浮体和铰刀头在横移绞车的作用下,左右来回摆动,形成扇形扫挖泥面,切削水下土层实现挖泥,作业范围更大。移动时,像两腿走路,主定位柱和辅助定位柱交替地换桩,铰刀挖泥过程呈扇形前进铰吸式挖泥船的作业过程可以把挖泥、运泥、卸泥等工作一次连续完成,作业范围更大,挖泥效率更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浮体,2-定位锚,3-桥体,4-龙门架,5-铰刀头,6-砂泵,7-排沙管,8-主定位柱,9-辅助定位柱,10-台车,11-柴油机,12-液压系统,13-顶升液压油缸,14-横移绞车,15-提升绞车,16-线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种挖泥船包括浮体1,浮体1具有艏端和艉端;浮体1的艏端向外延伸有桥体3,桥体3上安装有龙门架4和安装在龙门架4上的定位锚2;桥体3前端还连接有铰刀头5;浮体1的艉端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主定位柱8和辅助主定位柱8上下移动的台车10,台车10上设置有使主定位柱8上下移动的顶升液压油缸13;浮体1设置有驱动装置、排沙装置以及绞车,驱动装置连接排沙装置;还包括与液压系统12连接的辅助定位柱9,辅助定位柱9设置在浮体1侧面,主定位柱8和辅助定位柱9交替使用可以实现挖泥船在河道内移动。具体地,处于动力的考虑,铰刀头5采用液压铰刀头5,可挖较硬的砾石粘土。铰刀头5切削泥土表面,保证了水里泥土的浓度。具体地,排沙装置包括砂泵6和排沙管7;砂泵6设置于浮体1底部,排沙管7设置在浮体1上,排沙管7的一端穿过浮体1与浮体1底部的砂泵6相连。砂泵6在浮体1底部抽砂,然后通过排沙管7排出。挖泥时用铰刀头5切削河底泥土,保证水里沙土的浓度,再用砂泵6将泥浆从排沙管7吸入,经过排沙管7送到岸上或排入泥驳车运走。具体地,驱动装置包括台车10、柴油机11以及与柴油机11连接的液压系统12,液压系统12分别连接定位柱;柴油机11分别连接绞车和液压系统12。具体地,绞车包括用于提高船舶开挖半径的横移绞车14和提升绞车15,横移绞车14与液压油缸连接,挖泥时依靠横移绞车14的帮助,主定位柱8和辅助定位柱9轮流从泥土中插入及拔出,从而使船体前移,使得挖泥船在浅海地区作业时抗风浪能力更强,采用液压油缸提升结构,能降低船舶整体高度,简化船体结构。提升绞车15与通过线缆16连接定位锚2,控制定位锚2的上升和下降。具体地,定位柱还包括与液压系统12连接的辅助定位柱9,辅助定位柱9设置在浮体1侧面。主定位柱8和辅助定位柱9可以实现挖泥船在河道内移动。可理解的,挖泥时将其中主定位柱8或者辅助定位柱9插入河底作为定位桩,用定位锚2拉动挖泥船,以定位桩为中心,在浮体1和铰刀头5在横移绞车14的作用下,左右来回摆动,形成扇形扫挖泥面,切削水下土层实现挖泥,作业范围更大。移动时,像两腿走路,主定位柱8和辅助定位柱9交替地换桩,铰刀头5挖泥过程呈扇形前进铰吸式挖泥船的作业过程可以把挖泥、运泥、卸泥等工作一次连续完成,作业范围更大,挖泥效率更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挖泥船,其特征在于:包括浮体,所述浮体具有艏端和艉端;所述浮体的艏端向外延伸有桥体,所述桥体上安装有龙门架和安装在所述龙门架上的定位锚;所述桥体前端还连接有铰刀头;所述浮体的艉端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主定位柱以及辅助所述主定位柱上下移动的台车,所述台车上设置有使所述主定位柱上下移动的顶升液压油缸;所述浮体设置有驱动装置、排沙装置以及绞车,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排沙装置;还包括与液压系统连接的辅助定位柱,所述辅助定位柱设置在所述浮体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挖泥船,其特征在于:包括浮体,所述浮体具有艏端和艉端;所述浮体的艏端向外延伸有桥体,所述桥体上安装有龙门架和安装在所述龙门架上的定位锚;所述桥体前端还连接有铰刀头;所述浮体的艉端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主定位柱以及辅助所述主定位柱上下移动的台车,所述台车上设置有使所述主定位柱上下移动的顶升液压油缸;所述浮体设置有驱动装置、排沙装置以及绞车,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排沙装置;还包括与液压系统连接的辅助定位柱,所述辅助定位柱设置在所述浮体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泥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刀头为液压铰刀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爱泉
申请(专利权)人:青州科大环保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