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模型快速拆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0550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模型快速拆分方法及系统。该基于BIM模型快速拆分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模型上传,模型拆分与合并,工程量报表,构件命名,模型更新。模型上传,上传BIM模型并进行数据处理;模型拆分与合并,按照条件将模型构件拆分成多个子构件;工程量报表,分析构件工程量信息进行拆分;构件命名,可对模型构件进行命名操作;模型更新,对已拆分和合并的BIM模型进行保存更新。该基于BIM模型快速拆分系统包括:数据层系统、基础组件系统、应用层系统、终端。该基于BIM模型快速拆分系统能够通过按照条件将模型构件拆分成多个子模型构件,从而能够对子模型构件进行后期应用,达到能指导项目建设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模型快速拆分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工程信息建模领域,具体来讲涉及的是一种基于BIM模型快速拆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建筑信息建模(BIM)技术逐步成为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研究的重要分支。建筑信息建模平台对于工程数据信息的智能化集成功能使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一一设计、施工和管理三个阶段具有一般软件平台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不同阶段、不同参建单位采用不同的BIM模型应用程度,为应用BIM技术带来一系列问题,阻碍项目信息的传递,如模型不能重用,信息不一致及信息孤岛现象等。采用同一个BIM模型根据使用阶段能够快速进行深化拆分是推动BIM技术应用快速发展的必要前提,在BIM模型建立初期如果就进行深化拆分,一是现阶段目的需求不贴切,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二是模型拆分速度慢,更新频率高,整体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模型快速拆分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虽然也存在一些BIM模型建立后期的模型深化拆分,但是这些方法存在模型更新不及时,BIM协同效率低等问题。一种基于BIM模型快速拆分方法及系统是以BIM模型深化处理为切入点,通过对现有理论技术与操作实践的总结归纳,就是为了解决BIM技术发展进程中的基础内容。即以BIM模型为基础,从BIM模型精细化拆分角度进行总体设计,旨在构建具有先进性、系统性、科学性和综合性等基本原则的BIM模型快速拆分系统,说实现项目各阶段、各相关方及各类信息管理平台对信息数据的规范化应用。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基于BIM模型快速拆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BIM模型快速拆分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模型上传:将已建立的BIM模型进行上传与数据处理,获取其BIM模型的三维信息及属性;S2模型拆分与合并:根据步骤S1中获取的信息,选择拆分构件(竖向构件或横向构件)按照不同拆分方式(按参考线拆分、按设置间距拆分、按固定间距拆分、按固定段数拆分)将模型构件拆分为多个模型子构件;根据实际需要,可将已拆分的多个模型子构件进行构件合并操作;S3工程量报表:根据步骤S2中将模型构件拆分为多个模型子构件后,可分别查看模型构件、各模型子构件的工程量信息;S4构件命名:根据步骤S2中模型拆分及合并操作后,可对BIM模型构件进行构件重命名操作;S5模型更新:将上述步骤中的模型拆分及合并、工程量报表、构件命名等信息数据,通过自动上传BIM模型更新的形式进行存储。一种基于BIM模型快速拆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基于BIM模型快速拆分系统的包括数据层系统(1)、基础组件系统(2)、应用层系统(3)和终端(4);所述数据层系统(1)为数据输入存储与输出表达的底层,满足对基础组件系统(2)、应用层系统(3)、终端(4)的数据输入存储与输出表达;所述基础组件系统(2)为应用层系统(3)提供基础引擎使用,如图形引擎,模型管理,表单引擎等;所述应用层系统(3)包括模型上传,模型拆分及合并,工程量报表,构件命名,模型更新等;所述终端(4)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客户端的采用C/S架构,服务器端程序安装企业内部服务器,服务器也可放在托管机房(IDC)上,企业的数据都保存在服务器上,服务器端权限和账号的维护可通过WEB(B/S)来实现。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模型快速拆分方法及系统。该基于BIM模型快速拆分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模型上传,模型拆分与合并,工程量报表,构件命名,模型更新。