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自互投装置实验仪接线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0265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机自互投装置实验仪接线器,由壳体及其内部的电路构成,其中:电路由两组电压输入线及四组电压输出线构成,其中第一组电压输出线的四相线路与第三组电压输出线的四相线路并联后与第一组电压输入线四相线路对应连接,第二组电压输出线的四相线路与第四组电压输出线的四相线路并联后与第二组电压输入线四相线路对应连接,在四组电压输出线上分别连接空气开关,空气开关另一端均通过接线柱连接输出端实验线,该输出端实验线连接于自互投装置电压输入端,两组电压输入线均通过接线柱连接输入端实验线,该输入端实验线连接于实验仪电压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满足复杂的自护投装置模拟实验接线需求,操作简便,使用安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互投装置实验装置,特别是一种微机自互投装置实验 仪接线器。
技术介绍
自互投装置是保证电网经济运行及可靠供电,控制工作电源之间自动互 换投入使用的装置。自互投装置由自动控制装置及继电保护装置相结合。为 保证自互投装置的安全可靠运行,通常需要采用实验仪进行实验,模拟工作 状态测试其是否可正常运行。目前普遍使用的实验仪通常为单相实验仪,不能满足自互投装置的实验 需求,当将其应用于复杂的自互投装置连接时,存在接线复杂的弊端。例如,110KV的自互投装置没有110KVPT时,就需要采用35KV、 10KVPT的电 压来实现,也就是35KV—母线与IOKV—母线组成110KV自互投的I、 III 电压,35KV 二母电压与10KV 二母电压组成110KV自互投的II、 IV电压 来构成110KV自互投保护装置接线。而且,其中每组接线均为A、 B、 C、 N四颗线,四组即为16颗线。而现有实验仪不具备四组(A、 B、 C、 N)电 压输出。因此,现有的实验仪与自互投装置件的接线非常复杂,操作繁琐, 不利于实际工作,操作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而且容易造成实验漏项, 对设备运行埋下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机自互投装置实验仪接线器,由壳体及其内部的电路构成,其特征在于:电路由两组电压输入线及四组电压输出线构成,其中第一组电压输出线的四相线路与第三组电压输出线的四相线路并联后与第一组电压输入线四相线路对应连接,第二组电压输出线的四相线路与第四组电压输出线的四相线路并联后与第二组电压输入线四相线路对应连接,在四组电压输出线上分别连接空气开关,空气开关另一端均通过接线柱连接输出端实验线,该输出端实验线连接于自互投装置电压输入端,两组电压输入线均通过接线柱连接输入端实验线,该输入端实验线连接于实验仪电压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电力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