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桩筏基础设置塔吊基础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994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桩筏基础设置塔吊基础的连接结构,包含桩基、连接于桩基顶部的塔吊基础、连接于塔吊基础四周且位于桩基顶部的筏板基础、连接于塔吊基础内部的塔吊预埋节以及连接于塔吊预埋节上部的一组标准节;塔吊基础包含基础体、连接于基础体内部的塔基钢筋、连接于基础体侧面的止水板以及间隔设置在基础体侧面和顶部的插筋。施工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筏板基础内部设置塔吊基础,可满足塔吊性能及承载力要求;塔吊基础施工方便快捷,塔吊可尽早安装并使用,提高了筏板基础的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通过塔吊基础顶层钢筋和底层钢筋的分别设计,利用原有筏板基础钢筋作为塔吊基础底层钢筋,既节省材料又满足整体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桩筏基础设置塔吊基础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塔吊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桩筏基础设置塔吊基础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中,塔吊作为垂直运输工具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施工设备,而塔吊安装中塔吊基础是重中之重。一般塔吊基础如单独设置需要较大的空间,占用施工场地,且基础的安装强度需特殊设计,施工成本和时间较大。现有施工过程中,有通过在筏板底板底标高下设置塔吊基础增加的方案,但是需进行桩基周边的土方开挖,一方面,开挖土方必然要缩短桩长,造成桩长与设计不符;另一方面,施工完成后进行土方回填时会改变此处原状土,不利于基础底部桩的受力。还有通过施工部分超厚底板作为塔吊基础,该方法基础支模高度高,侧向模板支设困难,施工周期长,并且先施工的基础底板与后施工的基础底板存在竖向施工通缝,整体连续性差,不利于超厚大底板整体受力。也有通过筏板基础作为塔吊基础的设计,但对于桩筏基础中,不仅缺少针对桩基的应用性设计,且缺少筏板基础和塔吊基础的联合应用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桩筏基础设置塔吊基础的连接结构,用以解决塔吊基础设置安装时较小的占用施工场地、塔吊基础利用桩筏基础共同承力以及节省工期和钢筋用量等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桩筏基础设置塔吊基础的连接结构,包含桩基、连接于桩基顶部的塔吊基础、连接于塔吊基础四周且位于桩基顶部的筏板基础、连接于塔吊基础内部的塔吊预埋节以及连接于塔吊预埋节上部的一组标准节;所述塔吊基础下对应的桩基呈轴对称分布,塔吊基础包含基础体、连接于基础体内部的塔基钢筋、连接于基础体侧面的止水板以及间隔设置在基础体侧面及顶部的插筋;所述塔基钢筋与对应桩基钢筋连接或为桩基钢筋预留,所述插筋锚入后施工的相邻筏板基础中。进一步的,所述桩基包含桩体、连接于桩体内部的桩竖筋和连接于桩体内部且位于桩竖筋外侧的桩箍筋;所述桩竖筋高度大于设计桩基高度,桩竖筋顶部伸入塔吊基础内部。进一步的,所述桩竖筋以弯锚的形式锚入塔吊基础,锚固长度不小于35倍的钢筋直径,桩基顶面嵌入塔吊基础厚度不小于覆盖层厚度,覆盖层包含垫层、防水层和保护层。进一步的,所述塔基钢筋还包含顶层钢筋和底层钢筋,顶层钢筋和底层钢筋均包含横向筋和纵向筋;底层钢筋的间距和钢筋直径对应筏板基础内设计的钢筋的间距和直径;顶层钢筋的间距和钢筋直径对应塔吊安装强度设计的钢筋的间距和直径。进一步的,所述止水板连接在塔吊基础的垂向侧面、止水板与插筋间隔设置;所述插筋还间隔连接在塔吊基础顶部。进一步的,所述塔吊预埋节包含呈方形布置的预埋节立柱、连接于相邻预埋节立柱间的预埋节连杆、连接于每个预埋节立柱底部的预埋节支座;所述预埋节立柱顶部伸出塔吊基础;预埋节连杆包含横梁和斜撑。进一步的,所述预埋节支座包含有四根立柱和横向连杆组成的方形框架、连接于方形框架顶部的上连接板以及连接于方形框架各立柱底部的方形底板。进一步的,所述标准节包含呈方形布置的标节立柱和连接在相邻标节立柱间的标节连杆,所述标节连杆包含横连杆和斜撑;标节立柱对应预埋节立柱设置并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塔吊基础混凝土浇筑时进行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500mm,在两层混凝土接茬处下插100mm进行二次振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技术通过在筏板基础区域内部设置塔吊基础,其中塔吊基础按照塔吊性能及承载力要求施工,施工方便快捷;且后续在筏板基础底板施工时可利用已安装的塔吊进行钢筋吊运,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工期;2)本技术通过在桩基顶部施作塔吊基础,满足了桩基设计桩长的要求,且未对原状土进行扰动,保证了桩身承载力;塔吊基础侧面及上表面设置有插筋,保证与后续施工的筏板基础的可靠连接,保证了筏板基础的整体性;桩基中桩竖筋锚入塔吊基础内部,既可以节省材料又可以使得桩基和塔吊基础浇筑成整体,进一步保证连接结构的整体性;3)本技术通过塔吊基础内部顶层钢筋和底层钢筋的分别设计,底层钢筋可兼做筏板基础的钢筋,顶层钢筋根据塔吊安装强度设置可满足受力要求;此外,本技术在施工时,塔吊基础上还预留了插筋和止水板,可保证塔吊基础与后浇筑的筏板基础的一体性;