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秒级探空前30s风速求算及效果检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7885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秒级探空前30s风速求算及效果检验方法,秒级探空近地面风速订正算法;挑选测风塔和探空台站,进行位置匹配;基于测风塔资料对订正算法进行效果检验。利用本申请提出算法得到的秒级探空近地面风速,为风电场资源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数据源,可以作为对风场范围内的风资源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的重要初值条件。可以辅助提高风能资源分布评估的准确性,为测风塔、风电场的最终选址提供全面有效的科学依据。由于本申请算法得到的近地面风速相对于以前的方法得到的结果,更符合物理规律,因此可以为大气边界层污染物扩散模拟、数值模式参数化方案、数值预报资料同化等研究提供更精准的观测资料和初值场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秒级探空前30s风速求算及效果检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探空资料处理应用
具体地说是一种秒级探空前30s风速求算及效果检验方法。
技术介绍
风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为了充分利用风力发电,在投建风场之前,需要对某一地点进行长时间的数据采集与观测,然后利用所采集与观测到的数据进行相关的风资源评估,来预测该地点是否适合建设风电场。人们根据某地的地形及风能等气象要素绘制出来的风能等级图,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某地的风资源大小。测风塔观测是评估风能资源分布的重要数据来源,它可以测量距离地面100m以下的风场,测量的高度为10m、30m、50m、70m、100m等等。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建设气象测风塔需要高额造价,测风塔无法移动和探测空间范围有限等等。而探空观测是风资料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在我国,2011年已经全面完成由59-701型探空系统向L波段电子探空仪系统的更新换代,新一代探空系统可以提供高垂直分辨率的秒级探空定位数据。然而,现有的基于秒级探空方位数据得到的高空风速计算方法中,采取在不同的探空高度处使用不同的时间窗,这就导致,探空前30s的秒级风速不能利用已有算法得到。这是因为,已有算法中,第31s的秒级探空风速由第0秒(放球前一刻)和第60s的秒级探空方位数据求得,在最小时间窗口位60s的前提下,难以对前30s风速进行计算。而一旦将时间窗口缩小,就会带来因为雷达定位误差变大导致的巨大风速偏差。因此,对于前30s的探空风速,现有业务软件采用的方法是用第0秒和第31s的风速进行线性插值,但是,由于风速精度较低,这种插值算法往往导致探空秒级风速在前30s呈现台阶型分布,表现为风速数秒内没有变化,而一旦变化,往往是跳变到另一个台阶,又持续数秒后继续跳变。这跟实际近地面层风速的垂直切边规律严重不符。因此,针对上述具体问题,亟需发展一种更加合理、全面有效的、全新的秒级探空观测的中,前30s秒级风速的计算方法,以克服上述缺陷,使其符合大气近地面层风速的垂直变化规律。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保证近地面秒级探空观测数据的准确性,较现有秒级探空前30s风速资料更加符合近地面风速指数变化的物理规律的秒级探空前30s风速求算及效果检验方法。通过已有观测数据得到当前大气状态下的垂直风切变指数,利用该指数及台站元数据信息得到秒级探空前30s风速,并利用与探空台站位置匹配的测风塔风速资料对算法进行效果检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秒级探空前30s风速求算及效果检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P1:秒级探空近地面风速订正算法;步骤P2:挑选测风塔和探空台站,进行位置匹配;步骤P3:基于测风塔资料对订正算法进行效果检验。上述一种秒级探空前30s风速求算及效果检验方法,在步骤P1中包括如下步骤:步骤P101:计算第n秒时的探空高度;步骤P102:计算经验风切变指数αA;步骤P103:计算第n秒时的探空风速Wn。上述一种秒级探空前30s风速求算及效果检验方法,在步骤P101中:探空站点的海拔高度为H0,则已知探空观测廓线A第1秒到第30秒之间内的第n秒时的探空观测高度记作Hn;由于探空气球的垂直上升速度可以近似认为是5m/s,因此,第n秒时的探空高度:Hn=H0+5n(n≤30)(1)。上述一种秒级探空前30s风速求算及效果检验方法,在步骤P102中:经验风切变指数αA为:其中,H31是第31秒时刻探空气球的近似位置,可以由公式(1)计算得到;W0为探空站的地面风速,探空观测廓线A的第31秒时刻风速为W31。上述一种秒级探空前30s风速求算及效果检验方法,在步骤P103中:利用上述公式(1)得到的第n秒时的探空高度Hn,以及公式(2)得到的当前观测的经验风切变指数αA,通过平均风速经验公式,可得到第n秒时的探空风速Wn:上述一种秒级探空前30s风速求算及效果检验方法,在步骤P2中,包括:步骤P201:位置匹配主要借助探空站点和测风塔的经纬度坐标,将探空站点的经纬度坐标记作(Lonradio,Latradio),将测风塔的经纬度坐标记作(Lontower,Lattower),则若满足如下条件T,认为所选取的测风塔与探空站点匹配较好:T:|Lonradio-Lontower|<1°且|Latradio-Lattower|<1°(4);步骤P202:依照公式(4),从全国400座测风塔以及120个探空站中,挑选数据质量较好的、符合上述要求的、位置匹配最好的11个探空站和14个测风塔。