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塔基础加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99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塔基础加固支架,包括铁塔本体、支撑机构、限位机构和加固机构,所述铁塔本体的底座通过多组固定螺栓与支撑机构的顶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别处于地面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支撑机构的上半部和下半部通过地面划分为外置部和预埋部,所述支撑机构上半部的内周通过水泥浇筑有四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限位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外周设有四组与对应的限位机构连接的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的底部与支撑机构的下半部连接。该铁塔基础加固支架,能够对铁塔本体进行多重加固,同时能够提高铁塔本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塔基础加固支架
本技术属于通信铁塔
,具体涉及一种铁塔基础加固支架。
技术介绍
通讯铁塔由塔体、平台、避雷针、爬梯、天线支撑等钢构件组成,并经热镀锌防腐处理,主要用于微波、超短波、无线网络信号的传输与发射等。为了保证无线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一般把通讯天线安置到最高点以增加服务半径,以达到理想的通讯效果,而通讯天线必须有通讯塔来增加高度,所以通讯铁塔在通讯网络系统中起了重要作用。现阶段,铁塔在安装建造的过程中,需要对铁塔的底部设置铁塔基础,并通过安装加固支架对铁塔基础进行加固,以增加铁塔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现有铁塔基础加固支架,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结构单一,导致稳定性一般。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铁塔基础加固支架,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塔基础加固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塔基础加固支架,包括铁塔本体、支撑机构、限位机构和加固机构,所述铁塔本体的底座通过多组固定螺栓与支撑机构的顶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别处于地面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支撑机构的上半部和下半部通过地面划分为外置部和预埋部,所述支撑机构上半部的内周通过水泥浇筑有四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限位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外周设有四组与对应的限位机构连接的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的底部与支撑机构的下半部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基础钢筋柱和支撑座,所述基础钢筋柱的外周通过水泥浇筑有倒T形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别处于地面的上方和下方。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龙骨主架、龙骨支架和限位板,所述龙骨主架的侧面固定焊接有多组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龙骨支架,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多组所述龙骨支架远离龙骨主架的一侧均与限位板固定焊接,所述限位板远离龙骨支架一侧的钻设有多组呈等距离分布的限位孔。优选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固定柱、固定板和固定钢筋柱,所述固定柱设有多组,且多组固定柱呈等距离分布,相邻的两组所述固定柱之间固定焊接有多组呈等距离分布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钻设有多组与限位机构的限位板上钻设的限位孔相适配的通孔,通孔内设有与限位孔螺栓连接的限位螺栓,多组所述固定柱的底端均通过水泥与支撑机构的支撑座的下半部浇筑有固定钢筋柱。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的基础钢筋柱由多组横向钢筋和多组纵向钢筋焊接成柱体,所述支撑机构的支撑座的上半部和下半部通过地面划分为外置座和预埋座。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铁塔基础加固支架,通过浇筑基础钢筋柱,从而对支撑座进行初步加固处理,增大支撑座的可承受的压力,提高铁塔本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浇筑龙骨主架和龙骨支架,从而对支撑座进行二次加固处理,增大支撑座上半部的外置座的可承受压力,提高铁塔本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限位螺栓穿过通孔与限位孔螺纹连接,使固定板与限位板稳定地连接,同时通过浇筑的固定钢筋柱使固定柱与支撑座稳定地连接,从而进一步对支撑座进行加固,提高铁塔本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该铁塔基础加固支架,能够进行多重加固,同时能够提高铁塔本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加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铁塔本体、2支撑机构、3限位机构、4加固机构、5基础钢筋柱、6支撑座、7龙骨主架、8龙骨支架、9限位板、10固定柱、11固定板、12固定钢筋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单独定义指出的方向外,本文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均是以本技术所示的图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为准,在此一并说明。