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图1是基于桩筏基础设置塔吊基础的连接结构施工示意图;图2是塔吊预埋节和标准节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塔吊基础结构示意图;图4是塔吊基础结构连接结构俯视图;图5是桩筏基础、塔吊基础和塔吊预埋节连接结构俯视图;图6是止水板结构示意图;图7是桩基和塔吊基础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筏板基础、2-桩基、21-桩体、22-桩箍筋、23-桩竖筋、3-塔吊基础、31-基础体、32-塔基钢筋、321-底层钢筋、322-顶层钢筋、33-止水板、34-插筋、4-塔吊预埋节、41-预埋节立柱、42-预埋节连杆、43-预埋节支座、5-标准节、51-标节立柱、52-标节连杆、6-覆盖层。具体实施方式以某超厚筏板基础1和桩基2上的安装塔吊为例,如图1所示,在桩筏基础内部设置塔吊基础的连接结构,包含桩基2、连接于桩基2顶部的塔吊基础3、连接于塔吊基础3四周且位于桩基2顶部的筏板基础1、连接于塔吊基础3内部的塔吊预埋节4以及连接于塔吊预埋节4上部的一组标准节5。如图2所示,塔吊预埋节4通过钢材制作,包含呈方形布置的预埋节立柱41、焊接或螺栓连接于相邻预埋节立柱41间的预埋节连杆42、焊接或螺栓连接于每个预埋节立柱41底部的预埋节支座43。预埋节立柱41顶部伸出塔吊基础3。预埋节连杆42包含横梁和斜撑,横梁焊接或螺栓垂直连接于相邻立柱的顶端和底端,斜撑焊接或螺栓连接于上下两个横梁间。如图3所示,塔基钢筋32还包含顶层钢筋322和底层钢筋321,顶层钢筋322和底层钢筋321均包含横向筋和纵向筋;底层钢筋321的间距和钢筋直径对应筏板基础1内设计的钢筋的间距和直径;顶层钢筋322的间距和钢筋直径对应塔吊安装强度设计的钢筋的间距和直径。本实施例中,预埋节支座43包含有四根型钢立柱和横向刚连杆组成的方形框架、连接于方形框架顶部的钢制上连接板以及连接于方形框架各立柱底部的方形钢制底板;预埋节支座43中上连板焊接预埋节立柱41。本实施例中,标准节5为塔吊标准节5,标准节5包含呈方形布置的标节立柱51和连接在相邻标节立柱51间的标节连杆52,标节连杆52包含横连杆和斜撑;标节立柱51对应预埋节立柱41设置并螺栓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塔吊基础3为八边形,塔吊基础3下对应的桩基2呈轴对称的菱形分布。塔吊基础3包含混凝土浇筑的基础体31、连接于基础体31内部的塔基钢筋32、连接于基础体31侧面的止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桩筏基础设置塔吊基础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桩基(2)、连接于桩基(2)顶部的塔吊基础(3)、连接于塔吊基础(3)四周且位于桩基(2)顶部的筏板基础(1)、连接于塔吊基础(3)内部的塔吊预埋节(4)以及连接于塔吊预埋节(4)上部的一组标准节(5);/n所述塔吊基础(3)下对应的桩基(2)呈轴对称分布,塔吊基础(3)包含基础体(31)、连接于基础体(31)内部的塔基钢筋(32)、连接于基础体(31)侧面的止水板(33)以及间隔设置在基础体(31)侧面及顶部的插筋(34);/n所述塔基钢筋(32)与对应桩基(2)钢筋连接或为桩基(2)钢筋预留,所述插筋(34)锚入后施工的相邻筏板基础(1)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桩筏基础设置塔吊基础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桩基(2)、连接于桩基(2)顶部的塔吊基础(3)、连接于塔吊基础(3)四周且位于桩基(2)顶部的筏板基础(1)、连接于塔吊基础(3)内部的塔吊预埋节(4)以及连接于塔吊预埋节(4)上部的一组标准节(5);
所述塔吊基础(3)下对应的桩基(2)呈轴对称分布,塔吊基础(3)包含基础体(31)、连接于基础体(31)内部的塔基钢筋(32)、连接于基础体(31)侧面的止水板(33)以及间隔设置在基础体(31)侧面及顶部的插筋(34);
所述塔基钢筋(32)与对应桩基(2)钢筋连接或为桩基(2)钢筋预留,所述插筋(34)锚入后施工的相邻筏板基础(1)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桩筏基础设置塔吊基础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2)包含桩体(21)、连接于桩体(21)内部的桩竖筋(23)和连接于桩体(21)内部且位于桩竖筋(23)外侧的桩箍筋(22);所述桩竖筋(23)高度大于设计桩基(2)高度,桩竖筋(23)顶部伸入塔吊基础(3)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桩筏基础设置塔吊基础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竖筋(23)以弯锚的形式锚入塔吊基础(3),锚固长度不小于35倍的钢筋直径,桩基(2)顶面嵌入塔吊基础(3)厚度不小于覆盖层(6)厚度,覆盖层(6)包含垫层、防水层和保护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桩筏基础设置塔吊基础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基钢筋(32)还包含顶层钢筋(322)和底层钢筋(321),顶层钢筋(322)和底层钢筋(321)均包含横向筋和纵向筋;底层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李静邵丽萍张珍林李弘樊星史媛孙宇
申请(专利权)人:同创金泰项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