上述一种秒级探空前30s风速求算及效果检验方法,在步骤P3中步骤P301:选定一个时段,选取该时段测风塔每天00UTC时刻的逐层风速资料;步骤P302:选择与步骤P301相同时段,及与测风塔位置相匹配的探空站点,提取已有观测数据与测风塔观测近似相同高度处的风速;步骤P303:选择与步骤P301相同时段,及与测风塔位置相匹配的探空站点,利用公式(1)、公式(2)和公式(3)对每条探空廓线的相同高度处探空观测风速进行计算;步骤P304:将上述步骤P301、步骤P302和步骤P303得到的三条风速时间序列,画在同一坐标系中,通过对比三条时间序列的差异,对步骤P1中得到秒级探空风速Wn进行效果检验。上述一种秒级探空前30s风速求算及效果检验方法,在步骤P301中测风塔逐层风速资料为近地面逐层的风速资料,近地面层为高度小于100m。上述一种秒级探空前30s风速求算及效果检验方法,在满足条件T的情况下,存在一个探空站匹配多个测风塔的情况,步骤P3对步骤P1秒级探空近地面风速订正算法提出的效果检验结果无影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申请综合考虑秒级探空和测风塔这两种不同来源的资料,设计了秒级探空前30s风速求算方法,并利用与探空站位置匹配较好的测风塔资料对算法效果进行检验。本申请针对性地补充了现有秒级探空风速算法中的技术缺陷,保证了近地面秒级探空观测数据的准确性,较现有秒级探空前30s风速资料更加符合近地面风速指数变化的物理规律,充分借助了已有的测风塔观测风速,对算法效果进行检验。(1)无需额外增加新的探空观测成本及其他试验成本;(2)针对性地补充了现有秒级探空风速算法中的技术缺陷,保证了近地面秒级探空观测数据的准确性;(3)充分借助了已有的测风塔观测风速,对算法进行效果检验评估;(4)计算得到的近地面秒级探空风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气边界层垂直方向风速观测的稀缺,为风能资源的评估及风电场的建设等,提供了新的数据源。(5)相对于已有的风速数据采用线性插值的做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得到的结果更加符合近地面风速指数变化的物理规律。利用本申请提出算法得到的秒级探空近地面风速,一方面,为风电场资源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数据源,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秒级探空前30s风速求算及效果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P1:秒级探空近地面风速订正算法;/n步骤P2:挑选测风塔和探空台站,进行位置匹配;/n步骤P3:基于测风塔资料对订正算法进行效果检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秒级探空前30s风速求算及效果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P1:秒级探空近地面风速订正算法;
步骤P2:挑选测风塔和探空台站,进行位置匹配;
步骤P3:基于测风塔资料对订正算法进行效果检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秒级探空前30s风速求算及效果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P1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P101:计算第n秒时的探空高度;
步骤P102:计算经验风切变指数αA;
步骤P103:计算第n秒时的探空风速W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秒级探空前30s风速求算及效果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P101中:探空站点的海拔高度为H0,则已知探空观测廓线A第1秒到第30秒之间内的第n秒时的探空观测高度记作Hn;由于探空气球的垂直上升速度可以近似认为是5m/s,因此,第n秒时的探空高度:
Hn=H0+5n(n≤3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秒级探空前30s风速求算及效果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P102中:经验风切变指数αA为:



其中,H31是第31秒时刻探空气球的近似位置,可以由公式(1)计算得到;W0为探空站的地面风速,探空观测廓线A的第31秒时刻风速为W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秒级探空前30s风速求算及效果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P103中:利用上述公式(1)得到的第n秒时的探空高度Hn,以及公式(2)得到的当前观测的经验风切变指数αA,通过平均风速经验公式,可得到第n秒时的探空风速W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秒级探空前30s风速求算及效果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P2中,包括:
步骤P201:位置匹配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雷远芳廖捷周自江陈丽凡龚玺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