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融合已知相别和地址信息的低压用户计量表箱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电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低压用户入户相别识别基础上结合用户地址信息识别表箱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低压配电网存在三类拓扑不清的问题,分别用户入户相别不清、用户电能表表箱所属不清和电气网络拓扑及电气参数识别不清。其中用户入户相别不清、用户电能表表箱所属不清属于运行计量器具的识别问题,将用户入户相别识别与用户电能表表箱识别纳入计量拓扑识别问题;而电气网络拓扑及电气参数识别纳入电气拓扑识别问题。现有技术中,对低压配电网入户相别识别已有了一定的研究,而表箱识别只有文献《基于t-SNE降维和BIRCH聚类的单相用户相位及表箱辨识》(连子宽,姚力,刘晟源,等.基于t-SNE降维和BIRCH聚类的单相用户相位及表箱辨识[J/OL].2020,电力系统自动化,http://doi.org/10.7500/AEPS20190621001.)中有相关的记载,且其技术方案不能完全适应实际案例。智能电表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外不少地区已经具备9 ...
【技术保护点】
1.融合已知相别和地址信息的低压用户计量表箱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准备已知数据;/ns1.1、采集用户电压数据:/n设定配电变压器低压三相四线出线为M条,台区共有M
【技术特征摘要】
1.融合已知相别和地址信息的低压用户计量表箱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已知数据;
s1.1、采集用户电压数据:
设定配电变压器低压三相四线出线为M条,台区共有MD个分线箱作为线路的主要分叉节点;通过智能电表采集配置后确定台区内单相用户与三相用户的数量分别为n1和n2,则等效单相计量用户是数量n为:
n=n1+3n2(1)
收集T次电压历史数据U∈Rn*T:
(2)
其中,un,t为第n个等效用户第t次的电压数据;在已知相别的情况下,将T次的电压历史数据按照相别区分为UA∈RnA*T、UB∈RnB*T、UC∈RnC*T,其中nA、nB、nC为按相区分的等效单相用户数量;
s1.2、采集用户地址信息;
步骤二、分线箱聚类数评估;
分别针对分相后的电压数据UA、UB、UC进行聚类,得到的分线箱聚类数为Md,d∈A、B、C,为了使聚类簇之间的边界清晰以充分利用数据特征,要求Md满足:
k≥Md≥MD(3)
其中,k表示d相下属的等效单相计量箱个数,由用户地址信息中的单元号确定;分线箱聚类数Md的值经过评估后确定,评估方法为:
s2.1、利用公式(3)确定Md的上下限,Md∈[MD,k]且Md为整数;
s2.2、对Md的每一个取值计算其对应聚类结果的轮廓系数s(j):
s(j)=(b(j)-a(j))/max{a(j),b(j)}(4)
其中a(j)和b(j)分别表示凝聚度和分离度,计算公式为:
(5)
(6)
其中y是指离样本j最近的中心点cy,Cy是指最接近中心点cy的所有样本的集合,ky是最接近中心点cy的簇内所有的样本的数量;而z是指除y以外的中心点,kz则是除y以外的中心点簇内的样本数量,di,j表示欧氏距离;
s2.3、求s(j)的平均值:
(7)
s2.4、比较计算得到的每个整数Md值的SC值,选取令SC值最接近1的Md值作为分线箱聚类数;
步骤三、初步聚类;
将步骤二中评估得到的分线箱聚类数Md作为聚类数,对分相后的电压数据UA、UB、UC进行初步聚类,得到各相电压数据在分线箱层面的分类结果,其分类数量为各相的Md值;
步骤四、获取表箱聚类数并构建约束;
s4.1、依据用户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坚民,罗钧腾,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