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用物料装卸铲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68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叉车用物料装卸铲斗,包括铲斗本体、连接装置和卸车销轴,铲斗本体与连接装置铰接,连接装置包括铲靴和支撑板,支撑板竖直设置,支撑板的底面与铲靴的一端连接,支撑板上设有槽孔,铲斗本体设有销轴套,槽孔与销轴套相对设置,销轴套、槽孔和卸车销轴配合使用。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叉车叉齿插入铲靴即可实现铲斗的装配,通过叉车的进退实现粉状、颗粒状物料的运输;通过销轴套、槽孔和卸车销轴的配合使用,即可将铲斗与连接装置锁定,操作方便,造价低廉;铲斗与连接装置铰接,通过叉车叉齿的升举即可实现物料的卸载,物料卸载后可通过叉车的移动实现铲斗与料堆的分离,无需人工搬运,劳动量小,人工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叉车用物料装卸铲斗
本技术涉及物料装卸
,具体涉及一种叉车用物料装卸铲斗。
技术介绍
重工行业场地上使用的移动工具多为叉车,叉车主要用于装卸较大固体物件,对于散装粉状、颗粒状物料的装卸存在局限性。粉状、颗粒状物料需要使用铲车等专业设备来运输。对于物料量少、作业频次低的情况,配备专用铲车造价较高,设备利用率低。目前常用的叉车用料斗在物料卸车后需人工将料斗搬出料堆,重新安装到叉齿上,劳动量大,人工成本高。因此,亟需一种叉车用物料装卸铲斗以满足轻量低频粉状、颗粒状物料装卸的需求,同时又可降低作业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叉车用物料装卸铲斗,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叉车叉齿插入连接装置的铲靴即可实现铲斗的装配,通过叉车的进退即可实现粉状、颗粒状物料的运输;通过销轴套、槽孔和卸车销轴的配合使用,即可将铲斗本体与连接装置锁定,操作方便,造价低廉;铲斗本体与连接装置铰接,通过叉车叉齿的升举即可实现物料的卸载,物料卸载后可通过叉车的移动实现铲斗与料堆的分离,无需人工搬运,劳动量小,人工成本低,满足轻量低频粉状、颗粒状物料装卸的需求,作业成本低,可以省去专用车辆的配备数量,实现常用叉车功能的多元化。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达到的:一种叉车用物料装卸铲斗,包括铲斗本体、连接装置和卸车销轴,所述铲斗本体与所述连接装置铰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铲靴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竖直设置,所述支撑板的底面与所述铲靴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槽孔,所述铲斗本体设有销轴套,所述槽孔与所述销轴套相对设置,所述销轴套、槽孔和卸车销轴配合使用。进一步地,所述销轴套为三角形销轴套,所述三角形销轴套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两两首尾相连,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铲斗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销轴套远离第一侧面的一角可穿过所述槽孔,所述销轴套的厚度与所述槽孔的宽度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销轴套远离第一侧面的一角开设有销轴孔。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为“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的底板与所述铲靴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铲靴为2个,2个所述铲靴分别与所述“L”型支撑板底板的两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铲斗本体还设有第一铰轴套母件和第二铰轴套母件,所述第一铰轴套母件和第二铰轴套母件分别位于所述销轴套的两侧,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一铰轴套公件和第二铰轴套公件,所述第一铰轴套公件和第二铰轴套公件分别设在所述支撑板的两侧,所述第一铰轴套母件与所述第一铰轴套公件通过第一铰轴连接,所述第二铰轴套母件与所述第二铰轴套公件通过第二铰轴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叉车用物料装卸铲斗,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叉车叉齿插入连接装置的铲靴即可实现铲斗的装配,通过叉车的进退即可实现粉状、颗粒状物料的运输;通过销轴套、槽孔和卸车销轴的配合使用,即可将铲斗本体与连接装置锁定,操作方便,造价低廉;铲斗本体与连接装置铰接,通过叉车叉齿的升举即可实现物料的卸载,物料卸载后可通过叉车的移动实现铲斗与料堆的分离,无需人工搬运,劳动量小,人工成本低,满足轻量低频粉状、颗粒状物料装卸的需求,作业成本低,可以省去专用车辆的配备数量,实现常用叉车功能的多元化。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叉车用物料装卸铲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连接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铲斗本体的俯视图。其中,1.铲斗本体,2.连接装置,3.第一侧面,4第二侧面,5第三侧面,6.支撑板,7.槽孔,8.铲靴,9.第一铰轴套公件,10.第二铰轴套公件,11.销轴套,12.第一铰轴套母件,13.