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984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包括竖直设置的侧板、一侧与侧板相连接的底板以及两端通过搭接机构分别与侧板和底板连接的支撑杆,底板固定设置有内部呈中空设置的连接长条,连接长条开设有多个安装槽,侧板固定设置有多个与安装槽相卡接的卡块,安装槽的相对两侧壁均开设有贯穿连接长条内部的方形孔,卡块朝向方形孔的侧壁开设有与方形孔相对齐的嵌合槽,相对齐的方形孔和嵌合槽内均穿设有同一方形柱,连接长条内设置有使方形柱固定插接于嵌合槽的驱动机构。侧板和底板安装时,将卡块插入安装槽内部,驱动机构驱动方形柱插接于嵌合槽内部,将侧板和底板相互固定,从而加强基坑支护的支撑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在城市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对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地下工程的建造成为我国与日俱增的主流项目,地下工程的基坑开挖和维护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容易发生崩塌事故,为了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安全,需要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取支撑、加固等保护措施。现有的,如中国专利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号CN201910239889.1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侧板、底板、支撑杆、支撑底座、第一插接锚杆、第二插接锚杆以及固定锚杆,两支撑底座分别铰接于支撑杆的两侧,且两支撑底座分别固定安装于侧板以及底板上,在侧板以及底板上均开设有安装孔,第一插接锚杆和第二插接锚杆均包括中空状的本体、螺纹杆、驱动盘以及多个滑动连接于驱动盘圆周侧壁上的插接板,在本体的圆周侧壁上开设有与插接板一一对应的滑槽,插接板通过驱动盘分别滑动插接于所述滑槽内,第一插接锚杆、第二插接锚杆分别安装于侧板以及底板上;通过上述结构对深基坑进行支护,具有提高其施工质量、支护结构牢固程度以及稳定性的目的。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基坑支护安装时,底板与侧板之间仅通过支撑杆相连接,底板与侧板之间的连接不够稳定,对基坑的支护强度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加强底板与侧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高基坑支护的支撑强度。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侧板、一侧与侧板相连接的底板以及两端通过搭接机构分别与侧板和底板连接的支撑杆,所述底板固定设置有内部呈中空设置的连接长条,所述连接长条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侧板固定设置有多个与安装槽相卡接的卡块,所述安装槽的相对两侧壁均开设有贯穿连接长条内部的方形孔,所述卡块朝向方形孔的侧壁开设有与方形孔相对齐的嵌合槽,相对齐的所述方形孔和嵌合槽内均穿设有同一方形柱,所述连接长条内设置有使方形柱固定插接于嵌合槽的驱动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和侧板安装时,将卡块插接于安装槽内部,使嵌合槽与方形孔相互对准,方形柱通过驱动机构固定插接于相互对齐的方形孔和嵌合槽内部,将侧板与底板相互固定,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搭接结构与侧板和底板固定连接,可以加强侧板和底板的连接,提高基坑支护的支撑强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方形柱远离嵌合槽一端的螺杆、转动设置于连接长条内部的转轴、固定设置于转轴的蜗轮、与蜗轮相互啮合的蜗杆、固定设置于转轴的多个主齿轮和转动设置于连接长条内部的多个次齿轮,所述主齿轮与次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次齿轮的中部开设有供螺杆穿设的螺纹孔,所述蜗杆远离蜗轮的一端伸出连接长条的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蜗杆,从而带动蜗轮和转轴转动,主齿轮跟随转轴同步转动,从而带动次齿轮转动,次齿轮转动可以驱动螺杆带动方形柱在方形孔内部移动,从而驱动方形柱插入或脱离嵌合槽,方便对侧板和底板进行拆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搭接机构包括螺栓、方形框、安装块和两个搭杆,不同所述方形框分别固定设置于侧板和底板的板面,不同所述安装块分别转动连接于支撑杆的两端,所述安装块配合卡接于方形框的内部,所述侧板和底板的方形框一侧均固定设置有两个铰接座,所述侧板和底板的方形框另一侧均固定设置有两个固定块,所述搭杆的一端与铰接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相抵接,所述搭杆抵接于安装块朝向支撑杆的一面,所述螺栓穿设于固定块和搭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支撑杆进行安装时,将安装块放置于方形框内部,将搭杆绕铰接座翻转搭接在安装块朝向支撑杆的一面,搭杆的一端与固定块相抵接,利用螺栓将固定块和搭杆相互固定,从而将安装块固定在方形框内部,结构简单,方便支撑杆的拆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块朝向支撑杆的一面开设有与搭杆相互卡接的避让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搭杆卡接于避让槽的内部,加强搭杆与安装块之间的连接,从而提高基坑支护的支撑强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