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层刚性地基与吊脚墙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983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层刚性地基与吊脚墙组合结构,包括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内部分别穿插设置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中间位置内部固定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内且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一圆形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吊脚墙体,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刚性地基网格板,所述矩形块的中间位置内部开设有第二圆形孔,所述第二圆形孔内贯穿设置接地柱。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吊脚墙体和刚性地基网格板进行快速组装连接,不易脱落,有效提高整体连接的稳固效果,便于组装使用,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层刚性地基与吊脚墙组合结构
本技术属于地基与吊脚墙组合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深层刚性地基与吊脚墙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现在基坑的开挖深度、尺寸逐步增加,对于深、大基坑采用吊脚桩支护结构,作为临时支撑体系,后期增加幕墙腰梁等进行维护。但是对于桩身强度高的吊脚桩不能很好的与深层刚性地基进行连接支撑,不能确保其稳固效果,易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深层刚性地基与吊脚墙组合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层刚性地基与吊脚墙组合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深层刚性地基与吊脚墙组合结构,包括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结构、大小相同,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内部分别穿插设置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中间位置内部固定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内且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一圆形孔,且第一圆形孔的内径和第一连接孔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层刚性地基与吊脚墙组合结构,包括矩形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块(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2)和第二连接块(3),所述第一连接块(2)和第二连接块(3)的结构、大小相同,所述第一连接块(2)和第二连接块(3)的内部分别穿插设置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所述第一连接块(2)和第二连接块(3)的中间位置内部固定开设有第一连接孔(9),所述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内且与第一连接孔(9)相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一圆形孔(10),且第一圆形孔(10)的内径和第一连接孔(9)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吊脚墙体(11),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层刚性地基与吊脚墙组合结构,包括矩形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块(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2)和第二连接块(3),所述第一连接块(2)和第二连接块(3)的结构、大小相同,所述第一连接块(2)和第二连接块(3)的内部分别穿插设置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所述第一连接块(2)和第二连接块(3)的中间位置内部固定开设有第一连接孔(9),所述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内且与第一连接孔(9)相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一圆形孔(10),且第一圆形孔(10)的内径和第一连接孔(9)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吊脚墙体(11),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刚性地基网格板(12),所述矩形块(1)的中间位置内部开设有第二圆形孔(13),所述第二圆形孔(13)内贯穿设置接地柱(14),所述接地柱(14)的另一端延伸至基坑壁的内侧,且接地柱(14)包括支撑杆(141)和锥形刺杆(142),所述支撑杆(1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杆,所述支撑杆(141)的另一端内侧开设有螺纹槽(143),所述螺纹槽(143)内螺纹安装有连接螺杆(144),所述连接螺杆(144)的另一端与锥形刺杆(142)固定连接,所述矩形块(1)的左右两端对称连接支板(15),所述支板(15)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铰接座(16),所述第一铰接座(16)内转动连接第一调节螺杆(17),所述第一调节螺杆(17)的另一端螺接有螺纹套筒(18),所述螺纹套筒(18)的另一端螺纹连接第二调节螺杆(19),所述第二调节螺杆(19)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二铰接座(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涛吕天军秦承良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高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