第二铰轴套母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达到的:一种叉车用物料装卸铲斗,包括铲斗本体1、连接装置2和卸车销轴,所述铲斗本体1与所述连接装置2铰接,所述铲斗本体1可绕铰轴进行90°翻转,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实现物料的自动卸车。所述连接装置2包括铲靴3和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竖直设置,所述支撑板6的底面与所述铲靴8的一端连接。所述铲靴8的长度与叉车叉齿的长度相匹配。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板6为“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的底板与所述铲靴8固定连接。所述铲靴8为2个,2个所述铲靴8分别与所述“L”型支撑板底板的两端连接。2个所述铲靴8之间的距离与叉车叉齿之间的间距相匹配。所述铲靴8可套装在叉车叉齿上,进而将连接装置2固定在叉车上,装配方便。所述支撑板6上设有槽孔7,所述铲斗本体1设有销轴套11,所述槽孔7与所述销轴套11相对设置。所述销轴套11、槽孔7和卸车销轴配合使用,即可将铲斗本体1与连接装置2锁定,操作方便,造价低廉。所述销轴套11为三角形销轴套,所述三角形销轴套包括第一侧面3、第二侧面4和第三侧面5,所述第一侧面3、第二侧面4和第三侧面5两两首尾相连,所述第一侧面3与所述铲斗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销轴套11远离第一侧面3的一角可穿过所述槽孔7,所述销轴套11的厚度与所述槽孔7的宽度相匹配。所述卸车销轴的长度大于所述槽孔7的宽度。所述销轴套11远离第一侧面3的一角开设有销轴孔。进一步优选,所述销轴套11上的销轴孔可全部穿过槽孔7并伸入到支撑板6的背面。当销轴孔穿过槽孔7时,将卸车销轴插入销轴孔内即可实现铲斗本体1与连接装置2的锁定;卸车时,只要将卸车销轴从销轴孔抽出,即可将铲斗本体1与连接装置2解锁进行卸车操作。操作方便,劳动量小,人工成本低。所述铲斗本体1还设有第一铰轴套母件12和第二铰轴套母件13,所述第一铰轴套母件12和第二铰轴套母件13分别位于所述销轴套11的两侧,所述连接装置2还包括第一铰轴套公件9和第二铰轴套公件10,所述第一铰轴套公件9和第二铰轴套公件10分别设在所述支撑板6的两侧,所述第一铰轴套母件12与所述第一铰轴套公件9通过第一铰轴连接,所述第二铰轴套母件13与所述第二铰轴套公件10通过第二铰轴连接。铲斗本体1和连接装置2通过铰轴套母件、铰轴套公件及铰轴活动连接,铲斗本体1可绕铰轴灵活转动。铲斗本体1由铲靴8固定在叉车叉齿上,连接装置2不参与物料的装卸动作,装卸过程中省去了人工搬运铲斗的步骤,大大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工作原理:装料时,将铲斗本体1销轴套11上的销轴孔穿过槽孔7并伸入到支撑板6的背面,并将卸车销轴插入到销轴孔内,将铲斗本体1与连接装置2锁定。将叉车叉齿伸入到铲靴8内,即可通过叉车移动到物料装卸地进行装料,装料后通过叉车的移动将物料运输到需要卸料的位置。卸料时,将卸车销轴从销轴孔内拔出,铲斗本体1与连接装置2解锁,升高叉车叉齿,铲斗本体1在重力的作用下绕铰轴转动,物料自动卸车,将物料倒入指定位置。物料卸车后,降低叉车叉齿的高度,铲斗本体1随叉车叉齿的降落而下降,当铲斗本体1接触地面时,随着叉车叉齿的继续降低,铲斗本体1绕铰轴转动,直至恢复水平位置。铲斗本体1销轴套11上的销轴孔重新穿过槽孔7并伸入到支撑板6的背面,将卸车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叉车用物料装卸铲斗,其特征在于:包括铲斗本体、连接装置和卸车销轴,所述铲斗本体与所述连接装置铰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铲靴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竖直设置,所述支撑板的底面与所述铲靴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槽孔,所述铲斗本体设有销轴套,所述槽孔与所述销轴套相对设置,所述销轴套、槽孔和卸车销轴配合使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车用物料装卸铲斗,其特征在于:包括铲斗本体、连接装置和卸车销轴,所述铲斗本体与所述连接装置铰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铲靴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竖直设置,所述支撑板的底面与所述铲靴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槽孔,所述铲斗本体设有销轴套,所述槽孔与所述销轴套相对设置,所述销轴套、槽孔和卸车销轴配合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用物料装卸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套为三角形销轴套,所述三角形销轴套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两两首尾相连,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铲斗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销轴套远离第一侧面的一角可穿过所述槽孔,所述销轴套的厚度与所述槽孔的宽度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车用物料装卸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套远离第一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廷晏孙子虎尹浩董文正段仕卿栾谨凯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国润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