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重力配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0703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重力配水装置,包括缓冲混匀腔,所述缓冲混匀腔连接主进水管和备用进水管;至少两个配水子腔,所述配水子腔上开设溢流孔,所述配水子腔经溢流孔与缓冲混匀腔连通,所述配水子腔底面高于缓冲混匀腔的底面;水量调节系统,适于将各个配水子腔内的水流调节排出。本装置减少了投资、能耗,提升配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处理重力配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处理重力配水装置。
技术介绍
当污水处理设施整体工艺系统或部分工艺单元分为一个或多个并联系列时,会面临进水分配的问题。实际工程中,常见的情况是多股动力配水,动力配水增加了更多的投资、能耗。而重力配水装置的局限于大水量配水,适用于中小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不多,且多为均匀配水,难以精确、灵活调节各系列的进水量。并且,重力配水装置功能性往往较为单一,污水缓冲、混匀、不同工况问题应对等功能不够细致、全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处理重力配水装置,以解决以往重力配水仅局限于大规模配水,且配水不精准、不灵活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处理重力配水装置,包括缓冲混匀腔,所述缓冲混匀腔连接主进水管和备用进水管;至少两个配水子腔,所述配水子腔上开设溢流孔,所述配水子腔经溢流孔与缓冲混匀腔连通,所述配水子腔底面高于缓冲混匀腔的底面;水量调节系统,适于将各个配水子腔内的水流调节排出。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混匀腔上均开设检修口。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混匀腔上均连接排气管。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混匀腔底部连接排泥管。进一步的,所述配水子腔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第一配水子腔和第二配水子腔;所述水量调节系统包括三根出水管,分别为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以及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与第一配水子腔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与第二配水子腔连通,所述第三出水管进水口分别与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以及第三出水管上均设置控制阀;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上均设置流量计。进一步的,所述水处理重力配水装置包括槽体,所述槽体上密封设置盖板,所述槽体的槽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流板和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与槽腔出水侧之间形成配水总腔,所述配水总腔内经隔板分隔为多个配水子腔,所述溢流堰上分别开设多个溢流孔;所述溢流堰与槽腔进水侧之间形成缓冲混匀腔,各个导流板在缓冲混匀腔内做上下交替设置。第二方面,一种水处理重力配水方法,来水进入缓冲混匀腔进行混匀,然后溢流进入各个配水子腔内,经水量调节系统的各个出水管调节出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处理重力配水装置及其配水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与动力配水相比,本装置减少了投资、能耗,提升配水效果。2、本装置填补了中小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重力配水系统的空白。3、本装置在实现重力配水的同时,可精确、灵活调节各系列的进水量。4、当进水为多股时,本装置可实现污水缓冲、混匀,以利于进水的均值、均量。5、本配水装置设置了排泥管路、排气及泡沫管路,可解决污泥淤塞、泡沫漫溢等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水处理重力配水装置俯视图;图2是顶盖位置处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A-A剖视图;图4是图1中B-B剖视图;其中,1、槽体,1A、缓冲混匀腔,1B、配水子腔,11、主进水管,12、备用进水管,13、排泥管,2、盖板,21、排气管,22、检修口,3、导流板,31、倾斜板,4、溢流堰,41、溢流孔,51、第一出水管,52、第二出水管,53、第三出水管,54、流量计。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水处理重力配水装置,包括槽体1,所述槽体1上密封设置盖板2,所述槽体1的槽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流板3和溢流堰4。所述溢流堰4与槽腔出水侧之间形成配水总腔,所述配水总腔内经隔板分隔为成两个配水子腔1B,分别位于第一配水子腔和第二配水子腔;所述溢流堰4上分别开设两个溢流孔41。通过等分、等高的溢流堰,实现两个配水子腔1B在配水总腔内等分等高,实现均匀配水。所述溢流堰与槽腔进水侧之间形成缓冲混匀腔1A,各个导流板在缓冲混匀腔1A内做上下交替设置。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导流板的数量为一块,此时,导流板3上端与盖板2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3下端与缓冲混匀腔1A底面形成流水通道。槽体1上设置主进水管11,主进水管11连通缓冲混匀腔1A,用于向缓冲混匀腔1A内进水,同时,为确保能同时向腔内通入多种污水,槽体1上还设置备用进水管12。主进水管11通入一种污水,备用进水管12通入另一种污水,本装置可以引入多种污水,可以起到对污水均值、均量的作用。配水总腔连接水量调节系统,通过水量调节系统将配水子腔1B内的水流调节排出。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配水子腔底面高于缓冲混匀腔1A的底面。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水量调节系统包括三根出水管,分别为第一出水管51、第二出水管52以及第三出水管53;所述第一出水管51与第一配水子腔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52与第二配水子腔连通,所述第三出水管53进水口分别与第一出水管51、第二出水管52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51、第二出水管52以及第三出水管53上均设置控制阀;所述第一出水管51和第二出水管52上均设置流量计54。若需要实现自动调节,可通过电动调节阀与电磁流量计联动实现。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盖板2上设置排气管21,通过排气管21将缓冲混匀腔1A内上端的大量悬浮物、泡沫等物质排出。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盖板2上设置检修口22,检修口22设置检修盖,检修盖上设置把手,通过检修口22对槽体1内腔进行检修清理。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槽体1底部设置排泥管13,通过排泥管13将积留在缓冲混匀腔1A底部的污泥杂质排出。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为实现更好的导流,可以在缓冲混匀腔1A转角的位置设置倾斜板31,倾斜板31用于折流,上实现污水缓冲和混匀。导流板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本实施例附图中导流板3数量为一块,污水进入缓冲混匀腔1A进行了一次折流;若场地足够可设置三次折流,即设置三块导流板3,三块导流板3在缓冲混匀腔1A内做上下交替设置,实现污水缓冲、混匀。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在主进水管11和备用进水管12设置存水弯,若原水易产生泡沫,进水管路的存水弯可以避免较大的跌水落差。作业时,主进水管11和备用进水管12将多种污水引入缓冲混匀腔1A,随着水位上升,缓冲混匀腔1A内的污水通过两个溢流孔41进入到两个配水子腔1B内,两个配水子腔1B内的污水分别通过第一出水管51和第二出水管52进行出水,另外也可以通过第三出水管53进行分流,每个出水管可以调节阀门开度实现流量调节,若需要实现自动调节,可通过电动调节阀与电磁流量计54联动实现即可。作业之前,装置进水宜先经过预处理,将大部分易产生沉淀的杂质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处理重力配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n缓冲混匀腔,所述缓冲混匀腔连接主进水管和备用进水管;/n至少两个配水子腔,所述配水子腔上开设溢流孔,所述配水子腔经溢流孔与缓冲混匀腔连通,所述配水子腔底面高于缓冲混匀腔的底面;/n水量调节系统,适于将各个配水子腔内的水流调节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处理重力配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缓冲混匀腔,所述缓冲混匀腔连接主进水管和备用进水管;
至少两个配水子腔,所述配水子腔上开设溢流孔,所述配水子腔经溢流孔与缓冲混匀腔连通,所述配水子腔底面高于缓冲混匀腔的底面;
水量调节系统,适于将各个配水子腔内的水流调节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重力配水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缓冲混匀腔上均开设检修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重力配水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缓冲混匀腔上均连接排气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重力配水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缓冲混匀腔底部连接排泥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重力配水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配水子腔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刘玉坤朱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