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铁塔基础加固支架,包括铁塔本体1、支撑机构2、限位机构3和加固机构4,所述铁塔本体1的底座通过多组固定螺栓与支撑机构2的顶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2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别处于地面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支撑机构2的上半部和下半部通过地面划分为外置部和预埋部,所述支撑机构2上半部的内周通过水泥浇筑有四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限位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2的外周设有四组与对应的限位机构3连接的加固机构4,所述加固机构4的底部与支撑机构2的下半部连接。具体的,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基础钢筋柱5和支撑座6,所述基础钢筋柱5的外周通过水泥浇筑有倒T形的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别处于地面的上方和下方,通过浇筑基础钢筋柱5,从而对支撑座6进行初步加固处理,增大支撑座6的可承受的压力。具体的,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龙骨主架7、龙骨支架8和限位板9,所述龙骨主架7的侧面固定焊接有多组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龙骨支架8,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多组所述龙骨支架8远离龙骨主架7的一侧均与限位板9固定焊接,所述限位板9远离龙骨支架8一侧的钻设有多组呈等距离分布的限位孔,通过浇筑龙骨主架7和龙骨支架8,从而对支撑座6进行二次加固处理,增大支撑座6上半部的外置座的可承受压力。具体的,所述加固机构4包括固定柱10、固定板11和固定钢筋柱12,所述固定柱10设有多组,且多组固定柱10呈等距离分布,相邻的两组所述固定柱10之间固定焊接有多组呈等距离分布的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上钻设有多组与限位机构3的限位板9上钻设的限位孔相适配的通孔,通孔内设有与限位孔螺栓连接的限位螺栓,多组所述固定柱10的底端均通过水泥与支撑机构2的支撑座6的下半部浇筑有固定钢筋柱12,通过限位螺栓穿过通孔与限位孔螺纹连接,使固定板11与限位板9稳定地连接,同时通过浇筑的固定钢筋柱12使固定柱10与支撑座6稳定地连接,从而对支撑座6进行加固处理。具体的,所述支撑机构2的基础钢筋柱5由多组横向钢筋和多组纵向钢筋焊接成柱体,所述支撑机构2的支撑座6的上半部和下半部通过地面划分为外置座和预埋座。工作原理,该铁塔基础加固支架,需要使用时,将基础钢筋柱5与外部的预埋件连接,并通过水泥浇筑与地面的预埋孔洞相适配的支撑座6,在浇筑的过程中,将龙骨主架7和龙骨支架8通过水泥与支撑座6上半部预留的凹槽进行浇筑,浇筑完成后,通过限位螺栓穿过通孔与限位孔螺纹连接,使固定板11与限位板9稳定地连接,同时通过浇筑固定钢筋柱12,使固定柱10与支撑座6稳定地连接,连接完成后,将铁塔本体1的底座通过多组固定螺栓与支撑座6的顶部连接,从而完成对铁塔本体1的加固安装处理。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塔基础加固支架,包括铁塔本体(1)、支撑机构(2)、限位机构(3)和加固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塔本体(1)的底座通过多组固定螺栓与支撑机构(2)的顶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2)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别处于地面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支撑机构(2)的上半部和下半部通过地面划分为外置部和预埋部,所述支撑机构(2)上半部的内周通过水泥浇筑有四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限位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2)的外周设有四组与对应的限位机构(3)连接的加固机构(4),所述加固机构(4)的底部与支撑机构(2)的下半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塔基础加固支架,包括铁塔本体(1)、支撑机构(2)、限位机构(3)和加固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塔本体(1)的底座通过多组固定螺栓与支撑机构(2)的顶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2)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别处于地面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支撑机构(2)的上半部和下半部通过地面划分为外置部和预埋部,所述支撑机构(2)上半部的内周通过水泥浇筑有四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限位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2)的外周设有四组与对应的限位机构(3)连接的加固机构(4),所述加固机构(4)的底部与支撑机构(2)的下半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塔基础加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基础钢筋柱(5)和支撑座(6),所述基础钢筋柱(5)的外周通过水泥浇筑有倒T形的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别处于地面的上方和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塔基础加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龙骨主架(7)、龙骨支架(8)和限位板(9),所述龙骨主架(7)的侧面固定焊接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峰郑家乐赵鹏辉黄炜炜程思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天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