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维护的交流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99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便于维护的交流配电箱,包括箱壳、框架、箱门和换气组件;箱壳:为长方体空心壳且前后侧面的中部均设有矩形敞口,所述箱壳上端两侧的安装孔内设有交互组件,所述箱壳的内腔左右侧面相对设有滚轮座;框架:为长方体框架且与箱壳的矩形敞口相对,所述框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水平方向的滑轨,所述滑轨与滚轮座滑动配合,且滑轨的截面为“L”型,所述框架的中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层板,所述框架下端的前后侧均铰接有支撑组件;箱门:有两个且分别铰接在箱壳前后侧面的矩形敞口内,本便于维护的交流配电箱,通过内部的框架和层板装载电器元件,检修时可前后侧拉出,方便观察和修理,同时具有一定的散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维护的交流配电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箱
,具体为便于维护的交流配电箱。
技术介绍
配电箱是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和空气断路器等在其内部合理组合装配起来,从而实现对家庭电源集中控制,以及接地、过载、短路等保护功能的基础配电装置。其内部还分别设有保护接地线和中性线的汇流排,以方便各种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照明配电箱广泛用于各种楼宇、广场、车站及工矿企业等场所,作为配电系统的终端电器设备。目前,配电箱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其进行维护或维修,由于配电箱内的电气设备较多,且配电箱的内部空间小,不利于维修人员的检修,同时现有的配电箱散热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便于维护的交流配电箱,通过内部的框架和层板装载电器元件,检修时可前后侧拉出,方便观察和修理,同时具有一定的散热能力,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便于维护的交流配电箱,包括箱壳、框架、箱门和换气组件;箱壳:为长方体空心壳且前后侧面的中部均设有矩形敞口,所述箱壳上端两侧的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于维护的交流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壳(1)、框架(4)、箱门(5)和换气组件(8);/n箱壳(1):为长方体空心壳且前后侧面的中部均设有矩形敞口,所述箱壳(1)上端两侧的安装孔内设有交互组件(2),所述箱壳(1)的内腔左右侧面相对设有滚轮座(3);/n框架(4):为长方体框架且与箱壳(1)的矩形敞口相对,所述框架(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水平方向的滑轨(401),所述滑轨(401)与滚轮座(3)滑动配合,且滑轨(401)的截面为“L”型,所述框架(4)的中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层板(402),所述框架(4)下端的前后侧均铰接有支撑组件(7);/n箱门(5):有两个且分别铰接在箱壳(1)前后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维护的交流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壳(1)、框架(4)、箱门(5)和换气组件(8);
箱壳(1):为长方体空心壳且前后侧面的中部均设有矩形敞口,所述箱壳(1)上端两侧的安装孔内设有交互组件(2),所述箱壳(1)的内腔左右侧面相对设有滚轮座(3);
框架(4):为长方体框架且与箱壳(1)的矩形敞口相对,所述框架(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水平方向的滑轨(401),所述滑轨(401)与滚轮座(3)滑动配合,且滑轨(401)的截面为“L”型,所述框架(4)的中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层板(402),所述框架(4)下端的前后侧均铰接有支撑组件(7);
箱门(5):有两个且分别铰接在箱壳(1)前后侧面的矩形敞口内,所述箱门(5)的中部预留孔内镶嵌有透明板(501),所述箱门(5)远离其铰接处的一侧设有锁具(6);
换气组件(8):安装在箱壳(1)的内腔底面,所述箱壳(1)的内腔右侧面安装有照明组件(9);
其中: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0)和PLC控制器(11),所述温度传感器(10)和PLC控制器(11)均安装在箱壳(1)的内腔侧面,所述PLC控制器(11)的输入端分别与外部电源和温度传感器(10)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维护的交流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组件(2)包括网板(201)和遮蔽罩(202),所述网板(201)镶嵌在箱壳(1)上端的安装孔内,所述遮蔽罩(202)固定在网板(201)的外侧,且遮蔽罩(202)的开口向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维护的交流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座(3)包括固定座(301)、轮轴(302)和支撑滚轮(303),所述固定座(301)与箱壳(1)的内腔侧面固定相连,所述固定座(301)的竖直面上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顺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