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廊墙板流水施工撑拆走行体系
本技术涉及管廊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管廊墙板流水施工撑拆走行体系。
技术介绍
管廊现浇施工方法主要有三种,满堂支架及木模板的施工方法、管廊整体浇筑台车施工方法和管廊滑模体系施工方法。满堂支架及木模板的施工方法采用散件拼装、散拆倒运的方法,存在施工效率低、人工投入大,模板的定位精度不高、管廊线形及外观质量控制困难,模板安装、拆除容易导致模板变形、反复的模板倒运对模板造成损伤等缺点;管廊整体浇筑台车施工方法采用管廊侧墙、顶板同时浇筑的施工工艺,通过液压油缸伸缩实现模板的安拆,通过电机带动滑移至下一节段,但其存在侧墙、顶板同时浇筑,施工周期长,需等待顶板混凝土强度增长到设计要求,模板为钢模,需要结合液压系统、走行电机,自重大、成本高,通常管廊内箱空间狭小,操作不方便等问题;管廊滑模体系采用管廊侧墙、顶板分开浇筑,为侧墙浇筑的施工工艺,通过手拉葫芦悬吊侧模,通过电机带动走行至下一节段,但该方法中模板采用铝模,通过手拉葫芦悬吊于滑架上,模板的定位、拆除依靠人工,精度低、易损伤模板;施工平台较高,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廊墙板流水施工撑拆走行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管廊侧墙钢筋绑扎阶段的绑扎架(1)、侧墙混凝土浇筑阶段的撑拆架(2)和顶板混凝土浇筑阶段的早拆架(3);/n所述绑扎架(1)、撑拆架(2)和早拆架(3)均为移动脚手架结构,包括支撑架(6)和底盘(7),所述支撑架(6)可拆卸连接在底盘(7)上,内部设有操作平台(8)和爬梯(9),所述底盘(7)底部间隔设有万向轮(10)和可调底托(11);/n所述绑扎架(1)设于已浇筑完成的底板上,位于相邻的导墙之间;/n所述撑拆架(2)包括内墙模板撑拆架和外墙模板撑拆架,所述内墙模板撑拆架设于已浇筑完成的底板上,位于相邻的导墙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墙板流水施工撑拆走行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管廊侧墙钢筋绑扎阶段的绑扎架(1)、侧墙混凝土浇筑阶段的撑拆架(2)和顶板混凝土浇筑阶段的早拆架(3);
所述绑扎架(1)、撑拆架(2)和早拆架(3)均为移动脚手架结构,包括支撑架(6)和底盘(7),所述支撑架(6)可拆卸连接在底盘(7)上,内部设有操作平台(8)和爬梯(9),所述底盘(7)底部间隔设有万向轮(10)和可调底托(11);
所述绑扎架(1)设于已浇筑完成的底板上,位于相邻的导墙之间;
所述撑拆架(2)包括内墙模板撑拆架和外墙模板撑拆架,所述内墙模板撑拆架设于已浇筑完成的底板上,位于相邻的导墙之间,两侧设有可拆卸连接伸缩调模机构(16),所述伸缩调模机构(16)外侧与内墙模板(13)固定连接,所述外墙模板撑拆架架设于两侧导墙之外,靠近导墙的一侧可拆卸连接伸缩调模机构(16),所述伸缩调模机构(16)外侧与外墙模板(14)固定连接,所述内墙模板(13)和外墙模板(14)远离导墙的一侧固定有背楞(20),所述背楞(20)下端设有万向轮(10),位于同一导墙两侧的内墙模板(13)和外墙模板(14)之间通过拉杆(18)连接固定,所述撑拆架(2)和管廊侧墙模板之间还设有悬吊机构(17);
所述早拆架(3)设于已浇筑完成的底板上,位于相邻的导墙之间,包括中部的预留立柱体系(5)和两侧的分体台架(4),所述分体台架(4)和预留立柱体系(5)通过水平连杆(19)固定,二者顶部均设有可调顶撑(12),所述早拆架(3)顶部固定连接顶部模板(15),所述顶部模板(15)包括密封配合的三部分,分别与两侧分体台架(4)和中部的预留立柱体系(5)的可调顶撑(1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墙板流水施工撑拆走行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6)由立杆、横杆和斜杆组成,立杆、横杆和斜杆之间通过盘扣相连,所述操作平台(8)为钢跳板,爬梯(9)为悬挂式钢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墙板流水施工撑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长江,吕国鹏,刘斌,高树青,高保转,张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