模型上传,上传BIM模型并进行数据处理;模型拆分与合并,按照条件将模型构件拆分成多个子构件;工程量报表,分析构件工程量信息进行拆分;构件命名,可对模型构件进行命名操作;模型更新,对已拆分和合并的BIM模型进行保存更新。该基于BIM模型快速拆分系统包括:数据层系统、基础组件系统、应用层系统、终端。该基于BIM模型快速拆分系统能够通过按照条件将模型构件拆分成多个子模型构件,从而能够对子模型构件进行后期应用,达到能指导项目建设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系统的物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系统框架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系统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3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基于BIM模型快速拆分方法及系统是以BIM模型深化处理为切入点,通过对现有理论技术与操作实践的总结归纳,就是为了解决BIM技术发展进程中的基础内容。即以BIM模型为基础,从BIM模型精细化拆分角度进行总体设计,旨在构建具有先进性、系统性、科学性和综合性等基本原则的BIM模型快速拆分系统,说实现项目各阶段、各相关方及各类信息管理平台对信息数据的规范化应用。所述一种基于BIM模型快速拆分方法,实施如下;该基于BIM模型快速拆分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模型上传:将已建立的BIM模型进行上传与数据处理,获取其BIM模型的三维信息及属性。S2模型拆分与合并:根据步骤S1中获取的信息,选择拆分构件(竖向构件或横向构件)按照不同拆分方式(按参考线拆分、按设置间距拆分、按固定间距拆分、按固定段数拆分)将模型构件拆分为多个模型子构件;根据实际需要,可将已拆分的多个模型子构件进行构件合并操作。S3工程量报表:根据步骤S2中将模型构件拆分为多个模型子构件后,可分别查看模型构件、各模型子构件的工程量信息。S4构件命名:根据步骤S2中模型拆分及合并操作后,可对BIM模型构件进行构件重命名操作。S5模型更新:将上述步骤中的模型拆分及合并、工程量报表、构件命名等信息数据,通过自动上传BIM模型更新的形式进行存储。一种基于BIM模型快速拆分系统,该基于BIM模型快速拆分系统的包括:数据层系统1、基础组件系统2、应用层系统3、终端4。所述数据层1:数据层1为数据输入存储与输出表达的底层,满足对基础组件2、系统应用3、终端3的数据输入存储与输出表达。所述基础组件2:基础组件2为系统应用3提供基础引擎使用,如图形引擎,模型管理,表单引擎等。所述系统应用3:系统应用3包括模型上传,模型拆分及合并,工程量报表,构件命名,模型更新等。所述终端4,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客户端的采用C/S架构,服务器端程序安装企业内部服务器,服务器也可放在托管机房(IDC)上,企业的数据都保存在服务器上,服务器端权限和账号的维护可通过WEB(B/S)来实现。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模型快速拆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BIM模型快速拆分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nS1 模型上传:将已建立的BIM模型进行上传与数据处理,获取其BIM模型的三维信息及属性;/nS2 模型拆分与合并:根据步骤S1中获取的信息,选择拆分构件(竖向构件或横向构件)按照不同拆分方式(按参考线拆分、按设置间距拆分、按固定间距拆分、按固定段数拆分)将模型构件拆分为多个模型子构件;根据实际需要,可将已拆分的多个模型子构件进行构件合并操作;/nS3 工程量报表:根据步骤S2中将模型构件拆分为多个模型子构件后,可分别查看模型构件、各模型子构件的工程量信息;/nS4 构件命名:根据步骤S2中模型拆分及合并操作后,可对BIM模型构件进行构件重命名操作;/nS5 模型更新:将上述步骤中的模型拆分及合并、工程量报表、构件命名等信息数据,通过自动上传BIM模型更新的形式进行存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模型快速拆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BIM模型快速拆分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模型上传:将已建立的BIM模型进行上传与数据处理,获取其BIM模型的三维信息及属性;
S2模型拆分与合并:根据步骤S1中获取的信息,选择拆分构件(竖向构件或横向构件)按照不同拆分方式(按参考线拆分、按设置间距拆分、按固定间距拆分、按固定段数拆分)将模型构件拆分为多个模型子构件;根据实际需要,可将已拆分的多个模型子构件进行构件合并操作;
S3工程量报表:根据步骤S2中将模型构件拆分为多个模型子构件后,可分别查看模型构件、各模型子构件的工程量信息;
S4构件命名:根据步骤S2中模型拆分及合并操作后,可对BIM模型构件进行构件重命名操作;
S5模型更新:将上述步骤中的模型拆分及合并、工程量报表、构件命名等信息数据,通过自动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正松刘万春李海清周明凯孙家俊席锦州唐诗皓王海珠田彬力秦春伟齐飞李金阳阮玲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