搭杆靠近固定块的一端两侧均垂直延伸设置有扣杆,所述侧板和底板的固定块与方形框之间均固定设置有两个挡块,所述挡块开设有与搭杆相互卡接的避让口,所述挡块与扣杆相互搭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搭杆远离铰接座的一端与固定块朝向方形框的一面相互抵接时,扣杆卡接于挡块与固定块之间,扣杆与挡块相互搭接,可以加强对搭杆的固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螺杆远离方形柱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直径大于螺纹孔的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次齿轮转动驱动螺杆在螺纹孔内部移动的过程中,限位块限制螺杆的移动距离,避免螺杆移动距离过大而脱离螺纹孔,加强螺杆与次齿轮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侧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插柱,所述底板朝向侧板的一面开设有多个供插柱插入的圆柱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板和底板安装时,插柱插接于圆柱槽的内部,对侧板和底板的安装位置进行预定位,方便工作人员的安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方形柱靠近嵌合槽的一端呈锥形头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形头设置可以对方形柱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吗,使方形柱准确插接于嵌合槽内部,进一步方便工作人员的安装。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底板和侧板安装时,将卡块插接于安装槽内部,使嵌合槽与方形孔相互对准,方形柱通过驱动机构固定插接于相互对齐的方形孔和嵌合槽内部,将侧板与底板相互固定,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搭接结构与侧板和底板固定连接,可以加强侧板和底板的连接,提高基坑支护的支撑强度;2.转动蜗杆,从而带动蜗轮和转轴转动,主齿轮跟随转轴同步转动,从而带动次齿轮转动,次齿轮转动驱动螺杆带动方形柱在方形孔内部移动,可以驱动方形柱插入或脱离嵌合槽,方便对侧板和底板进行拆装;3.对支撑杆进行安装时,将安装块放置于方形框内部,将搭杆绕铰接座翻转搭接在安装块朝向支撑杆的一面,搭杆的一端与固定块相抵接,利用螺栓将固定块和搭杆相互固定,从而将安装块固定在方形框内部,结构简单,方便支撑杆的拆装。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竖剖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横剖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侧板;11、方形框;12、铰接座;13、固定块;14、挡块;141、避让口;15、插柱;16、卡块;161、嵌合槽;2、底板;21、圆柱槽;3、连接长条;31、安装槽;32、方形孔;33、次齿轮;331、螺纹孔;34、转轴;341、主齿轮;342、蜗轮;35、蜗杆;351、手轮;4、方形柱;41、螺杆;411、限位块;5、支撑杆;51、安装块;511、避让槽;6、搭杆;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侧板(1)、一侧与侧板(1)相连接的底板(2)以及两端通过搭接机构分别与侧板(1)和底板(2)连接的支撑杆(5),所述底板(2)固定设置有内部呈中空设置的连接长条(3),所述连接长条(3)开设有多个安装槽(31),所述侧板(1)固定设置有多个与安装槽(31)相卡接的卡块(16),所述安装槽(31)的相对两侧壁均开设有贯穿连接长条(3)内部的方形孔(32),所述卡块(16)朝向方形孔(32)的侧壁开设有与方形孔(32)相对齐的嵌合槽(161),相对齐的所述方形孔(32)和嵌合槽(161)内均穿设有同一方形柱(4),所述连接长条(3)内设置有使方形柱(4)固定插接于嵌合槽(161)的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侧板(1)、一侧与侧板(1)相连接的底板(2)以及两端通过搭接机构分别与侧板(1)和底板(2)连接的支撑杆(5),所述底板(2)固定设置有内部呈中空设置的连接长条(3),所述连接长条(3)开设有多个安装槽(31),所述侧板(1)固定设置有多个与安装槽(31)相卡接的卡块(16),所述安装槽(31)的相对两侧壁均开设有贯穿连接长条(3)内部的方形孔(32),所述卡块(16)朝向方形孔(32)的侧壁开设有与方形孔(32)相对齐的嵌合槽(161),相对齐的所述方形孔(32)和嵌合槽(161)内均穿设有同一方形柱(4),所述连接长条(3)内设置有使方形柱(4)固定插接于嵌合槽(161)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方形柱(4)远离嵌合槽(161)一端的螺杆(41)、转动设置于连接长条(3)内部的转轴(34)、固定设置于转轴(34)的蜗轮(342)、与蜗轮(342)相互啮合的蜗杆(35)、固定设置于转轴(34)的多个主齿轮(341)和转动设置于连接长条(3)内部的多个次齿轮(33),所述主齿轮(341)与次齿轮(33)相互啮合,所述次齿轮(33)的中部开设有供螺杆(41)穿设的螺纹孔(331),所述蜗杆(35)远离蜗轮(342)的一端伸出连接长条(3)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机构包括螺栓(62)、方形框(11)、安装块(51)和两个搭杆(6),不同所述方形框(11)分别固定设置于侧板(1)和底板(2)的板面,不同所述安装块(51)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键堂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皓信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