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管内清淤的污泥处理装置
本申请涉及一种应用于管内清淤的污泥处理装置,属于管槽污垢防除的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管道结构广泛运用于建筑结构及生产活动中,在管道输送物料或废弃物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堵塞问题。针对该问题,一般通过人工疏通或采用压力差进行清理,但都存在不同缺陷:(1)人工疏通虽能处理较多复杂的堵塞情况,但工作人员所处卫生条件堪忧,且管道所处的视野环境往往是不易直接达到或不允许人们直接进入的,清理难度很大,操作人员还会面临缺氧和空间狭小带来的安全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机器人替代人工进行操作时,虽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上述安全风险,但机器人在清理管道时,大多采用遍历式清淤方式,清淤针对性和目标性不强,管壁上清理下的泥垢在水流不足的情况下,不能被及时带走,容易造成二次沉积和堵塞,且无法实现自动改善操作者观察管道内部的视野环境,进而根据实地情况进行针对性操作。(2)压力差清理的方式主要包括负压抽吸和高压液体冲刷,在整个管道内产生巨大的压力差进行清堵操作,然而在整个管道内施加压力差进行清理的方式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管内清淤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淤单元、砂水分离单元和污泥固化单元依次设置,所述清淤单元包括行走轮、主转轴、转齿、吸泥槽、排泥口、摄像单元和中控,行走轮连接有行走驱动器,主转轴位于行走轮上,并由主转轴驱动器驱动其转动,主转轴与转齿之间设置多级伸缩臂,各伸缩臂由伸缩臂驱动器分别驱动,行走驱动器、主转轴驱动器、伸缩臂驱动器和摄像单元均与中控连接,摄像单元采集实时污泥状况并形成信号传递至中控,中控根据信号调节行走驱动器、主转轴驱动器、伸缩臂驱动器工作状态,以适应实时环境清淤需要;所述行走轮倾斜设置于主转轴下方,以载动主转轴在管内行走;所述多级伸缩臂中,至少一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管内清淤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淤单元、砂水分离单元和污泥固化单元依次设置,所述清淤单元包括行走轮、主转轴、转齿、吸泥槽、排泥口、摄像单元和中控,行走轮连接有行走驱动器,主转轴位于行走轮上,并由主转轴驱动器驱动其转动,主转轴与转齿之间设置多级伸缩臂,各伸缩臂由伸缩臂驱动器分别驱动,行走驱动器、主转轴驱动器、伸缩臂驱动器和摄像单元均与中控连接,摄像单元采集实时污泥状况并形成信号传递至中控,中控根据信号调节行走驱动器、主转轴驱动器、伸缩臂驱动器工作状态,以适应实时环境清淤需要;所述行走轮倾斜设置于主转轴下方,以载动主转轴在管内行走;所述多级伸缩臂中,至少一级伸缩臂带动转齿做靠近或远离主转轴的运动,至少一极伸缩臂带动转齿摆动;吸泥槽与转齿配合设置,吸泥槽设置有出泥口、吸泥泵,出泥口与排泥口连通,吸泥泵将转齿处的污泥吸入吸泥槽,并经出泥口转入排泥口,加压输送至砂水分离单元,完成除砂后送至污泥固化单元,加药分离形成泥饼和清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管内清淤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采用履带结构,行走轮成对设置,主转轴位于待处理管网的纵向中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管内清淤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伸缩臂包括伸缩臂一、伸缩臂二和连臂,伸缩臂二活动连接于连臂与主转轴之间,伸缩臂一的一端与转齿活动连接,另一端经连臂与主转轴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管内清淤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伸缩臂包括伸缩臂一、伸缩臂二和连臂,主转轴上固定有支架一,转齿上固定有支架二,支架一上设置转轴一、转轴四,连臂上设置转轴二和转轴五,支架二上设置转轴三,支架一与连臂、连臂与伸缩臂一、伸缩臂一与支架二依次由转轴一、转轴二、转轴三连接,伸缩臂二与支架一、伸缩臂二与连臂依次由转轴四、转轴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管内清淤的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君,郑文杰,王兆铨,王洁,程庆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君泰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