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属于包装结构领域,涉及一种包装箱。所述包装箱包括外箱、包装箱内卡与配件盒;外箱通过第一隔板将外箱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外箱的一侧设有可开闭的第一开口,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均与第一开口连通,包装箱内卡可抽出地容纳于第一容纳腔,配件盒可抽出地容纳于第二容纳腔,从而形成抽拉式的包装箱内卡与配件盒,方便取出及放入被包装物品。当需要对规格不同或者形状不同的被包装物品进行包装时,可通过外力将容纳于第一容纳腔的包装箱内卡、容纳于第二容纳腔的配件盒从开口处抽出,更换不同容纳区规格的包装箱内卡与配件盒从而适应不同的被包装物品,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箱
本技术涉及包装结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装箱。
技术介绍
包装结构和包装产品在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长期且大规模应用,越来越多的产品需要使用到包装箱,而对于大量频繁使用的包装箱的特定性能和使用方便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音箱包装领域,现有的音箱通常采用外包装箱配合内置的缓冲材料进行包装,外包装箱设置为简单的内壁和底部平整的结构,其缓冲材料通常采用泡沫。但是使用泡沫作为缓冲材料,缓冲体积较大容易造成包装空间浪费,且使用环保泡沫材料价格昂贵,会增加包装成本;此外,缓冲材料由于材料特性,美观性不高,影响展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包装箱内置的缓冲材料使用的材质功能单一、成本较高、美观性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箱,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包装箱,包括外箱、包装箱内卡与配件盒;所述外箱通过第一隔板将所述外箱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所述外箱的一侧设有可开闭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均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包装箱内卡可抽出地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配件盒可抽出地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包装箱内卡包括箱体与第二隔板;所述箱体通过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三容纳腔与第四容纳腔;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敞开的或者为可开闭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三容纳腔与第四容纳腔均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包装箱内卡还包括托盘内卡,所述托盘内卡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托盘内卡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相对两侧连接的两个侧板,所述底板贴合于所述箱体的内底面,所述两个侧板贴合于所述箱体的相对两个侧面,两个所述侧板上均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隔板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卡槽卡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侧板的高度小于所述箱体的高度,且两个所述侧板的长度与所述箱体的相对两个侧面的长度相等。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隔板的高度大于所述两个侧板的高度,且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箱体的高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侧板上均设置有多个所述卡槽,所述第二隔板可拆卸地卡接于所述卡槽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卡槽均匀分散布置于所述侧板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隔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的边缘向所述底板的位置凹陷形成凹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箱、所述包装箱内卡与所述配件盒均为长方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箱、所述包装箱内卡与所述配件盒由纸质材料制备形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装箱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包装箱,包括外箱、包装箱内卡与配件盒;通过第一隔板将外箱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包装箱内卡可抽出地容纳于第一容纳腔,配件盒可抽出地容纳于第二容纳腔,从而形成抽拉式的包装箱内卡与配件盒,方便取出及放入被包装物品。当需要对规格不同或者形状不同的被包装物品进行包装时,可通过外力将容纳于第一容纳腔的包装箱内卡、容纳于第二容纳腔的配件盒从开口处抽出,更换不同容纳区规格的包装箱内卡与配件盒从而适应不同的被包装物品,操作简单方便;此外,可以在抽拉式的包装箱内卡与配件盒印刷文字或图案,提升包装箱的美观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包装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包装箱内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包装箱内卡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外箱;110、第一隔板;120、第一容纳腔;130、第二容纳腔;200、包装箱内卡;210、箱体;220、第二隔板;221、凹槽;230、第三容纳腔;240、第四容纳腔;250、托盘内卡;251、底板;252、侧板;253、卡槽;300、配件盒。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箱,请参考图1,包括外箱100、包装箱内卡200与配件盒300;包装箱内卡200用以承托与保护被包装物品,例如便携式音箱、笔记本电脑、小型电脑主机、小型服务器、影视播放器、机顶盒等的电子电类产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包装箱内卡200用以承托便携式音箱,配件盒300用以放置相应配件。外箱100通过第一隔板110将外箱10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容纳腔120与第二容纳腔130,可以理解的,第一隔板110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外箱100的相对两个内侧面,从而将外箱10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容纳腔120与第二容纳腔130。外箱100的一侧设有可开闭的第一开口,第一容纳腔120与第二容纳腔130均与第一开口连通,包装箱内卡200可抽出地容纳于第一容纳腔120,配件盒300可抽出地容纳于第二容纳腔130。可以理解的,第一隔板110将外箱10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容纳腔120与第二容纳腔130,包装箱内卡200可抽出地容纳于第一容纳腔120,配件盒300可抽出地容纳于第二容纳腔130,从而形成抽拉式的包装箱内卡200与配件盒300,方便取出及放入被包装物品。当需要对规格不同或者形状不同的被包装物品进行包装时,可通过外力将容纳于第一容纳腔120的包装箱内卡200、容纳于第二容纳腔130的配件盒300从开口处抽出,更换不同容纳区规格的包装箱内卡200与配件盒300从而适应不同的被包装物品,操作简单方便。需说明的是,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在抽拉式的包装箱内卡200与配件盒300印刷文字或图案,提升包装箱的美观度,包装箱内卡200及配件盒300均采用纸质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包装箱内卡与配件盒;/n所述外箱通过第一隔板将所述外箱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所述外箱的一侧设有可开闭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均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包装箱内卡可抽出地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配件盒可抽出地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包装箱内卡与配件盒;
所述外箱通过第一隔板将所述外箱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所述外箱的一侧设有可开闭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均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包装箱内卡可抽出地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配件盒可抽出地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箱内卡包括箱体与第二隔板;所述箱体通过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三容纳腔与第四容纳腔;
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敞开的或者为可开闭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三容纳腔与第四容纳腔均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箱内卡还包括托盘内卡,所述托盘内卡设置于所述箱体内;
所述托盘内卡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相对两侧连接的两个侧板,所述底板贴合于所述箱体的内底面,所述两个侧板贴合于所述箱体的相对两个侧面,两个所述侧板上均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隔板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卡槽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双佳,季紫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三诺声智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